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櫻梅
我在柴靜的《看見》里知道了外國人盧安克,
他在廣西——我的家鄉(xiāng)支教了十多年,可我之前對此一無所知,
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懷著空泛的悲憫與同情。
他教的孩子沒幾個上大學的,
但他哲理般的話讓我動容:“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會有希望?!?/p>
我并不對自己能給彩云邊上的孩子帶去多少知識與勇氣抱有期待,
因為面對他們的苦難我力不從心。
但我希望自己至少能有一點點撼動大山的力氣,
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出發(fā)了。
熱愛夏天
云南的天空如此高遠,山林清秀,一座座村莊偎依著大山,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此行,我準備的一節(jié)語文課是“熱愛夏天”,一節(jié)電影欣賞課是看宮崎駿的電影《龍貓》。在正式上課前,我四改教案,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們懂得熱愛大山,懷著敏感而謙卑的心,尊重森林的主人。山里的孩子如同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簡單純粹,我要教的道理他們早已知道,他們用一個個善意的舉動教會了我們更多。
語文課上,孩子們交上來的作文充滿想象力:“每當中秋節(jié),美麗的秋姑娘就畫個又大又圓的月餅給月亮吃?!薄昂苫ㄏ駝?chuàng)可貼把手指包起來,只要聞到荷花的香味,你就會知道夏天已經(jīng)在我們身邊了?!边€有孩子用熾熱的語言表達對家鄉(xiāng)夏天的熱愛:“大海草山的夏天不太熱,感謝夏天把春天留了下來。”“夏天,我要你留在草山,留下來陪伴我們,和我們一起玩吧!”電影課上,孩子們說:“因為龍貓是大山的神,只有尊敬山神的人才能看見它。”“我們要做個像種地的小凱那樣勇敢的人!”美術課上,他們把山里形態(tài)各異的植物樹葉、花瓣,變成了紙上生意盎然的夏天。平日里,孩子們把從小到大收集的云母石送給我們。他們用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和我們交朋友。隊友對我說:“我們那里的山也那么青,有條大河蜿蜒而過,以前我沒發(fā)覺它的美,心想著,我要讀書,我要逃出這個鬼地方?,F(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它的踏實,空靈,好在不晚?!?/p>
“爸爸為供我讀書死了。”
群山也是一堵天然的屏障,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不那么輕松。
10歲的小玉讀四年級,弟弟小濤讀二年級。一家六口人,無固定收入。爺爺患有前列腺炎,臥床六年,無錢治療。全家靠消瘦而勤勞的媽媽勉強支撐,年邁的奶奶會幫忙打理家中的田地。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最高的山峰上時,小玉和弟弟就起床做早餐。他知道,媽媽天未亮就進城進貨了。吃完并不能填飽肚子的早餐,他們走一兩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他們在沒有免費午餐政策前,基本不吃午餐,太陽高照的中午,他們只是眺望山下村莊中的縷縷炊煙。孩子們平常走的小路寬不過一米,稍不留神,就會摔進一旁的山澗里。云南天氣多變,去時暴曬,回時暴雨的情境并不少見,一到雨雪天,孩子們的安全更加沒有保障。
小玉家的房子“環(huán)堵蕭然,不避風日”,是用石頭堆成的,幾根陳舊的木樁無力地支撐著天花板,千瘡百孔的屋頂用舊報紙糊著,整個屋子陰暗濕晦,仿佛一場暴風雨就會把房子刮倒。屋子里一個櫥柜、一張桌子、一套陳舊破爛的沙發(fā)外,沒有值得一提的,顯得空蕩蕩的。去家訪的支教隊員會說:“你不去這家看看,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家徒四壁?!薄皼]來之前,我都不敢相信中國還有這樣的家庭。”
家訪中,常年臥床的爺爺坦然、鎮(zhèn)靜地談起自己的病情,問到是否會讓孩子繼續(xù)讀書時,爺爺喃喃地說:“只要孩子們愿意讀書,就會讓他們繼續(xù)讀書。但家里面沒有錢??!”說到這里,風燭殘年的老人眼眶濕潤了。小玉幫著媽媽種地干家務,對爺爺奶奶十分孝順,很少讓家里人操心。
