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高到過海拔多少米?
我最近一次去的是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當整車人的興奮勁過去后,在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大巴內,人們逐漸陷入不正常的由缺氧所致的昏睡。
海拔高度與空氣含氧量有較明顯的線性關系。海拔為0米時,空氣含氧量為299.3g/m3;海拔4000米時,含氧量降至182.08g/m3;海拔8000米時,僅為105.97g/m3。
處于缺氧狀態(tài)時,你的身體會感到異樣,呼吸也會急促和加深,心率和血壓同時上升。一旦細胞液滲入肺部或大腦,急性高原病也出現(xiàn)了:肺水腫和腦水腫。
但是,當你逐漸適應這種缺氧環(huán)境后,身體會制造更多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后者可以將氧原子通過血管帶到細胞,用于產(chǎn)生能量。隨著細胞獲得的氧原子越來越多,你的心率和血壓都慢慢下降,呼吸也輕松許多,可以相應增加一些運動量了。這也是人們總告訴你“去西藏先躺幾天”的原因。
那為什么西藏人或夏爾巴人,能在低氧環(huán)境中活蹦亂跳?最近《自然》雜志刊登了藏人高原適應性的新研究。眾所周知,青藏高原海拔超過4000米,由于較低的大氣壓,寒冷的氣候以及非常有限的蔬菜資源,是公認的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qū)。但藏族人群卻具有明顯較高的嬰兒出生率和較低的嬰兒死亡率。
2010年刊載于《科學》雜志的研究顯示,不同人群DNA中有幾個基因差異。最關鍵的EPAS1基因負責血紅蛋白的制造。EGLN1基因負責調節(jié)體內氧水平的蛋白,還有PPARA基因參與調節(jié)血紅蛋白制造。這就是為什么藏族人血液含氧量低,卻沒有高原反應。
通過基因組測序,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在今年發(fā)現(xiàn),古老的、早已滅絕的人類群體——丹尼索瓦人或其近親的EPAS1基因滲入可能使藏族人更快地適應了高海拔地區(qū)的缺氧環(huán)境。
通過多個現(xiàn)代人群及古人類的基因組數(shù)據(jù)比較,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個特殊的基因在藏族中極其常見(87%),在漢族中比較罕見(9%),至于在歐洲、非洲等現(xiàn)代人群中則是零。
所以,當你在西藏抱著救命的氧氣枕頭,而藏族同胞卻談笑風生時,別嫉妒,超能力總是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