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不是法治社會,官僚昏聵無能又熱衷濫施酷刑,導致錯判、冤殺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冤案發(fā)生了,平反還特別不容易。老百姓于是形成了一種期待明君、期待“包青天”的心理,甚至希望蒼天有眼。指望蒼天有眼是很不靠譜的,也許蒼天長的只是雞眼。
蒼天有眼可不一定,但靠青天大老爺不如靠自己,自力更生才是王道。其實,做啥事都有技巧,冤案也并非沒有昭雪的可能。仔細梳理清末民初的幾起被平反的著名冤案,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冤案平反有多處竅門。
先說第一種竅門:找老鄉(xiāng)。
可以說,普通百姓遠離家鄉(xiāng)在省府或京城上訪,找老鄉(xiāng)是最靠譜的方法,沒有之一。舊社會交通、通訊都不發(fā)達,人口流動也少。出門在外,鄉(xiāng)情便是迅速拉近距離,獲取信任的最便捷手段。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這就是舊社會鄉(xiāng)情的力量。對于在省府或京城的老鄉(xiāng),也同樣會被鄉(xiāng)情的力量感染,并積極出手相助。在晚清著名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冤案中,老鄉(xiāng)就是平反的關鍵因素。
楊乃武與小白菜被定案后,楊乃武的妻子詹彩鳳帶著兒子千里赴京上訪失敗。案件返回杭州重審,詹彩鳳仍不斷在省府鳴冤。此案被楊乃武的同學吳以同得知后,便轉告了回鄉(xiāng)探親的浙江籍京官翰林院編修夏同善,夏同善決定出手相助。同治十三年,楊乃武的姐姐楊淑英進京,在夏同善的引薦下,遍叩浙江籍京官,挨家拜訪尋求支持。有28位浙江籍京官對老鄉(xiāng)楊乃武與小白菜表示出了極大的同情,對家鄉(xiāng)官場的黑暗也非常痛心,他們果然很給力,聯(lián)名致函都察院,詳陳案件疑點與冤情,要求將該案件移交刑部審辦。
在京官老鄉(xiāng)的強勢推動下,該案再次會審。但地方官僚與朝廷等實權派系仍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尤其是湘軍勢力氣焰非常盛,而以浙江籍京官為首一派,則極力主張為此案平反,他們的要求還得到了地近人親的江南一帶官員的支持。最終,在案情大白的時候,慈禧也不得不站在浙江籍京官這邊,主動處理涉案官員。假如沒有京官老鄉(xiāng)的支持,恐怕楊乃武家屬早被關進監(jiān)獄里了。
再說第二種竅門:找新官。
新任官員,尤其是年輕官員,往往有抱負,敢于作為。這樣的官員要出政績,就為冤案平反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機會。但老鄉(xiāng)好找,新官難求。不過,相比遇到“包青天”的幾率,遇到新官的概率還是很大的。清末的太原奇案與民國時的楊三姐告狀都是這樣解決的。
在太原奇案中,調戲良家婦女的和尚被婦女的丈夫吳屠戶打死,但因為和尚穿的是豆腐店老板莫老漢家的衣服,因此莫老漢被陽曲縣令楊重民誣陷為殺人兇手,遭到嚴刑拷打。莫老漢確實有點躺著中槍的意思。而那個昏庸的縣令為了掩蓋罪行,隨后又將為莫老漢伸冤的曹文璜視為同伙而關進大牢。冤了一個又冤一個,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
但無奈,此案已經(jīng)報上省里、奏上刑部。多人奔走為其伸冤都未成功。眼看二人就要問斬的時候,上訪的家屬找到了剛剛上任的山西提刑按察司陳砥節(jié),這官職相當于今天檢察院的檢察長。巧的是,一聊才發(fā)現(xiàn),陳砥節(jié)還是曹文璜的故交。妥了,新官上任三把火,冤案很快平反。
再說楊三姐告狀,楊三姐在二姐被“富二代”高占英毒死后,開始上訪,受的罪不比楊乃武的姐姐少。灤縣幫審收受賄賂,濫用刑罰,地保又不斷做偽證,導致該案多次復審均無法翻案。此時,耿直的楊三姐已是身心俱疲,甚至家里人都反對她繼續(xù)上訪。但倔強的她還是上訪到天津高等檢察廳。即便如此,高家勢力到處收買,上下打點,就連驗尸官都被賄賂。冤案久拖不決,楊三姐在絕望中幾欲自殺。
幸運的是,楊三姐在朋友的幫助下,找到天津高等檢察廳的楊以德,這位也是剛剛上任。廳長毅然主持公道,依法審判,最終將兇手高占英處以極刑。
找老鄉(xiāng)、找新官,還要找媒體,找媒體就是造輿論。
媒體影響力大、傳播力強,通過媒體的宣傳制造影響,爭取輿論的支持。官府方面,尤其是那些收受賄賂、濫用刑罰、草菅人命的官吏更是懼怕輿論。
在晚清時期,中國的報紙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報紙的權威大且敢批評朝廷,大小官員都要敬畏三分。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便得到了上海《申報》的大力支持。楊三姐告狀也是受益于戲曲藝術家老鄉(xiāng)成兆才的評劇宣傳。
上?!渡陥蟆繁臼且环萦送顿Y的報紙,卻是在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無論是華人還是洋人,都將這份報紙奉為權威,影響力可見一斑。楊乃武案發(fā)一個月后,即1874年1月6日,《申報》發(fā)出第一篇新聞通訊《記禹航某生因奸謀命事細情》,全文約600字,文中用“禹航”代替“余杭”,暗指余杭人楊乃武。
隨后,《申報》連續(xù)三年對此冤案進行跟蹤報道,連續(xù)發(fā)表通訊、評論近80篇。報道中不斷披露案件真相,還及時指出案件疑點,甚至全文刊發(fā)申訴材料?!渡陥蟆反竽懜已裕缗u朝廷秘密審案。楊乃武的家屬開始并沒有意識到媒體的威力,后逐漸主動為記者爆料。
楊三姐告狀成功也是得益于媒體,得益于評劇的輿論宣傳。當時,命案發(fā)生的第二年,楊三姐的灤縣老鄉(xiāng)、戲曲藝術家成兆才就通過老鄉(xiāng)之口在哈爾濱聽到了此冤案。成兆才激憤之下,回鄉(xiāng)調查,后寫成《槍斃高占英》劇本。冤案搬上舞臺,在灤縣、唐山、天津、北平等地四處演出,引發(fā)巨大轟動。該劇的持續(xù)演出為此冤案的平反爭取了輿論支持。
前邊的各種關鍵因素都是主動地“找”,即通過上訪人的努力就有實現(xiàn)的可能。那么還有一種關鍵因素,則是真的可遇不可求,那就是最高領導人的批示。
舊社會都是人治社會,再好的制度也頂不過最高領導人的一句話。多年的冤案其實只需要最高領導人一句話便可解決。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就是慈禧出面干預的。楊月樓冤案轟動,一來因為楊月樓是名揚全國的京劇名角,二來涉及全國大富豪,所以影響很大,很快便被慈禧知曉。此案非其他普通百姓的冤案可比。普通百姓的冤案要想通天,讓領導人高度重視,則必須做足前面三種“找老鄉(xiāng)、找新官、找媒體”的工夫,否則,領導人也沒那閑工夫干涉。
冤案能否平反,要取決于多種因素。但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也是最基礎的因素,那便是家屬要頂住壓力,堅持申冤。這是冤案平反的基礎,否則沒有家屬的堅持,其他關鍵因素就很難發(fā)揮作用。
還是那句話,靠天不如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