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娟
【摘要】學困生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在心理上表現出一些明顯的特點,深入地研究他們的心理特征有助于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他們走出學習生活的困境。對生理偏向性學困生和心理偏向性學困生采取不同的策略,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教育效能,使學困生身心健康地成長,有效杜絕問題隱患。
【關鍵詞】學困生;心理特征;生理偏向性;心理偏向性;針對性策略;心理療法
關于學習困難學生(簡稱學困生)的界定,指的就是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圍內但學習效率低下,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的教學大綱要求的學生。這一含義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成績長期而穩(wěn)定地達不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水平,是學習困難學生顯著而主要的標志。
2、學習困難學生身心的生長發(fā)育處于正常范圍之內。
3、學困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①
一些調查指出,有學習障礙的兒童通常有這樣一些問題,如注意力缺損、活動過度、問題行為、違法犯罪、憂郁、焦慮、控制點不適宜、自我概念較差、自我評價較低、社會技能缺損、人際關系不良等到等。②
有行為問題或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也大都表現出一定的學習障礙,特別是閱讀障礙的問題。凱茲(Keiltz,1979)曾指出,在少年犯罪中32﹪有學習障礙。盡管一些研究結果都推論學習障礙可能導致少年犯罪,在學校里的失敗和挫折會引發(fā)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并擴大到校內外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有學習障礙的兒童往往很沖動,缺乏良好的判斷力和自我控制能力。③
排除器質病理因素導致的學習困難,則學困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在感知覺方面,知覺速度緩慢;知覺容量?。桓兄X缺少積極性,知覺不夠分化,聯系少;觀察力差;缺乏良好的觀察品質;在記憶方面,邏輯型記憶發(fā)展較差,非邏輯型記憶較顯著;具體形象記憶作用較突出,抽象邏輯記憶發(fā)展較差;情緒記憶比較突出,常有亢進表現,差生常因情緒焦慮、激動而產生深刻的情緒記憶。在思維方面,確定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低;思維能力差,包括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差;思維品質不良,思維缺乏獨立性、深刻性、敏捷性;缺少學習策略;在注意方面,活動過多,難以安靜;注意短暫,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沖動任性、不顧后果;在情緒方面,學困生一般抱負、志向水平低,有的即使有抱負和志向,但也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而不是行動上;求知欲水平明顯低于優(yōu)等生與中等生,而焦慮水平卻與此相反,明顯偏高;學習志向水平低;學習興趣淡??;自我有效能感差等。④
有一些學習困難學生主要是因自身的認知能力(也稱智力)造成的,他們的智力水平雖然在正常范圍內,但確實存在一些認知障礙,這屬于生理偏向性的學困生。還有的學困生雖然在認知能力上與優(yōu)等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學習以外的其他活動中表現出與優(yōu)等生或中等生接近的水平,甚至有所超越。他們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對學習缺乏動機和興趣,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沒有克服的勇氣和意志力,或因其他一些因素導致對學習產生厭倦甚至排斥的情緒,這一類型的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更側重于心理因素,我們可以稱之為心理偏向性學困生。這類學困生與問題學生的差別在于他們與其他優(yōu)等生中等生存在的差距是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方面的,而問題學生是行為品德方面出現較大偏差的一類學生,兩者之間可能會存在交叉重合的情況,但并不對等。
學困生面臨的困境就當下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因為自身學習困難而感覺痛苦,害怕考試,害怕因成績差而被老師責罰,被家長訓斥,時常處于一種緊張或恐懼狀態(tài)中,進而心理出現障礙,產生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
二、因學習能力差,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和測驗時表現出的遲鈍而遭到同學的嘲笑甚至被邊沿化,導致人際交往障礙,長期發(fā)展可能形成反社會、反人類人格。
三、學困生的表現與家長期望值之間的巨大落差而導致整個家庭都陷入一種焦慮情緒之中。
這些學困生如沒有得到有效的幫助,那么他們不僅很可能難以習得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因心理上長期的壓抑出現明顯的社會適應不良,嚴重者可能發(fā)展成社會問題的制造者。
認識到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后,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使其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學習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首先,對于生理偏向性學困生,除了教師給予愛心與耐心外,可以采取以下具體的措施:
一、從培養(yǎng)學困生的觀察力入手,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如前所述,學困生的知覺的速度、容量各項水平都很低,感知覺的統(tǒng)合性不強,觀察的品質、能力明顯偏低。相對于其他心理過程,對實物的觀察感知是最為基礎的,也是最易為學困生所接受的。讓他們初步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學困生的認知水平。
二、個別輔導有助于提高學困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針對學困生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可以降低認知能力對學業(yè)成就的影響力度。根據國外的一項調查研究發(fā)現,一般認知能力與教學方法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上表現出明顯的交互作用:低能力的學生在個別指導的教學方法下學得更好,而高能力的學生在集體教學方法下學得更好。
