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木
“導學案”的重點在“導”,指導學生如何去學. 以學為本,教學互促,提高效率. 以“學案導學”為主線,以“預習形成”“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檢測反饋”四階段為模塊,遞進實施四維教學目標.
一、數(shù)學導學案的編寫
編寫過程一般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個人初備,形成個案. 突出抓“八點”(教學重點、難點、弱點、疑點、考點、易錯點、易混點和盲點). 要盡力提出自己有獨到的設計方案和有疑問的地方,以便會診,排除困難.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集體研討,形成初案. 首先由主備人將個人設計的個案以說課的形式進行交流,備課組其他成員在認真聽講、及時記錄的基礎上,分別陳述各自的個案,進行比較,把對教材的處理、目標的制定、教法的選用、學法的指導、過程的設計等調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 第三環(huán)節(jié)是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主備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對形成的初案進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完成對定案的編制. 第四環(huán)節(jié)是教后反思,形成補案. 授課后再進行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同時對教學設計進一步修訂完善,形成補案,促進今后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二、學案的實施以“學案導學”為主線
1. 預習形成
預習是順利實施“一案四段”課堂模式的前提和基礎,必須予以重視. 預習時,學生在學案的引導下帶著問題閱讀課本,自己學不懂的問題,帶到課上由老師和同學一起幫助解決. 學生只有預習好,才能在合作探究中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應該說明的是:預習形成這一模塊,所用時間的長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自學學習能力恰當?shù)匕才藕茫瑢τ诒容^簡單的內容,只需要課下預習即可,對于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內容,僅僅靠學生在課下預習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一般在課下預習的基礎上再在課上進行分組學習,學習完再交流討論.
2. 合作探究
預習形成后,各學習小組根據(jù)分配的學習任務以及自己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先進行組內的討論和交流,形成小組內最佳的學習方案. 教師要適當?shù)赜枰灾笇?,要面向全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學習活動. 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探究學習時以小組為單位,以學生為主角,小組成員圍繞一個中心問題輪流發(fā)言. 探究不到位的,其他學生補充,補充不到位的老師進行點撥. 不同組的同學可以相互提出疑問并請求解答,解答不了的在全班展開討論,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這樣黑板上展示的內容既有知識點,又有學生的能力點,還有學生自己新發(fā)現(xiàn)的疑難點.
3. 成果展示
學生在展示他們探究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認真觀察、嚴密組織、擴大參與、合理調控、及時點撥、確保實效. 對于只有部分學生理解掌握的內容,可采用現(xiàn)在很多科目比較常用的“兵教兵”的方法,即在組內讓優(yōu)等生幫忙點撥學困生,或讓優(yōu)等生在班內講解,如果學生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教師點撥、引導、升華,若是學生講錯了,教師要及時介入進行糾正.
在成果展示的時候,應該盡可能讓學生走上講臺,用自己的語言來“脫本”講述,不能直接“讀”課本或參考資料. 展示任務的分配要放在預習形成后分配. 如果一開始就分任務,學生就有可能只關注自己的“任務”,而對其他學習內容“視而不見”,不能全面地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
4. 檢測反饋
檢測反饋一般有“當堂檢測”和“課后檢測”兩種形式. “當堂檢測”在課堂就要讓學生完成,看看大家掌握得怎樣,這種檢測方法是最見效的. “課后檢測”就是課后進一步讓學生加深所掌握的知識. 簡而言之,其檢測反饋的主要任務是對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 對于未能達到目標要求的,通過教師輔導或小組內幫助,力求人人過關,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
三、教學模式的感悟和自我反思
我校實施的“一案四段”教學模式的課堂,既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yōu)化發(fā)展”的一種學習理念,也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是對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能夠較大限度地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上動起來,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老師們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可喜的變化.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對這種教學模式感覺還有一定的困惑或不足.
1. 起步難
在教改的開始階段,老師必須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想方設法讓學生盡快掌握在四個模塊中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點做起來比較持久,比較辛苦,也比較難.
2. 組織難
每個班總有少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主要表現(xiàn)在預習形成階段沒有很用心去預習,抄襲其他同學的學案. 導致預習效果大打折扣. 在小組交流過程中,由于學習習慣、基礎、興趣和自控力等方面的因素,有時會出現(xiàn)學生偷懶、搗亂、說閑話的情況.
3. 監(jiān)控難
在成果展示課上,教師不能夠準確控制學生展示成果的進度和內容,有時會出現(xiàn)偏離教學重點、導致教學內容不能按時完成的情況. 學生在展示過程中講的不對或不到位的地方,老師在何時、以什么方式點撥,不好把握.
4. 放手難
在課堂上完全放手,在目前的教學課堂上很多老師都做不到. 學生還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當學生有說得不準確或不到位的地方,老師總是想取而代之,一講為快,在教學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又當起了權威,把持和控制了課堂的說話權. 運用“四段式導學案”教學,學生負擔輕了,課堂實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了,初步的成效也取得了. 但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和提高. 只有我們大膽嘗試,不斷探究,搞活課堂,才能構建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數(shù)學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