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公書判清明集》是歷時詞匯研究的一部重要語料,通過對該書詞匯與《漢語大詞典》詞條的比對,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大詞典》在詞條收錄、義項收錄、詞語釋義、書證例舉等方面存在著2 580處問題,這充分證明《名公書判清明集》在辭書編纂中具有重要價值。
關(guān)鍵詞:《名公書判清明集》 《漢語大詞典》 辭書編纂
《名公書判清明集》(以下簡稱《清明集》)是一部收錄南宋中后期訴訟判決書和官府公文的資料匯編,是研究宋代社會,特別是南宋中后期的政治、經(jīng)濟(jì)、法律等方面的重要資料,也是近代漢語詞匯研究的珍貴語料之一。據(jù)統(tǒng)計,該書共有“名詞4148個(不含專名),動詞5654個,形容詞1015個,成語430個,慣用語18個”。《漢語大詞典》(以下簡稱《漢大》)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語文辭書,收錄了37萬多個詞條,共有5000多萬字,代表著當(dāng)今漢語歷時詞匯研究的最高水平。將《清明集》中的詞語與《漢大》的詞條進(jìn)行比對,我們發(fā)現(xiàn)《漢大》在詞條收錄、義項收錄、詞語釋義、書證例舉等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經(jīng)統(tǒng)計,竟達(dá)2580處之多。本文以《清明集》為例,通過對其部分詞語和《漢大》所收詞條的對比研究,說明《清明集》在辭書編纂中的重要價值。
一、《清明集》中的詞語可補《漢大》詞條之缺失
在我們整理《清明集》的詞匯系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了大量未被《漢大》收作詞條的詞語,經(jīng)統(tǒng)計,共計1083條。增補這些詞語到《漢大》中,對于歷時詞匯研究很有價值。
根據(jù)詞語內(nèi)部詞素的立項情況,這些詞語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詞語內(nèi)部各詞素均已單獨立項
這是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未收詞語,該類詞語的內(nèi)部詞素在《漢大》中均已單獨立有詞條,但整體詞語未被《漢大》收錄。
1.白詞
(1)或訟其受人戶白詞。(53)
(2)皆由巡檢受白詞,縱吏受財所致。(517)
按:《漢大》已經(jīng)收入該詞語中的“白”和“詞”兩個詞素,但“白詞”一詞漏收?!稘h大》第4794頁釋“白”:上告;彈劾。第6556頁釋“詞”:訴訟。綜合起來,“白詞”可釋為:上告的狀子。
2.干照
(3)置買產(chǎn)業(yè),皆須憑上手干照。(128)
(4)自稱典蕭屯園屋與曾知府,而乃無一字干照。(149)
按:《漢大》已經(jīng)收入該詞語中的“干”和“照”兩個詞素,但“干照”一詞漏收?!稘h大》第1124頁釋“干”:關(guān)涉。第4153頁釋“照”:證明;憑證。綜合起來,“干照”可釋為:田屋等交易中用作證據(jù)的相關(guān)證照。
3.鞭逐
(5)鞭逐鯨鯢,號令風(fēng)伯,彈壓水神。(540)
按:《漢大》已經(jīng)收入該詞語中的“鞭”和“逐”兩個詞素,但“鞭逐”一詞漏收。《漢大》第7202頁釋“鞭”:引申指驅(qū)趕。第6292頁釋“逐”:驅(qū)逐;放逐。綜合起來,“鞭逐”可釋為:驅(qū)逐。
(二)與其部分詞素具有同義、反義或通假等關(guān)系的詞語已立項
