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子文 苑子豪
我們并不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孩子,在高中剛?cè)胄5臅r候,我們排在了年級的一百多名,要知道那和清華北大可是差得特別遠。那時候我記得和年級主任聊天,問這樣的成績上一本可以嗎?主任回答,應(yīng)該沒問題;上南開大學有戲嗎?主任笑了:努力就有戲。
子文:
因為你,讓我重拾久違的自信
高二時,我進入了學習的瓶頸期,我深知,以當時的成績是肯定考不進北大的。而那個時候我又總是很在意他人的眼光,連續(xù)幾次考試都徘徊在年級10名之外,這讓我開始胡思亂想,有時候覺得老師的關(guān)注重點都從我身上轉(zhuǎn)移走了,有時候又覺得大家一定暗暗認定我從此就只能如此了,更有時候連自己都想自暴自棄。
更讓我郁悶的是,弟弟小豪的勢頭一直很好,八次考試總排名第一,在高三之前就獲得了我校去北大夏令營的唯一名額。去夏令營之前,他還賤兮兮地留給我一封信,名字叫《想想為什么去的不是你》。
我看完信被氣得要死,恨不得把這小子從北大拉回來暴打一頓來“報答”他。直到現(xiàn)在,我們倆仍然樂此不疲地以此相互調(diào)侃,比如每次有女生送禮物給我,我都會故意打趣小豪:“想想為什么送的不是你?”或者我的微博粉絲增加得很快,我就對他說:“想想為什么漲的不是你?”
我們兩個人的成功其實都有各自的一半功勞,缺少哪一個都不行。困的時候兩個人就輪流休息,像站崗似的。這樣一個人休息的時候另一個人在讀書,等時間到了,再換回來,這樣的方式是一種合作,保證兩個人不會因為困而都一頭栽倒昏睡過去。在學習的時候也是這樣,互相監(jiān)督,走神的時候互相提醒,氣餒的時候互相鼓勵。高考前我發(fā)燒了,大概38℃,但是總復(fù)習階段每一節(jié)課都非常重要,我舍不得放棄,堅持著要起床。這時弟弟一下把我按在床上,喊媽媽看著我,并囑咐我你就放心睡覺吧,我把重點記下來講給你聽。弟弟回家來,儼然一個嚴師,認認真真地給我講每節(jié)課的重點,我第一次感覺到兩個人的力量。
在高三北大自主招生的時候,弟弟明明每天都在準備考試內(nèi)容,卻在考最后一場的時候因為手表和鈴聲沒有核對準確而沒有涂答題卡,整個答題卡有60多個空,鈴聲響起的時候一個都沒涂。最后幾乎是白卷交上去的,因此他連北大自主招生的初試都沒有過,更別提加分了。這件事情讓我也抑郁了很久,但我并沒有放棄他,我不覺得這是天意或是什么,我倒覺得,如果是天意的話,一定是老天讓他學會堅強,在得到前要經(jīng)得起打擊和寂寞。
我們還算是比較刻苦勤奮的,學習時間長,學習效率高,學習方法對,學習態(tài)度正,這都是高考的制勝法寶。我們是有毅力的人,那時候完不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wù)就要熬夜,喝咖啡不行就吃咖啡粉,再不行就去洗臉,再不行就舉啞鈴,什么時候胳膊酸得不行了,痛到蘇醒了,就繼續(xù)學習。
最后,我們帶著全校第一和第三的好成績考入了北大。
其實“人”這個字就很神奇,兩筆,需要互相支撐。人這一生,沒有誰的路是靠自己一個人走完的,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一個人支撐我們走下去。在我們身邊,一定存在和我們氣場氣質(zhì)相似的人,當你身邊圍上這樣一群人的時候,你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個人的力量,你的磁場將是一群人的氣質(zhì)總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子豪:
有你在,陪我找回失去的榮耀
高一高二的時候,我的心態(tài)相對輕松,上課的時候還總和老師斗嘴,常常跟年輕的生物老師你來我往一句又一句,逗得全班同學哈哈大笑。她在前面講“爺爺”,我在底下貧嘴答應(yīng);我學她說話,她又氣又笑;有時候我貧得過分了,她一喊我名字,我便推搡哥哥說:“叫你呢,老師叫你呢?!备瑢W們打打鬧鬧,開起玩笑來嘴不把門分寸全無,為此我還贏得了一個人見人愛、人愛人怕的綽號——小討厭。
可是一到高三,這些日子就都一去不復(fù)返了。
我的高三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也和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吃飯很快,狼吞虎咽;每晚睡眠不足,還時不時有噩夢相伴;時刻都覺得疲乏,以致常常打開窗戶邊吹冷風邊看書;看到鏡子里狼狽不堪的自己,竟覺得十分陌生。
我也曾一度懷疑,這還是我嗎?
自主招生失利后,我的情緒更加低落,成績一度墮入谷底,最要命的是無論我多努力,成績都毫無起色。
那些日子過得很辛苦,我就像瘋了一樣,和哥哥吵架,大動干戈,跟朋友冷戰(zhàn),亂發(fā)脾氣。但其實我發(fā)脾氣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到最后我連脾氣都不發(fā)了。
頹廢過后,我收拾好自己的壞情緒,繼續(xù)奔赴高考的最后一段征程。那時候哥哥已經(jīng)拿到了20分的高考加分,再加上狀態(tài)和成績一直都還不錯,因此有很多的精力來照顧和鼓勵我。我一直覺得我和哥哥就是最佳拍檔,在我成績好的時候他不好,我有心情和精力來幫助他,在我成績飛速倒退而他勝券在握的時候,他又可以反過來幫助我。
的確,高三很苦,我們連吃飯、洗澡的時間都要精打細算,我們不能看電視,不能玩電腦,甚至連與朋友閑聊、逛街、聚會的時間都少之又少。每天早上要忍著困乏硬撐著起床,去學校一坐便是一上午,中午做短暫的休息,然后又是一個漫長的下午,晚上也還要學習到深夜,方能休息。
我們的桌子上堆疊了很多的書,很多的筆記本,很多的卷子,這一切仿佛總也沒個盡頭。我們的草稿紙上布滿了密密匝匝的數(shù)字,手掌心上寫滿了要買的習題冊的名字,桌子上貼滿了各式各樣鼓勵的話??荚嚽皶o張得睡不著覺,身體勞累不堪,考試后又會為不盡如人意的成績懊惱苦悶,甚至躲在被子里失聲痛哭。
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我們都不是天生幸運的那一類人,所以我們更需要努力,用實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高考從不相信運氣,只青睞實力。為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馬不停蹄。
我想,每一位英雄都必定要經(jīng)歷一段孤獨的時光,也正是在這段獨自承受的日子里,英雄淬煉了意志,磨礪了韌性。幸好,我還有哥哥的陪伴。那一段高三路,我們走得很艱苦,也許,正是我們的一路相互扶持,支撐著我們一直走下來。
現(xiàn)在,我們在北大過得很好。大學里哥哥和我的寢室距離不遠,由于我在四樓,哥哥在二樓,所以總是我找哥哥,平時吃飯上課都不在一起,到了大學各自都比較獨立了。哥哥就讀的專業(yè)是社會學系,我在國際關(guān)系學院。很多人說這兩個專業(yè)比較冷門,但真正進入了這個專業(yè),我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的。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不要管別人怎么看,怎么說,我們自己選擇的事情,一往無前去做就好了。
多么希望這樣嬉笑怒罵、兩小無猜的日子永遠持續(xù)下去,我們既然被彼此選擇,就注定要血濃于水。擁有彼此的二分之一,也因彼此而變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