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超等
最近在門診經(jīng)常碰見一些因為手背上或臉上長“瘊子”而來就診的患者,其中有一個患者還沒等著我去問他“瘊子”的發(fā)展史,就迫不及待地對我講:開始手背上長了一個米粒大小的小硬包,表面很粗糙,后來慢慢長大至綠豆大小,看到手背上長了個多余的東西,即便它不癢,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想去撓撓它,沒想到越撓越多,又在旁邊多出來好幾個,很是擔心。另一個患者是長在臉上,也是因為搔抓后長的滿臉都是。
聽他們說完,我對他們講,其實長一個“瘊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手撓它后所帶來的隱患,不應該隨便去撓它們的。這兩個患者長在手背上或者臉上的“瘊子”為疣,疣為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不同亞型的病毒引起不同類型的疣:尋常疣一般發(fā)生于手指、手背及足緣等,為表面粗糙的黃褐色疹子;扁平疣常發(fā)生于面部、手背及前臂,以面部多見,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另外還有一種分布于足底的尋常疣——跖疣,與受壓及外傷有關。
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潛伏在人體內的病毒就會變得活躍起來,進而引起受損皮膚異常增殖,導致疣的發(fā)生。病毒感染是有傳染性的,用手去撓或者其他外傷因素均會造成皮膚表皮結構的破壞,易致病毒擴散侵犯新的部位形成新的病灶,常見有些人前臂上出現(xiàn)一串“糖葫蘆”似的疹子,就是上述原因所致。某些人感染此病毒還有造成皮膚腫瘤或婦科腫瘤的危險,所以,當我們發(fā)現(xiàn)身上某個部位長“瘊子”時,不可忽視,更不要輕易去撓它,要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診斷明確后應積極配合治療。
隨著醫(yī)學的進步,治療疣的方法越來越多,比如,外用藥水或藥膏涂抹,肌注或口服免疫調節(jié)劑或抗病毒藥物,激光或手術、冷凍,等等。當然每個人的體質、發(fā)病情況等都不一樣,故治療方案會因人而異。
患者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病毒感染有復發(fā)的可能性,患者一定要接受足療程的治療,徹底治愈,進而達到后患無憂的目的。有一種方法可以防止或減少疣的復發(fā):按正規(guī)方法和療程治療后,將香蕉的內皮敷在患處,一天3次,一次30分鐘,敷一段時間后,可能一些患者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