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屆好看的世界杯,32支隊伍剛剛踢過一輪,巴西世界杯就已成功了大半。也許巴西的空氣太過奔放,很多球隊的防守開始走神,潮水般的進球紛至沓來,讓球迷們大呼過癮。
中國隊不在巴西,世界杯有中國隊的傳說,戲謔中國足球的段子層出不窮。女球迷問,為啥世界杯上沒看到中國隊?男球迷答,因為中國隊踢得太好了,他們成功地避開了所有的強隊。
看著人家的球迷歡樂,中國球迷總是有點酸溜溜。足球這個東西真是怪,特別有獨立精神,很多體育項目一抓就靈,唯有足球誰的面子也不給,只按它自己的規(guī)律運行。中國GDP世界第二,有學者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實現(xiàn)65.3%,截至6月5日,中國足球的世界排名是103。
足球體校不行,職業(yè)聯(lián)賽不行,如今推行校園足球,也遲遲不見動靜;國企投錢進來,民企投錢進來,地產商砸上大錢,怎么世界杯進不去,奧運會進不去,連亞洲杯都踢不好了。小小的足球,成了一個國家的心事。很少有地方如我們背著沉重的“足球債務”,仿佛中國足球搞不上去,中國夢就實現(xiàn)得不夠美。其實這么沉重沒有必要,足球只是一種體育游戲,踢得好不好,跟歷史傳統(tǒng)、足球基礎有很大關系。
現(xiàn)代足球起源于英國,逐漸傳到歐洲大陸,并隨著殖民地的擴張傳到巴西、阿根廷及全世界。巴西人混合了黑人、印第安人、葡萄牙人的血統(tǒng),具有超強的運動天賦,再加上這塊土地長期和平,娛樂與運動是巴西人的日常生活,所以,當一個蘇格蘭青年把足球帶到巴西,迅速成為巴西人的最愛。而歐洲的足球發(fā)達,與其足球基礎深厚、民間社會發(fā)達、社會組織良好等因素密不可分。
亞洲國家向現(xiàn)代化轉型普遍晚,又多伴隨著漫長的戰(zhàn)爭、饑餓與災荒,革命與吃飯是壓倒一切的大事,體育在國民生活中沒有位置。待到大局稍定,別人傳統(tǒng)已成,足球文化發(fā)達,差距令人望洋興嘆。環(huán)顧整個亞洲,只有日本勉強算上世界二流,連韓國都在邊緣,印度更是一片空白,因此,中國隊不景氣雖令人懊惱,倒也在意料之中。
細算下來,中國真正搞足球,也就是二十年的時間,之前的專業(yè)足球時代,民間基礎太過薄弱,只能是畸形發(fā)展時期。所以,大可不必心急火燎,對國家隊提出過高的要求,一失敗就千夫所指,讓他們背著十幾億人的心理包袱上陣,怎么能踢得好球呢。
回望二十年來的足球彎路,有兩個問題不可忽視,第一是太心急,第二是太功利。
太心急是中國的社會問題,足球也未能免俗。改革開放之前,圈養(yǎng)幾支足球隊,就提出大躍進式足球口號,20年前開始的職業(yè)聯(lián)賽,讓中國足球走上了正確的路子。那時候,青少年對足球興趣濃厚,足球氛圍遠超現(xiàn)在,穩(wěn)扎穩(wěn)打走下來,至今天可望有所成就。但是,改革的諸多不完善、行政力量對足球的管制與干擾、世界杯奧運會的硬性指標,過于心急也過于功利,使中國足球的氛圍功虧一簣。想回到青少年足球、校園足球的路子上,環(huán)境卻已經十分惡劣了。
現(xiàn)在的城市中小學,足球硬件相當不錯,卻沒有孩子踢球,家長不讓踢,學校不敢讓踢。高考壓力大,孩子就要刻苦學習;奧數(shù)、藝術能加分,周末就花在各種補習班。教育太功利,家長當然逃不過指揮棒。一個國家的取向,決定著國民的生活方式,決定著孩子的童年,同時也決定著足球的命運。
足球本來的路子,是把足球還給足球,還給孩子;是給教育松綁,改革考試制度,解放孩子天性,培養(yǎng)對足球的興趣;是把兒童足球、社區(qū)足球、學校足球運作好,讓孩子在運動中找到快樂;是讓孩子愛隊友,愛學校,愛社區(qū),支持俱樂部,自然延伸到支持國家隊。不著急,慢慢來,你只能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環(huán)境會慢慢變好,重要的是耐心,除此沒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