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親的合影
每年的6月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jié)。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jié),1910年誕生在美國。人們在慶祝母親節(jié)的同時,并沒有忘記父親的功績。1909年就開始有人建議確定父親節(jié)。
爸爸陪伴我們有過這么多美好的日子,但是父親節(jié)卻遠遠沒有母親節(jié)、情人節(jié)那么熱鬧。今年的父親節(jié),可翻開相冊你是否發(fā)現鮮有和父親的合影?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大發(fā)感慨,因多年沒和父親留影,對父親的記憶仍停留在兒時。
淘寶數據顯示,在2013年父親節(jié),與“爸爸”相關的寶貝有36萬件,一個月內平均每天僅有600多人次搜索“父親”禮物。爸爸在淘寶上“待遇”不足媽媽的1/100,情侶的1/200,孩子的1/300。對老爸們來說,這個節(jié)日還真有點尷尬。
奶爸的魅力
每一次問媽媽,為什么會和爸爸結婚呢?她可能會說,“你爸當初可帥啦!”“你爸有才華??!”“你爸油嘴滑舌,把我騙了!”之類的。但是,她們卻很少說,“你爸疼孩子”。按照男主外,女主內的觀點:母親就應該天生溫柔愛孩子,父親就應該嚴肅粗魯去掙錢。一個大男人穿著圍裙抱孩子,總讓人感覺怪怪的,一點男子漢氣概都沒有,會有女人喜歡嗎?說男人們喜歡孩子,誰信呢?
心理學家Peggy La Cerra設計了一個男人五種狀態(tài)的幻燈片:1.獨自站立2.與18個月的寶寶互動3.對哭泣的寶寶視而不見4.和一個男孩兒面對面(中性情況)5打掃客廳。讓240名女性從作為約會對象、男性伴侶、婚配對象、朋友和鄰居五個角度,評價這個人的魅力指數。結果顯示,如果選婚配對象的話,和寶寶互動的父親魅力得分顯著高于其他類型,而對寶寶視而不見的男人最沒有魅力了。
也就是說,多數老媽們當年在選擇丈夫的時候,更喜歡疼孩子的。
沒奶也是娘
盡管上面的介紹說,疼孩子的準爸爸更招人喜歡,可這只是老媽的一廂情愿。畢竟母親在生理條件上更適合照顧孩子,正如那句老話,有奶就是娘。老爸的經典形象是胡子拉碴、五大三粗、脾氣暴躁,在網路上經常出現以“不要讓男人帶孩子”的搞笑照片,一提到讓男人帶寶寶,許多人不禁會嘆息一聲:“how terrible!”
可事實上,隨著千百年的進化,人類爸爸們體內也有可以照顧孩子的生理變化。
有一種癥狀,叫做“擬娩綜合癥”,它是指在媽媽們因懷孕而產生嘔吐等妊娠反應的時候,發(fā)生在一些爸爸身上的各種類似現象。這是因為在媽媽懷孕期間,爸爸身體內的泌乳素的分泌水平也隨之增加。有研究發(fā)現,僅僅是讓一個新爸爸抱著他的寶寶15分鐘,他的泌乳素水平就會上升20%。
光加這么點奶是不夠的,佛還說,要去去戾氣。
男性體內的雄性激素,使得男人表現出競爭性、暴躁等特點。但是這些特點對于一個只會用哇哇大哭來表達需要的寶寶來說,不僅是不合適的,甚至有那么點危險。所以呢,爸爸在有小孩之后,折回到在青春期之后,體內雄性激素水平最低的時刻,暴跌達1/3。這樣一個低雄心激素水平,使得一個平時五大三粗的摳腳大漢,會在面對可愛的孩子時,也能表現出溫柔的樣子。
有興趣的話,問一下身邊剛剛成為爸爸的哥哥們,有沒有感覺自己的胡子長得慢了許多呢?
還有爸爸好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大人問過的最痛苦的問題就是:“是媽媽好呢,還是爸爸好呢?”說老媽好,被男子單打;說老爸好,被女子單打;說都不好,男女混合雙打。結果聰明的小孩學會了,爸爸媽媽都好。孩子們真覺的都好嗎?
孩子小時候,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玩耍。雖然媽媽溫柔如水,但是這對孩子們玩游戲可不合適。老爸們如火的熱情,常常會陪寶寶玩兒的“瘋”起來。這個時候,孩子們自然喜歡老爸了。
除此之外,爸爸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不像媽媽那么遷就孩子而學著孩子說兒向語(“乖乖”“寶寶”之類的疊詞),爸爸更喜歡用和大人說話的詞同孩子交流。(請忽視林志穎爸比)而且,爸爸還喜歡用又復雜、又幽默的話和孩子聊天。也許孩子不會聽太明白,但是他們卻會覺得老爸的話特別有意思。
有人可能會說,老爸這么粗線條的和孩子聊天、玩耍,這不是為難孩子嗎?其實,與其說是為難,倒不如說是對孩子的激勵。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就曾強調,應該設置在孩子潛能范圍內的、有難度的任務讓孩子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獲得成長。
當爸爸帶著孩子們玩兒刺激的游戲時候,他們能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力量,讓其走出來平時未曾踏出的安逸區(qū)域,更多地探索這個世界。而爸爸強有力的體格給孩子在游戲時提供了保護和限制,能讓孩子們在游戲探索時候認識到自己能力的極限。那些不體貼的復雜語言,也有利于孩子們對語言的習得。
一些調查顯示,那些有爸爸較多陪伴玩耍的幼兒在品格、智力和語言等方面都能表現的更好。
世界的另一半
2013年,一位爸爸給女兒畫的百睡圖在網上熱傳,引來眾多圍觀。這位初為人父的爸爸從2011年1月開始,兩年中畫了百余張睡姿速寫,十分溫馨有愛。或許父愛不會像母愛那樣直接,但他們一樣在默默的守護你,疼愛你!請好好的體會爸爸對我們的愛。
如果說母親溫柔像水的話,父親一定是熱情如火。正像中國古代哲學所說,一陰一陽構成了這個世界,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則表現出這個世界完整的陰陽兩面。女性的特質,可以帶來溫柔寧靜,但是卻也可能帶來膽小和柔弱。男性的特質,雖然有魯莽和沖動,卻也能帶來熱情和勇敢。
對于一個孩子來說,他(她)認識世界要從一個由無到有的過程,而在認識的過程之中,更多地只能看見這個世界一面的話,我們永遠不能理解世界另一面的樣子。如果一個男孩童年缺乏父親角色的照顧,由于意識中缺乏一個男性形象的模板,在自己身上便會缺乏一些男性應有的品質。而女孩則會在長大后和男性相處不好。
當孩子到了青春期,父親扮演的另一個世界的角色就更明顯了。
在青春期時期,孩子心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想法,經常會遇到心理上的困惱,出現一些錯誤和問題。當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母親更多的是“動之以情”,喜歡從關系入手,站在感情角度和孩子交流,能和孩子做到感同身受。這時候,孩子在心理有困擾也更愿意和母親吐露。
但是老爸就顯得沒那么溫柔了,他們更喜歡“曉之以理”,在教育孩子上常常是站在社會準則上批評孩子,用理性批評子女。“你穿那么露骨是會給你帶來危險的”“你還小,不能亂花錢”。雖然老爸顯得不懂人情味兒,但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卻代表了以后孩子將要面對的成人世界,在那個世界里更多的是依靠理性和準則來維系著。在父親式的批評教育中,孩子們潛移默化地了解了這個世界未來的樣子,這為以后的成人生活做好了思想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