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玉
【摘要】本文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課堂環(huán)境、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三方面討論了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00-02
引言
英語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課堂教學應該有各種樣式、各種方法,但關鍵是要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變苦學為樂學。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認識。
一、構建有效教學的課堂環(huán)境
1.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首先,教師要理解學生。要理解學生在知識背景、需要、能力水平之間存在的差異;允許、尊重并欣賞不同的價值觀念;要善于進行換位思考,通過移情和關愛,真正地理解學生,切忌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其次,教師要尊重、信任并關愛學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尊嚴與個性,尊重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個性特點、認知風格等。最后,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對話交流。課堂教學中要主動與學生交流,尤其要同后進生、不善表達的學生交流,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大膽回答問題,參與教學。應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學會運用交流,傳遞對學生的好感、關注、疼愛、鼓勵及欣賞,激發(fā)學生投入到教學中來。
2.創(chuàng)建合作的課堂環(huán)境
首先,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向學生說明參與課堂教學及教學過程中與教師、同學合作的重要性,使他們產(chǎn)生合作的意愿與動機,能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做出貢獻。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要給予學生發(fā)表意見、表達觀點、顯露才華、貢獻思想的機會,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再者,教師要及時地認可、強化學生合作的貢獻。對于學生與教師以及同學合作而對教學做出的貢獻,教師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給予認可、鼓勵,以強化學生的合作行為。及時的認可與鼓勵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體驗,強化學生合作的動機,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合作行為。
二、教學過程設計要合理
教學目標清晰、教學內(nèi)容充實、合理是有效完成教學的前提,但如果教學過程沒有層次、邏輯混亂,教學目標也不能實現(xiàn)。
1.注意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情景
所謂英語學習情景,主要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使學生能夠“深入”其中,產(chǎn)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最終達到理解和掌握相關英語知識的目的。特別是新課的導入,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穎、獨特的導入能夠一下帶入教學情景中去。比如在高中二年級下Unit 17 Disabilities一課的Warming Up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If you were blind, what difficulties wouldyou meet in public places? How would you overcome it?(如果你是一個盲人,在公共場所你會遭遇什么樣的困難?你如何克服?)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情景。該情景首先喚起同學們回憶各樣的公共場所的英文表達、遭遇不同的困難的表達、以及在具體的語境中如何用恰當?shù)恼Z氣、時態(tài)表達出來。這樣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很快就在具體的情景中得到了解決。當然還不能忽視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以及學習結束時結語的精心的設計,小結要能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把學生帶入另一個更高級的學習情景中去。
2.注意培養(yǎng)和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及合作學習意識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學生己經(jīng)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的接受者,學生的知識應該更多地通過自己的參與、體驗來獲得;同時,還應當使學生在這種參與和體驗的學習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一種合作的意識和行為習慣。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及合作意識,教師首先應當相信學生,對他們懷有較高的期待。比如,有的教師在這方面所做的嘗試就很不錯。在高三的復習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主動探究,該教師把學生在課堂上分成四人學習互助小組,四個人輪流作組長,每一單元的復習要點都要求四人共同查找,最后由組長做匯總分類和自我延伸,班級所有小組長輪流講解重要的語言知識,并設置恰當?shù)呐涮拙毩?,有不同意見的小組長可以補充說明。最后,教師做點評和總結、拔高。這樣學習由課堂延伸到了課下,同學們個體之間以及小組之間的合作得到了加強,通過自己分析、討論而得到的知識,學生記憶得更加牢固。
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專門內(nèi)容的學習活動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總和:它包括教師教法、學生的學法、教與學方法。在此我們強調(diào)的是教師在教學中要研究教法,在教學中滲透學法,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1.情景式教學法
實施情境教學法,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nèi)容,充分利用形象,生動的場境,使抽象的語言形式變成生動、其體的可視語言,創(chuàng)設盡可能多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感受英語(feel English)、說英語(speak English)、用英語進行思維(think in English)、用英語的方式主導行為(behave in English)。
2.講授引導式教學法
首先,講授語言的準確性。語言的準確性包括語音準確、用詞適當、語流連貫、語速適中等四方面內(nèi)容。教師的英語發(fā)音要準確,漢語解釋要使用普通話,為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教學內(nèi)容,教師應選擇最準確的詞匯,防止使用籠統(tǒng)和容易引起歧義的詞匯。采用的語言結構要盡量和學生剛學過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避免使用課堂套語,要力圖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性的綜合運用語言。第二,講清內(nèi)容的相關性。揭示新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己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的相關之處,使它們關聯(lián)起來,并將新授內(nèi)容置于學生的知識結構中,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改變原有知識結構,或者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第三,板書呈現(xiàn)的條理性。在黑板上采用標題、小標題、畫關聯(lián)圖、列關聯(lián)表、概要、斜體、著重號等使內(nèi)容組織條理化,使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
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如何構建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性的幾點粗略的看法,由于篇幅有限,還有許多方面沒討論到,如:有效的課堂管理、有效的教學評價等。在今后工作中筆者針對課堂有效性這個課題將繼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1]孫傳遠.如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J].教育科學論壇,2006, (6)
[2]劉廣富.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參考,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