摘要:變論域模糊控制器是一種自適應模糊控制器,根據(jù)誤差大小改變模糊控制器的論域來改善控制器的特性。常見的方法是選擇合適的伸縮因子實現(xiàn)變論域,但幾種常見的收縮因子的方法要么對控制器性能的改善并不明顯,要么還停留在理論上,文章提出一種用T-S模型實現(xiàn)模糊控制器變論域的方法并做相應的仿真。仿真表明基于T-S模型的變論域模糊控制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T-S模型;變論域;模糊PID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14)15-0070-02
模糊控制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插值器,非常適合用于非線性系統(tǒng)的控制。變論域模糊控制器是一種自適應模糊控制器,其思想是在模糊控制規(guī)則不變的前提下,輸入和輸出變量的模糊論域在初始范圍的基礎上根據(jù)誤差及其變化率的變化進行相應的伸縮變化。當誤差減小時,論域收縮,當誤差增大時,論域膨脹。從理論上來說,變論域模糊控制的效果很好,但在實際仿真中,幾種變論域模糊控制的實現(xiàn)方法效果差強人意,實現(xiàn)方法并不完善。
1基于T-S模型的變論域模糊控制
本文提出了一種用T-S模糊控制模型來實現(xiàn)變論域控制的一種新方法。1985年Takagi和Sugeno提出了著名的T-S模糊系統(tǒng)模型,T-S模型的模糊規(guī)則一般形式為:
R:Ifx1isA1,x2is A2,…,xn is An,then(1)
y=b0+b1x1+b2x2+…bnxn
其中,x1(j=1,2…,n)為第j個輸入變量,n為輸入變量的個數(shù),Aij(j=1,2…,n)為第j個模糊子集,yi為第i條規(guī)則的輸出,bij(j=1,2…,n)為第j個結論參數(shù),Ri(j=1,2…,l)表示第i條模糊蘊含條件句。
由模糊規(guī)則可以看出,T-S模型的控制規(guī)則前件采用模糊量形式,后件采用精確量的線性組合形式。當T-S模型控制論域的時候,選用誤差e和誤差變化作為T-S模型的模糊規(guī)則的前件變量,則控制規(guī)則為
Ri:If e is Aiis Bi
then ai=b+be+be(2)
設系統(tǒng)有N條模糊規(guī)則,采用代數(shù)積-重心法模糊推理規(guī)則,得T-S模糊控制器的輸出:
a=wiui /wi(3)
其中wi=μAi(e)μBi()(4)
設相對加權系數(shù)Pi=wi/wi,并代入式(3),得:
a=Piai=[Pi(b+be+b)]=Pib+(Pib)e+(Pib)(5)
由式(5)可知,輸出的伸縮因子a不再是常數(shù),而是一組隨著偏差e和偏差的變化率變化而伸縮的變量。其中Pib和Pib均為非線性映射,因此,T-S模糊控制器是一種非線性控制器。當只有一條規(guī)則的時候,即N=1,則P1=1,由式(5)可得輸出為:
a=b0+be+b(6)
這時a為e和的一個線性映射。當有多個規(guī)則時,多個規(guī)則間相互重疊,這時,T-S模型實現(xiàn)一種非線性映射?;谡`差分級選擇伸縮因子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將誤差分段,對不同誤差段,給出對應的伸縮因子常數(shù),來實現(xiàn)論域的改變。但是這種方法采用局部線性映射,一般劃分4段,只能實現(xiàn)論域的粗略變化。T-S模糊可以作為在非線性控制中普通分段線性近似方法的擴展。它將輸入的偏差和偏差變化率劃分成模糊子空間,在每個模糊子空間中建立線性模型,使用隸屬度將局部模型平滑地連接,從而形成非線性模型的全局模糊模型。T-S模型是實現(xiàn)非線性控制的非常好的方法。
2基于T-S模型的變論域模糊控制器的結構設計
選取兩級模糊控制器,一級控制器為T-S模糊控制器,控制二級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二級模糊控制器實現(xiàn)一個模糊PID控制。其控制系統(tǒng)的原理圖如圖1所示。
偏差e和偏差變化的模糊集和論域定義如下:
e的模糊集為:{S,M,B},論域為[0 1];的模糊集為:{S,M,B},論域為[0 1]。各模糊子集的隸屬函數(shù)為三角形。
T-S模糊控制器的作用是當輸入較大時使伸縮因子變大,從而二級模糊控制器的論域a變大。當輸入較小時使伸縮因子變小,從而二級模糊控制器的論域變小。根據(jù)以上調(diào)整原則,可列出一組模糊語句描述參數(shù)整定的規(guī)則,稱為伸縮因子a的參數(shù)整定原則,共9條。
R1:If e is S andis S then a=bs0+bs1e+bs2
R2:If e is S andis M then a=bs0+bs1e+bs2
R3:If e is S andis B then a=bm0+bm1e+bm2
R4:If e is S andis S then a=bs0+bs1e+bs2
R5:If e is S andis M then a=bm0+bm1e+bm2
R6:If e is S andis B then a=bb1e+bb2
R7:If e is S andis S then a=bm0+bm1e+bm2
R8:If e is S andis M then a=bble+bb2
R9:If e is S andis B then a=bb1e+bb2
3仿真實驗
為驗證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選擇工業(yè)上常見的電鍋爐為模型。電鍋爐加熱裝置溫度控制模型一般用一階慣性滯后環(huán)節(jié)來描述。其傳遞函數(shù)一般為:e-122s。KP、Ki和Kd的初始值分別0.5、0.004和30,采樣周期為0.1 s。則系統(tǒng)的階躍響應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在比例、微分和積分系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模糊控制的快速性和超調(diào)量都小于常規(guī)PID控制。在模糊控制的基礎上,加入T-S模型進行變論域控制,對比模糊控制和加入T-S模型后進行變論域控制,T-S模型變論域控制可以在快速性不變的情況下,實現(xiàn)微超調(diào)或無超調(diào)輸出。總之,合理調(diào)節(jié)T-S系統(tǒng)的后件參數(shù)既能保證系統(tǒng)快速上升又能使系統(tǒng)微超調(diào)或無超調(diào),系統(tǒng)輸出性能良好。
4 結語
本文將T-S模型應用到變論域模糊控制上,不僅克服了使用函數(shù)形式選擇伸縮因子在實際應用中只改變模糊空間的劃分,而且結合了用模糊控制器實現(xiàn)模糊控制的變論域和根據(jù)誤差分級選擇伸縮因子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用局部線性畫實現(xiàn)全局非線性逼近。經(jīng)仿真,該方法不僅能保持系統(tǒng)輸出的快速性,同時還顯著減小系統(tǒng)輸出的超調(diào)量或?qū)崿F(xiàn)輸出無超調(diào),具有很好的自適應性。
參考文獻:
[1] 李洪興.模糊控制的數(shù)學本質(zhì)與一類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設計[J].控制理論與應用,1997,(6).
[2] Lee.S.,Yen,G.G.Analysis of TaKagi-Sugeno fuzzy models in system identification for model-based control[J].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2004,(2).
[3] Michio Sugeno,Kazuo Tanaka.Successive identification of fu-
zzy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ediction of complex syst-
em[J].Fuzzy Sets and Systems,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