小玉的爸爸在2007年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為了治病家里負債累累,一年前,爸爸在打工時意外去世。說到爸爸,小玉哭了,家訪的同學也都哭了。家訪后,大家一起交流,幾個大男生講小玉家的情況,說不出幾句話就哽咽了。我告訴大家:“在一次閱讀課上,小玉舉手發(fā)言造句,他說:‘我非常愛我的爸爸,因為他為了供我讀書死掉了,所以我要好好讀書?!边@樣直白的話,在我們聽來如此沉重。我很遺憾我們沒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小玉一家,以后的路還得他們自己走。對于他們來說,我們只是過客,碰巧停在那里,說幾句慈悲的話。
“但愿她能多認兩個字?!?/p>
村里的家長們認為孩子讀書是件好事,起碼會識字。小梅姑娘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她家里沒有固定收入,家人的健康都有問題。爸爸有肝炎,去昆明的醫(yī)院看過兩次病,花了三四萬元,他的眼珠是淡黃色的,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媽媽貧血,家里窮,一直沒能有效治療。哥哥去年因吃壞東西致直腸腐爛,醫(yī)療費花了8萬余元。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
全家的年收入四五千元,要供養(yǎng)6口人?;究控氀膵寢尨蚶韮H有的4畝地,爺爺和腿腳不太利索的奶奶搭把手。地里主要種洋芋,豐收的年頭可以收獲18噸,但是2012年收成不好,只有七八噸,而且個頭比較小。房子是1985年建的,之后再沒有翻修過,殘破的老房子搖搖欲墜, “家里日子很難過”,但也得撐下去。
談到孩子的學習時,家人眼中都閃出熠熠的光。爸爸擔心小梅的學習讓她轉學到現(xiàn)在這所教學質量相對好,卻離家較遠的小學。每天早晨,小梅伴著雞叫聲起床,自己做早餐,然后上學。此時,媽媽已經(jīng)到菜地里找豬食了。學校4點放學,等小梅沿著曲折的山路走到家已經(jīng)6點了。小梅很懂事,家里大部分家務都是她來做。平日里她沒有零花錢,偶爾得到一塊或五毛,就攢下來買文具和學習用品。爸爸常常向老師詢問小梅的成績,并表示家里會盡全力供孩子讀書,“但愿她能多認兩個字?!币晃患议L告訴我,他這輩子都在山里種洋芋、收洋芋,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一定會供兄弟倆讀書,直到供不起。
遙遠的上學路途
在這個鄉(xiāng)鎮(zhèn),像小玉小梅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根據(jù)家訪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定性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撤并政策使得鄉(xiāng)村教學點萎縮取締,山路曲折,讓上學的路程變得更遙遠。有位小朋友一年級是在本村教學點念的,二年級卻必須到這所小學念書,7歲的他,上學單程需要走大約兩個小時。山里多數(shù)居民沒有能力購買摩托車,也沒有多余勞動力接送孩子上學,迫使孩子不得不步行上學。所幸的是,校方將一到四年級學生的教學時間調(diào)整為11:00~16:00,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上學的負擔。
撤點并校之后的小學大多布局在鄉(xiāng)政府或較大的村委會所在地,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要好于偏遠的自然村,附近村莊的兒童上學能享受極大的便利。副班長小瓊從家到校不到五分鐘,早上有充足的時間吃早飯,餓了的話還可以跑回家吃東西。放學后,小瓊有更多時間學習、休息,這些有利條件幫助她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成績,與老師同學的關系也很融洽。相對的,小梅起早歸晚,還得幫家里做家務,她雖然學習很認真,但成績不太理想。平等的教育權利下的教育資源不平等,在此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上學距離變遠削弱了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學校撤并后,家長與老師幾乎不再可能在學校之外的地方認識,也沒什么“交情”,大大削弱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家訪中,靦腆的家長害羞地告訴我:“我文化水平低,不敢和老師交流,家長會都不敢大口喘氣,除非老師找上門來,不然不主動與老師聯(lián)系?!