三、通過進行學習策略的訓練,也可以減少認知能力對學困生學習的影響程度。關于學習策略,有學者將它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監(jiān)控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三大類,而每大類中又有很詳細的分類。對兒童階段的學困生來說,最具實操性的是以下幾種策略:一是及時復習。根據艾濱浩斯遺忘曲線,遺忘速度開始時快,學習后10分鐘比5-10天后復習1小時的效果好得多。對學困生來說,及時復習更是十分的必要。二是運用形象聯想法、諧音聯想法等人為聯想策略。把一些難記難懂的內容,通過編故事、編兒歌等方式來學習,使學困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三是學習將所學知識內容進行分類和列提綱的組織策略。⑤
四、找到一個切入點,幫助學困生重塑自信心。
學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對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教育或麻木不仁,或消極應付,自甘落后。對這樣的兒童,當務之急就是要先打破他們這種習慣定式,學困生本身認知能力水平低,在學習知識和技能方面他們難以在短時間內立竿見影,那么就可以在其他一些非學習型活動中找到他們的強項并加以肯定強化以幫助其重建自信。有了自尊和自信,有了自我認同感和集體認同感,對他們的教育才有可能取得效果。
五、多關注學困生的心理健康。
對學困生的評價,絕對不能只以學業(yè)成績作依據,而應該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發(fā)展趨勢。因為對認知能力低的學困生來說,在短時期內很難達到優(yōu)等生那樣的學業(yè)水平。如果用評價優(yōu)等生的標誰去評價他們,本身就是對他們的不公平。挖掘出他們的潛能,讓他們做他們有能力做到的事,懂得自尊自愛,擁有健康的心理,在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上不斷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這就是優(yōu)秀。大量調查發(fā)現,大部分的學困生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些有心理問題或障礙的孩子在兒童和少年時期得不到有效地幫助和校正的話,就會得不到正常的發(fā)展甚至走上歧途,。因此,幫助學困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價值,接受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比一味地逼迫他們在由分數織成的羅網中苦苦掙扎更有意義。
對于心理偏向性的學困生而言,因為個性偏向性、家庭、學?;蛏鐣h(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占主要因素,認知能力偏低占次要因素造成的學困生,如果不能先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那么任何其他措施都可能會事倍功半。
一、家庭教育導致學習動機缺失的學困生要先從家長入手,與其家長作深入地溝通,說服家長重視孩子存在的問題,配合老師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目標,再采取一些幫扶措施。
二、家庭變故導致學習困難程度加重的孩子要用賞識和愛為他療傷。有一些孩子,本來在學習上就存在一些困難,因家庭矛盾、父母離異等問題使孩子內心受到傷害,心理上存大很大障礙,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兒童,這種影響會更大。對這樣的學困生,也要盡可能加強與其家長溝通,為孩子盡可能爭取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作為教師,要給這樣的孩子多一些關愛和心理輔導,要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引導他們將注意力轉移到有意義的事上來,盡早從家庭變故的陰影中解脫出來。當老師用真誠換來孩子的信任后,孩子會從內心接受老師,這時老師無論是在思想品德還是文化知識方面對孩子進行教育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其他因情緒、情感干擾導致的學習困難可以運用心理療法加以校正。學習困難學生在學習過程和考試情境下,焦慮水平明顯高于學習優(yōu)、中等生,其中考試焦慮水平比學習焦慮水平更高,差異更大。認知療法是緩解焦慮和減輕抑郁的最常用也是最效的心理療法。⑥ 這種方法可以引導學習困難學生正確歸因,激起他們?yōu)楦淖冏陨頎顩r而努力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面對成功和失敗時分別有正確的方式去歸因:在失敗時,使他們更多地做努力不夠和方法不當等歸因;在成功時,使他們樹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從而改變消極的情緒體驗。此外,放松療法和系統(tǒng)脫敏法對于治療學習中的情緒不良和情感障礙也相當有效。⑦
一些教育專著對學困生的分類和教育對策都有了非常詳盡地論述,但作為一名工作在小學教育一線的教師,更著眼于學困生的實際生存環(huán)境和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如何在力量所及的范圍內,既讓大部分的優(yōu)、中等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又要讓這些學困生徹底脫困,真正達到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目標,是值得每一個教師不斷深入探究并付諸實踐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學困生心理特征與教育/李獻林 張淑清著?!本喝嗣癯霭嫔纾?008.7,16-17.
[2]發(fā)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79.
[3]發(fā)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本喝嗣窠逃霭嫔?,1995,281-282.
[4]學困生心理特征與教育/李獻林 張淑清著?!本喝嗣癯霭嫔?,2008.7
[5]學習困難兒童的發(fā)展與教育/趙微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4,206-208
[6]學習不良兒童的心理健康特點及其學習心理輔導〔J〕/李建芳著。2007,12:156-157。
[7]學習困難兒童的發(fā)展與教育/趙微編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4,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