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教育的功利主義讓為師者深感痛心:孩子被禁錮在教室里、課本中,做著沒完沒了的試題,鮮活的生命不能自由的呼吸,個性得不到自然的生長,想象力受到極大的壓抑。那么,如何把學生從封閉的課堂和單一的書本中解放出來,為他們打開通向生活世界的大門?恰逢美國最佳教師雷夫·艾斯奎斯的《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在中國流行,雷夫開發(fā)出的一系列特色教程讓筆者眼前一亮,雷夫給予孩子的不是僵死的知識,而是活生生的世界,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課程讓孩子們得到了全面發(fā)展,走向了成功。筆者認為,這與學校組建的學生社團活動有異曲同工之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學生更渴求豐富的文化生活、寬廣的知識視野、交往合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學生社團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孩子們在學習之余,感受更多的智慧、情感以及快樂。
一、興趣為本,階梯設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贝搜援斒钦胬恚慨斏鐖F活動日,上課鈴聲還未響起,“興趣啦,興趣啦!”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學生帶著滿滿的期待與興奮,紛紛朝自己的社團奔去,此情此景,作為教師,有誰不歡欣鼓舞呢?在各種興趣班如雨后春筍般悄然興起的當下,急功近利的家長們盲目跟風,可以說,大多數孩子是被“興趣”了的,而學校組建的社團活動完全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項目。首先按照學生的興趣類別劃分為藝術、手工、體育、益智、學科拓展五個大類,30多個社團,并分布到一至六年級中供學生選擇;然后學校采用了“階梯性設計”來滿足各個學段學生的興趣需要。比如,“手工制作”是深受許學生喜歡的一個門類,但是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不同,因而設計出適合一二年級學生的“布藝剪貼”社,三四年級學生的“多維拼貼”社,五六年級學生的“十字繡”社。最后由學生自主選擇報名,每周集中安排社團活動。因為一切源于學生的興趣,再加上科學合理的階梯設計,不同學段學生的興趣需要都得到了最大的滿足,所以每個社團活動日學生都顯得無比快樂。
二、活動引領,對接課堂
社團活動搞得好,可以對第一課堂的學習起到延伸、補充、發(fā)展的教育效能。但如果社團活動帶給學生的仍然是冰冷的符號、機械的數字、抽象的圖形、干巴巴的文字,即便學生有再濃的興趣也會消失殆盡。因此,學校的每個社團都應以活動為引領,實現與第一課堂的無縫對接。在寫作社團,學生作文中的錯別字趕不盡,殺不絕,教師費盡心思挑出來的錯別字下次“濤聲依舊”。于是,一次作文講評前的“捉蟲活動”便誕生了:首先是“文字體檢”。組內成員輪流交換作文本,用紅筆為同伴的作文進行“分科體檢”,把錯別字分類別填入“錯別字醫(yī)院”的表格內;其次是“集體會診”。學生用粉筆把“病蟲”按照同音別字、形近別字、缺筆少畫、畫蛇添足四種錯誤類型分別安置在黑板的“病床”上,學生紛紛獻計獻策,共同分析錯誤原因;最后是“錯誤診療”。黑板上那些可憐的“病號”等待“醫(yī)生”給他們開藥治療,學生每糾正一個錯字,就能得到相應的加分獎勵。這樣的活動因有了情境,有了體驗,自然印象深刻,在有效減少了錯別字的同時,學生更加熱愛寫作。無獨有偶,在英語社團里,更是有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排練英語經典、搞笑話劇;進行英語辯論賽、演講賽、朗誦賽、趣味知識競賽;編辦英語手抄報,等等。在各項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做到了對英語課堂的有效補充。
三、展示個性,活躍校園
學校多元且富有特色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個性有了展示的舞臺,極大地活躍了校園文化。你看,操場上,舞蹈組的姑娘們正伴隨著舒緩的音樂練習芭蕾手位;武術組的小子們正在氣沉丹田;而田徑社團的孩子們頂著烈日奮力起跑!教室里,馬老師拿著象棋子,面對著一群低年級孩子,楚河漢界,一一道來;美術組的學生們聚精會神地畫著素描;書法社團資深的書法老師認真而嚴謹地教學生如何起筆、運筆、頓筆、收筆。咦,那里一群孩子低著頭在花園里找什么呢?哦,原來是繪本閱讀組的一年級小朋友,他們上了繪本課《蚯蚓的日記》后,每個人要觀察一種植物或動物,同時要制作一本題目為《××的日記》的簡易繪本。你聽,合唱社團的孩子們正在高歌一曲:“我們歡樂的笑臉,比那春天的花朵還要鮮艷;我們清脆的歌聲,比那百靈鳥還要婉轉……”。豎琴組的成員們正在動情地吹奏那首經典童謠《滿天星》;這是學校舉辦的經典誦讀比賽,葵花叢中,紅星照耀之下,孩子們誦讀完氣勢磅礴的《少年中國說》,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整個校園沸騰了一般!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給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對全面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起到了“潤物無聲”的作用。
社團活動猶如春風拂過,讓整個校園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景象,幾乎每個學生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施展才華、展示個性、發(fā)揮潛能的舞臺,在社團活動中,孩子們自由舒暢地生長。相信社團大巴會載著孩子們一路歡歌,也相信小學生社團活動不只是一個美好愿景,更是我們追求的美好教育前景。
(責編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