碑敽⒆拥睦蠋煵辉偈峭宓氖烊耍皇且粋€有知識、地位崇高的老師時,樸實的村民便怯于建立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在家長看來,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掙錢供孩子上學(無一例外,受訪的所有家長都表示他們在孩子教育方面最擔心的是后續(xù)教育所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至于孩子在校表現(xiàn)如何,學習成績好壞,他們無能為力,或者說完全沒有主動過問的意識。這實際上使很多孩子處于一種只能依靠自我調(diào)整,無法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困難的境地。
孩子上學距離變遠后,家長最擔心安全問題。幾乎所有的孩子上學都靠步行,有的孩子上學走的是公路,家長擔心孩子與小伙伴們在路上玩耍,發(fā)生交通意外;有的孩子上學多是山路,山高路陡,路途遙遠,一旦遇到雨雪天氣,漫漫的上學路更是對這些不滿10歲的孩子充滿了挑戰(zhàn)與危險。家長說:“平時也會擔心他,但農(nóng)忙哪有空閑呢?”此外,有的學生偶爾運氣好,能搭上順風車,可能是三輪車、拖拉機或大貨車,這些車安全性都不是很高,又容易超載,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有時,一輛7人座的面包車里能塞進10個大人,5個小孩。如果出現(xiàn)交通意外,無疑是對多個家庭的致命打擊。
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一天就吃兩頓飯,有的甚至不吃早飯就來上學,回家吃晚飯,除了上學,還有兩三個小時是在走路。孩子們的早飯種類很單一,有的不能吃飽,遑論營養(yǎng)均衡?!凹依锏脑绮鸵话愣际乔耙惶焱砩系氖o埢蚴前疽稽c稀飯,小孩經(jīng)常早上都吃不飽就去上學。”編號為2的個案記錄著,“沒來得及在家吃早飯的話,最多會給孩子一塊錢到街上買點糕點填飽肚子?!笔聦嵣?,一塊錢買不到足以飽腹的食物。近年來,國家在農(nóng)村小學推廣營養(yǎng)午餐計劃,學生能夠吃到免費的面包、牛奶和雞蛋(暑期上課不提供免費營養(yǎng)午餐),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他們的營養(yǎng)狀況。但學校海拔高,人手少,營養(yǎng)午餐種類匱乏。陪同家訪的老師說:“我們當然希望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午餐,比如豆?jié){(鄉(xiāng)村學生不是很喝得慣牛奶,但又沒得選,不喝也得喝)、青菜和肉類,但是學校買不到菜,廚房的人手又不夠。往往是學生都吃飽了,再煮老師們的飯,間隔的時間長,中午有課的老師只能餓著肚子上課?!?/p>
此外,學生上學距離變遠后,學校不得不縮短每天的教學時間,老師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同等甚至更多的教學任務,這增加了老師的教學壓力,而且對學生的整體成績會有一定的影響,使得他們升入更高一級的學校時競爭力受影響。
“我么,就留下來。”
畢業(yè)于宣威師范學校的楊校長是當?shù)厝?,教?5年。34歲的他,臉上寫滿滄桑。他的愛人和孩子在市里,一家人常年分居兩地。路程遠,山坡陡,只有在山里頭常年跑的老司機,才敢面對這“九拐十八彎”的天途。因此,楊校長和家人聚少離多,他不能經(jīng)常照顧年邁的雙親。2013年,楊校長有機會調(diào)到市里的學校,思來想去,他放不下這些孩子,留了下來。我們問原因,樸實的校長回答:“我的孩子有她媽媽照顧,我么,就留下來,繼續(xù)和這些孩子在一起?!?/p>
楊校長和老師們非常熱情,專門請他的哥哥(村里的大廚)變著法子給我們做菜,頓頓不重樣。還記得我們第一天就吃到了用洋山芋油炸的豬肉,魚頭豆腐湯,大盤雞,咸香的豆干等;第二天是碎末牛肉,木耳洋蔥炒豬肉,蘿卜干酸豆角炒肉末,嫩豌豆尖打湯,茼蒿菜湯里加了臭豆腐。平日不會有這么豐盛的菜肴,老師和學生基本以洋山芋為主菜,加點肉末。我們很過意不去,但楊校長堅持以這樣的標準招待我們。后來,我們才知道,路上遍地的花田是洋山芋,紅豆可以煮酸菜吃。吃飯時,校長總會站起來給我們盛湯:“嘗嘗會澤的特色菜,別的地方絕對沒有!”早餐的米線是我的最愛,滑滑的米線配上肉末、酸豆角、豆芽絲,淋上一層當?shù)厝俗龅南阌?,讓人胃口大開。我們都知道,把這些菜運上山不容易,所以吃飯時格外珍惜。平時吃飯,我們要是不到齊,校長和老師們就不會開動。
“你們也和我們一樣?!?/p>