這類未收詞語的特點是,其部分詞素與現(xiàn)有詞條的部分詞素具有同義、反義或通假等關(guān)系。
1.狠傲
(6)隱然有遷善遠(yuǎn)罪之風(fēng),雖素來狠傲無知。(363)
按:《漢大》已收“很傲”一詞,但“狠傲”一詞漏收。《漢大》第1847頁釋“很傲”:狠戾倨傲。因“狠”與“很”同義,故“狠傲”可釋為:狠戾倨傲。
2.赤契
(7)官司理斷交易,且當(dāng)以赤契為主。(169)
(8)欲帖縣,只令何太應(yīng)照紹定二年買到赤契管業(yè)。(169)
按:《漢大》已收“白契”一詞,但“赤契”一詞漏收?!稘h大》第4802頁釋“白契”:舊指未向官府納稅加蓋官印的房地產(chǎn)等文契。因“赤”與“白”反義,故“赤契”可釋為:舊指已向官府納稅加蓋官印的房地產(chǎn)等文契。
3.案劾
(9)未欲遽行案劾,且對移駐泊郡都監(jiān),限一日起發(fā)。(28)
按:《漢大》已收“按劾”一詞,但“案劾”一詞漏收?!稘h大》第3631頁釋“按劾”:考查核驗;查驗彈劾。因“案”與“按”通假,故“案劾”可釋為:考查核驗;查驗彈劾。
(三)與其具有同素異序關(guān)系的詞語已立項
這類未收詞語的特點是,與其具有同素異序關(guān)系的詞語已經(jīng)立項收入。
1.臭穢
(10)或坑廁在近,無所蔽障,有臭穢之熏。(11)
按:《漢大》已收“穢臭”一詞,但“臭穢”一詞漏收?!稘h大》第4790頁釋“穢臭”:指不潔之物。因“臭穢”與“穢臭”同素異序,故“臭穢”可釋為:指不潔之物。
2.斷賣
(11)斷賣產(chǎn)業(yè),經(jīng)涉五十余年,乃欲認(rèn)為己物,是朝廷之法可廢。(122)
(12)將田六畝有奇,正典斷賣與陳舜臣為業(yè),并已經(jīng)官投印。(183)
按:《漢大》已收“賣斷”一詞,但“斷賣”一詞漏收?!稘h大》第6014頁釋“賣斷”:物品等賣出以后,所有權(quán)轉(zhuǎn)移對方,賣主不得回贖。因“斷賣”與“賣斷”同素異序,故“斷賣”可釋為:物品等賣出以后,所有權(quán)轉(zhuǎn)移對方,賣主不得回贖。
3.承紹
(13)但兆一娘近日既亡,則所得稅產(chǎn),朱新恩合與立子承紹,末可典賣。(238)
(14)合照先來經(jīng)官除附,承紹虞艾香火。(249)
按:《漢大》已收“紹承”一詞,但“承紹”一詞漏收?!稘h大》第5641頁釋“紹承”:繼承。因“承紹”與“紹承”同素異序,故“承紹”可釋為“繼承”。
(四)與其具有全稱或縮略關(guān)系的詞語已立項
這類未收詞語的特點是,與其具有全稱或縮略關(guān)系的詞語已經(jīng)立項收入。
1.旦評
(15)季知縣、諸寓公疇昔風(fēng)誼之厚,藹著旦評。(283)
(16)雷司戶名門之后,將以功名自期,顧何利于一婦人,而自犯不韙,貽誚旦評。(382)
按:《漢大》已收“月旦評”一詞,但“旦評”一詞漏收?!稘h大》第3857頁釋“月旦評”:謂品評人物。因“旦評”是“月旦評”的縮略形式,故“旦評”可釋為“品評人物”。
2.斷賣骨契
(17)所有定僧父判官契內(nèi)田,必有陳偓斷賣骨契。(310)
按:《漢大》已收“斷骨契”一詞,但“斷賣骨契”一詞漏收?!稘h大》第3843頁釋“斷骨契”:將房屋田地徹底出賣,載明永不回贖或再行找補的契約。因“斷賣骨契”是“斷賣契”的全稱形式,故“斷賣骨契”可釋為:將房屋田地徹底出賣,載明永不回贖或再行找補的契約。
3.合子
(18)“或作合子文字,貸之錢物?!保?68)
按:《漢大》已收“合子錢”一詞,但“合子”一詞漏收?!稘h大》第1504頁釋“合子錢”:一本一利。即本利相等。因“合子”是“合子錢”的縮略形式,故“合子錢”可釋為:一本一利。即本利相等。
二、《清明集》中的詞語可補《漢大》義項之缺失
