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孜麗亞
汽車雖然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其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不得不讓人擔憂。除了尾氣排放外,汽車輪胎的消耗和磨損也產(chǎn)生了很多垃圾——廢舊輪胎。
一般來講,少部分廢舊輪胎,經(jīng)修補后再倒賣給司機以繼續(xù)使用,但因為整個廢舊輪胎回收行業(yè)的不完善和技術的匱乏,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率偏低。大部分情況下,這些不可自行降解廢舊輪胎都面臨著被隨意丟棄的命運。
最近,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團隊對外公開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廢舊輪胎制造高性能鋰電池——剛好可以解決廢舊輪胎帶來的問題。
團隊負責人Parans Paranthanman告訴《二十一世紀商業(yè)評論》(下稱《21CBR》),做這個項目的初衷是減少廢舊輪胎對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過去大部分輪胎都被隨意丟棄或者用作燃料,2009年為止,美國已經(jīng)產(chǎn)生二億九千萬輪胎,顯然,如果能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回收利用方式,就能減少廢舊輪胎對環(huán)境和公眾健康和安全帶來的危害”。
輪胎變身鋰電池聽著或許有些高深莫測,但實際上該技術運用的方法和理念并不復雜。Parans 告訴《21CBR》:“廢舊輪胎大都含有極高成分的炭黑,而這些炭黑大有用途。炭黑是鋰電池陽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決定利用廢舊輪胎中的炭黑造鋰電池。”
結果在Parans意料之中,實驗非常成功。整個過程分為預加工、分解轉換、再提取三個過程,即先對輪胎預加工,之后運用高溫分解技術使其分解,然后從橡膠中提取熱解后的炭黑材料,再將其制成鋰電池的陽極。
從廢舊輪胎中提取出來并用作鋰電池陽極的炭黑,成為了該項目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這種炭黑有點類似一般用于制成電池陽極的石墨,但因為炭黑是人工合成的,它的多孔微結構比石墨有更大的表面積,也就意味著這種材料做成的電池比一般石墨具備更高的容量。
除了儲電量相應更高,用炭黑做的鋰電池充電速度更快,使用時穩(wěn)定性更高,電能更不易流失。Parans及其團隊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即使在循環(huán)使用一百次的情況下,用炭黑制作的電池使用性能也基本沒有損失,依然能達到近100%。從整個研究結果來看,用廢舊輪胎制成的鋰電池在性能上高于普通鋰電池45%-71%。而從成本上看,由于原材料是廢舊輪胎,比制造一般的鋰電池更便宜且易得,整個加工分解過程又不需要額外的材料,大大減少了鋰電池制造成本。
減少成本的同時又提升電池性能,這樣的方式自然不會缺少市場。從市場需求來看,汽車、蓄電池、醫(yī)療、軍事等領域都在廣泛使用鋰電池,尤其是汽車行業(yè)。
自從特斯拉引爆電動汽車熱點后,高性能鋰電池就一直供不應求。據(jù)Navigant Research統(tǒng)計,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鋰電池市場將達到57億美元,到2023年,將突破241億美元。而陽極材料是鋰電池的核心,其成本占到整個鋰電池成本的40%以上。陽極材料是區(qū)別鋰電池優(yōu)劣的依據(jù),陽極越好,意味著鋰電池性能越好。利用廢舊輪胎生產(chǎn)成本低廉、產(chǎn)量和性能又高的鋰電池,顯然是一個經(jīng)濟又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