這次去支教的同學里也有從山里走出來的,和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歷相似,他們通過努力奮斗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更容易讓這里的孩子接納與效仿。
在“中國夢”的主題講座上,被我們?nèi)蚊鼮椤按豪俳虒W名師”的小葉老師講了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小葉初中成績不好,但是他想要去分高的遵義四中讀高中,他告訴爸爸,如果考不上,他就不讀書了,打工或者在家種田。爸爸支持他靠努力上自己喜歡的學校。為此,小葉發(fā)奮讀書,三個月時間里總成績提高了100分。“當你知道從小到大堅持的夢想不能實現(xiàn)時……”小葉幾次停頓,久久吐不出一個字,“如果自己不能讀書了,那會有多么痛苦,那種感覺,真是生不如死,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p>
生活的艱難磨練意志,也鍛煉能力。領隊上初中時,媽媽生了妹妹,家里窮得叮當響,裝肉的罐子放在高高的房梁上,輕易不讓拿。每次吃飯,媽媽吃肉,其他五口人眼巴巴地看著,眼珠子看著那白肉,瞪得都要掉出來了。爸爸說:“要不,不讀書了吧?”領隊堅定地拒絕:“不!就算只吃白米飯,我也要繼續(xù)念下去,絕對不給家里添負擔?!爆F(xiàn)在,領隊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參加支教,在為勤工儉學的學生提供幫助的公司里擔任副書記,在為經(jīng)濟困難學生提供發(fā)展空間的家園擔任副秘書長。大學里所有的開銷,領隊是靠勤工儉學掙來的,大二起沒向家里要過一分錢,還時不時會寄些錢回去補貼家用。領隊告訴孩子們:“堅持,讓我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有擔當?shù)娜?。我們和你們一樣,要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p>
在云南山區(qū)長大的爍爍為一些孩子不懂得珍惜讀書的不易機會深感痛心,他掏心窩子地告訴孩子們:“你們想當醫(yī)生,想當飛行員,可是,你們沒有遵守紀律的意識,會讓多少病人和乘客受苦?讀書不是靠別人的憐憫,而是靠自己的認真與踏實?!蹦莻€夜晚,連續(xù)兢兢業(yè)業(yè)工作的爍爍積勞成疾,突然昏倒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他背下山。第二天中午,我去看望早晨剛從山下的縣醫(yī)院轉回衛(wèi)生所休息的爍爍,琳琳姐端來用蘑菇燉的濃雞湯,他稱贊說:“喝了這雞湯我一定會很快康復!”
“成為你,我就滿足了。”
隊員小桃是農(nóng)村孩子,小時候自卑寡言,在小學老師的開導下日漸變得開朗。她鼓勵內(nèi)向的孩子說話時看著她的眼睛,這樣會更加大方自信。孩子們對小桃說:“老師,能成為像你這樣的人,我就滿足了?!毙√液荏@訝,因為她并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我做的只是聊天的時候、課堂上、告別的留言里,告訴他們‘我能行,有夢要追。”小桃很滿足于“桃姐姐”能激發(fā)孩子們向上的心態(tài),她更欽佩孩子們面對困難時陽光的笑容。
在“你和我”這堂課上,我被邀請向孩子們說說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在講述從小到大的生活時,講到自己如何學會選擇、學會傾聽,心懷夢想,懂得感恩,那時,我明白了自己是怎樣一步步長大的。我們給孩子們搭起一個看世界的窗口,孵化為夢想奮斗的愿望,也希望他們能明白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有為了夢想不怕吃苦的勇氣。
我知道,有人批評短期支教的效果。出發(fā)前,我曾擔心我們會是一陣風,不僅沒有留下什么,反而擄走太多。事實并非如此。就像我們團隊的名字,“筑夢”,要相信是有東西可以相信的,是可以通過努力奮斗爭取到的,它就是夢想。即使我們付出的努力要加倍,不知結果,但付出的過程就是一種收獲。在作文里有孩子寫:“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成為像小梅老師、小雪老師那樣的人,考到復旦大學,做一名記者?!蔽蚁?,我們不需要把他們拉扯成一棵參天大樹,但能埋下一顆希望之種,也就夠了。
我終于有了一點撼動大山的力氣,他們和我們,都同樣走在“逐夢”的路上。
責任編輯:張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