在我們整理《清明集》的詞匯系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了部分未被《漢大》收錄的詞語義項,經(jīng)統(tǒng)計,共計127條。根據(jù)漏收義項詞語的類別,可分為以下五類:
(一)漏收的名詞性義項
《漢大》所收的詞語,有一部分漏收了名詞性義項。
1.詞人
(19)本司追吏,藏匿不解,所訴詞人則枷而赴州,有人心者如是乎?(56)
(20)則詞人師堯之父監(jiān)稅已曾預(yù)押,父不聲訴,子可以訴乎?(135)
按:《漢大》第6556頁已收“詞人”一詞的三個義項:①擅長文辭的人,指騷、賦作者;②指詩人;③指填詞的人。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詞人”應(yīng)該增補“告狀的人”這個義項。
2.關(guān)書
(21)侍郎之后,子孫分析,不知其為幾位,儻無關(guān)書,斷然難憑。(84)
(22)與作兩分均分,置立關(guān)書,析開戶眼,當(dāng)官印押,以絕兩家之訟。(139)
按:《漢大》第7185頁已收“關(guān)書”一詞的三個義項:①猶聘書;②舊時進(jìn)商店當(dāng)學(xué)徒或進(jìn)戲班學(xué)藝時訂立的一種契約;③索查書籍。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關(guān)書”應(yīng)該增補“分家析產(chǎn)的文書”這個義項。
3.典主
(23)供吐之間,說條道貫,不但欲昏賴典主,直欲把持官司。(311)
(24)典主明遭其誣,窒礙而不敢與之爭。(311)
按:《漢大》第786頁已收“典主”一詞的一個義項:掌管,統(tǒng)理。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典主”應(yīng)該增補“典買他人產(chǎn)業(yè)之主”這個義項。
(二)漏收的動詞性義項
《漢大》所收的詞語,有一部分漏收了動詞性義項。
1.交印
(25)當(dāng)職入境以來,延訪父老,交印之后,引受民詞,田野利病,縣政藏否,頗聞一二。(9)
(26)當(dāng)職叨恩將漕,入境交印,職在觀風(fēng)省俗,為朝廷除奸貪穢酷之吏。(42)
按:《漢大》第878頁已收“交印”一詞的一個義項:交出官印,謂卸職。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交印”應(yīng)該增補“上任辦公”這個義項。
2.抄估
(27)本州遂將縣吏李仲等一十四家抄估貲產(chǎn),以償其數(shù)。(68)
(28)但當(dāng)來本縣吏人輒以私意煅煉,希冀財物,抄估家業(yè)。(413)
按:《漢大》第3539頁已收“抄估”一詞的一個義項:舊時主人侵吞奴仆財產(chǎn)的一種手段。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抄估”應(yīng)該增補“查抄估量”義項。
3.打話
(29)打話公事,詐冒承節(jié)郎、建陽縣監(jiān)稅,戶部市舶提干。(400)
(30)然所招打話行賕受財。(483)
按:《漢大》第3521頁已收“打話”一詞的一個義項:對話,交談。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打話”應(yīng)該增補“打點,行賄”這個義項。
(三)漏收的形容詞性義項
《漢大》所收的詞語,有2個漏收了形容詞性義項。
1.頑狡
(31)葉森以一頑狡民戶。(524)
按:《漢大》第7224頁已收“頑狡”一詞的一個義項:指頑劣而狡猾的人。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頑狡”應(yīng)該增補“頑劣狡猾”這個義項。
2.正行
(32)設(shè)使石才之賣田也,果是正行交易。(81)
(33)太應(yīng)用錢得地之后,又即過稅,此其為正行交易較然。(169)
按:《漢大》第2865頁已收“正行”一詞的四個義項:①正直的行為;②謂依軌道順行;③端正其行為;④佛教語。謂清凈之正道。對邪行、雜行而言。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正行”應(yīng)該增補“正式的,合法的”這個義項。
(四)漏收的成語義項
《漢大》所收的固定短語,有1個成語漏收了義項。
1.出入生死
(34)推司枉法受財,出入生死,其為害何止如鄉(xiāng)胥而已。(426)
按:“出入生死”即為“出生入死”?!稘h大》第941頁已收成語“出生入死”的一個義項:原謂從出生到死去。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隨時有死的可能。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出入生死”應(yīng)該增補“枉斷人罪”這個義項,義同“出入人罪”。
(五)漏收的專名義項
1.典押
(35)帖問知縣,仍先追推司、典押兩名赴司,從杖一百。(20)
(36)州追都吏,縣追典押,官員按奏,務(wù)在必行,各請體悉。帖,仍榜。(414)
按:《漢大》第786頁已收“典押”一詞的一個義項:典當(dāng),以物抵押換錢。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典押”應(yīng)該增補“辦理文書、獄訟的地方胥吏”這個義項。
2.貼司
(37)此外又欲諸位于每日入僉廳之時,只須帶穩(wěn)實廳子一名當(dāng)直,卻令都吏別差一名貼司在僉廳一聽候。(23)
(38)如討案牘,只換貼司告報案分取討,不可令廳子擅入案中,聽探動息,庶幾本司事體不至敗壞。(23)
按:《漢大》第5976頁已收“貼司”一詞的一個義項:宋時掌管文貼的行政組織。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貼司”應(yīng)該增補“掌管文帖的吏人”這個義項。
3.縣家
(39)縣家所定與漕司所斷,皆以李邊為不直。(310)
(40)縣家權(quán)輕,運司大恕,公吏吞餌。(510)
按:《漢大》第5712頁已收“縣家”一詞的一個義項:猶官家。根據(jù)《清明集》的用例,“縣家”應(yīng)該增補“縣令”這個義項。
三、《清明集》中的詞語可糾《漢大》釋義之偏誤
在我們整理《清明集》的詞匯系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了部分《漢大》釋義有偏誤的詞語,經(jīng)統(tǒng)計,共計18條。根據(jù)釋義偏誤的類別,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過多釋義,導(dǎo)致有誤
1.本房
(41)過房者從本房,抱養(yǎng)者從所養(yǎng)。(147)
《漢大》第2447頁釋“本房”:猶本支。房,指僧、道等的宗支。按:“本房”釋為“本支”即可,因為“房”可作為宗族單位。
2.澆潑
(42)輒用不潔,將傅三七新墳澆潑作踐。(158)
《漢大》第3432頁釋“澆潑”:澆灑。謂暢飲。按:“澆潑”不一定是飲酒,釋為“澆灑”即可。
3.承祀
(43)葬畢,于族中從眾選立一人承祀,卻撥余田與之。(259)
《漢大》第327頁釋“承祀”:主持祭祀。指繼承帝位。按:“承祀”釋為“主持祭祀”即可,因為并非單指“繼承帝位”,亦可指普通人家承繼香火。
(二)限定過嚴(yán),導(dǎo)致有誤
1.在堂
(44)父母在堂,兄弟之間,其可自為交易乎?(125)
(45)今祖母劉氏在堂,寡婦陳氏尚無恙。(211)
《漢大》第1167頁釋“在堂”:謂母親健在。按:“在堂”不局限于“母親”,“父母”“祖母”亦可。
2.簿歷
(46)至今鍾氏每日點印賃錢,有簿歷可照。(191)
(47)將一分命江瑞以繼齊戴后,奉承祭祀,官司再為檢校,置立簿歷。(267)
《漢大》第5262頁釋“簿歷”:指來人登記冊。按:“簿歷”釋為“登記冊”即可。
3.豺虎
(48)且其家貲產(chǎn)素微,所余俸給,一入豺虎之吻,死者何以葬,生者何以養(yǎng)?(282)
《漢大》第6479頁釋“豺虎”:豺與虎。泛指猛獸,亦喻兇狠殘暴的寇盜、異族入侵者。按:“豺虎”的比喻義所指范圍不局限于“兇狠殘暴的寇盜、異族入侵者”,上面的例證中,被稱為“豺虎”的,就是當(dāng)事人的侄子。因此,“豺虎”可釋為“兇狠殘暴的惡人”。
(三)釋義缺少引申,導(dǎo)致有誤
1.明堂
(49)范瑜本合照已判勘杖編管,以明堂赦恩適至。(290)
《漢大》第2992頁釋“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yǎng)老、教學(xué)等大典,都在此舉行。按:“明堂”可引申代指“朝廷”。
2.坐困
(50)而為富不仁者,乃略無矜恤之心,設(shè)為奸計,以坐困之。(317)
(51)坐困范鄘,欲白據(jù)其園骨,是誠何心哉?(321)
《漢大》第1181頁釋“坐困”:謂圍敵于一隅,陷敵于困境。按:“坐困”的對象不一定是“敵人”,可引申為“對方”。
3.玉寶
(52)該遏玉寶赦恩,亦合原犯。(447)
《漢大》第2367頁釋“玉寶”:即玉璽。天子或后妃的玉印。按:“玉寶”可引申為“朝廷”。
(四)個別詞素解釋錯誤,導(dǎo)致有誤
1.干仆
(53)朱侍郎貴為從橐,每書常切切然恐干仆騙擾村民。(158)
(54)系貴寓干仆,不體主家清德,怙勢黨奸。(421)
《漢大》第1141頁釋“干仆”:辦事能干的仆役。按:《漢大》把“干”釋為“辦事能干”是錯誤的?!稘h大》第1139頁釋“干”:原為漢至南北朝時一種身分和地位低下的官吏,后變?yōu)楣┮凼沟呐?。?139頁釋“干人”:宋朝民戶中的富豪和官戶家中的一種辦事的差役??芍案伞迸c“仆”義同,“干仆”即為“干人”。
四、《清明集》中的詞語可補《漢大》書證之不足
在我們整理《清明集》的詞匯系統(tǒng)時,發(fā)現(xiàn)了大量能夠補充《漢大》書證缺陷的詞語,共計1352條。根據(jù)類別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提前《漢大》書證詞語
《漢大》所收的部分詞語,其書證晚于《清明集》的用例,本類詞語共計955條。
1.根問
(55)尋院送根問,后據(jù)州院勘到巡檢扶如雷,本司照得貪吏贓污,世不能免。(54)
(56)本縣合喚友能根問,憑何干照。(189)
《漢大》第2576頁釋“根問”:尋根問底。按:《漢大》所舉書證為明代作品《醒世姻緣傳》第八七回,晚于《清明集》用例。
2.定說
(57)今展轉(zhuǎn)供牽,淹延逾歲,訖無定說。(73)
《漢大》第2022頁釋“定說”:一致的說法;公認(rèn)的論斷。按:《漢大》所舉書證為清代杭世駿的《質(zhì)疑·諸史》,晚于《清明集》用例。
3.地契
(58)蓋青石橋地契乃別項廢干照,鐵爐塘田契乃鑿空架虛,不可行用之物。(128)
(59)乃說令繼父謝小一白寫地契與之,勘杖一百。(469)
《漢大》第1172頁釋“地契”:買賣土地時所立的契約。按:《漢大》所舉書證為劉白羽的《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晚于《清明集》用例。
(二)補充《漢大》缺失書證詞語
《漢大》所收的部分詞語,或者沒有書證,或者自造書證,缺少歷史文獻(xiàn)的書證支持,本類詞語共計25條。
1.典契
(60)且鄉(xiāng)人違法抵當(dāng),亦誠有之,皆作典契立文。(104)
(61)戶名借人,又有典契之可據(jù)。(137)
《漢大》第787頁釋“典契”:舊時典押房屋、土地等財產(chǎn)所立的契約。按:《漢大》只解釋了意思而沒有提供書證,《清明集》可以補充書證。
2.本息
(62)若通本息計之,則所償僅及息錢之半。(335)
(63)據(jù)黃公才供,曾支去二十七貫,通本息合存三百五十三貫。(336)
《漢大》第2448頁釋“本息”:本金和利息。如:種田人看節(jié)氣,生意人算本息。按:《漢大》使用了現(xiàn)代的諺語,沒有提供歷史用例,《清明集》可以補充書證。
3.成奸
(64)胡千三戲謔子婦,雖未成奸。(343)
(65)弟婦與伯成奸且棄逐其男女盜賣其田業(yè)(389)
《漢大》第281 7頁釋“成奸”:謂男女發(fā)生不正當(dāng)?shù)男孕袨?。按:《漢大》只解釋了意思而沒有提供書證,《清明集》可以補充書證。
(三)補充《漢大》后續(xù)書證詞語
《漢大》所收的部分詞語,書證較早,缺少后續(xù)歷史文獻(xiàn)的書證支持,本類詞語共計160條。
1.上漏下濕
(66)見得頹敗卑隘,上漏下濕,不可以居。(4 39)
《漢大》第125頁釋“上漏下濕”:形容屋舍破舊,不蔽風(fēng)雨。按:《漢大》所舉書證為《莊子·讓王》,《清明集》的用例可以為該詞語提供后續(xù)書證支持。
2.善民
(67)論擾善民,以啟昏賴欺騙之風(fēng)也哉?(153)
(68)夸張聲勢,凌壓善民,流毒一方,不可殫述。(468)
《漢大》第1629頁釋“善民”:善良之民。按:《漢大》所舉書證為《商君書·去強(qiáng)》,《清明集》的用例可以為該詞語提供后續(xù)書證支持。
3.開置
(69)黃松系街市牙儈不良子弟,開置柜坊,停著賭博,勢所必有。(41)
(70)至于趙汝佛之開置柜坊,宰殺耕牛。(401)
《漢大》第7142頁釋“開置”:設(shè)置。按:《漢大》所舉書證為《后漢書·徐防傳》,《清明集》的用例可以為該詞語提供后續(xù)書證支持。
(四)補充《漢大》中間書證詞語
《漢大》所收的部分詞語,其書證所屬的時代跨度較大,缺少中間歷史文獻(xiàn)的書證支持,本類詞語共計212條。
1.毒害
(71)三十年包藏禍心,以毒害譚友吉兄弟。(125)
(72)毒害平民,蓋不一端而足。(466)
《漢大》第4416頁釋“毒害”:殘害。按:《漢大》所舉書證為《后漢書·馮豹傳》和徐遲的《牡丹》,書證所屬的時代跨度較大,《清明集》的用例可以補充作為中間書證。
2.備陳
(73)乃備陳馬圭不肖之跡,父母與之以田,則鬻之。(363)
《漢大》第675頁釋“備陳”:詳盡陳述。按:《漢大》所舉書證為《后漢書·荀或傳》和清·紀(jì)昀的《閱微革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書證所屬的時代跨度較大,《清明集》的用例可以補充作為中間書證。
3.沐浴
(74)尸首變動,不愿檢驗,自行沐浴,入棺燒化訖。(501)
《漢大》第3134頁釋“沐浴”:舊時婚喪禮俗之一。按:《漢大》所舉書證為《荀子·禮論》和《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書證所屬的時代跨度較大,《清明集》的用例可以補充作為中間書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