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建
[摘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輔助小學數學課堂,使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發(fā)生重要轉變。信息技術的投入運用,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并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字]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程優(yōu)化
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充分開發(fā)可利用資源并為師生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內進行教學,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對于未來學校課程發(fā)展和課程改革有著重要作用。下面筆者就怎樣利用信息技術搞好數學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如果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不注重使用一些方法策略,把抽象的概念進行具體地轉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而如果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興趣而完全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那么就會使數學教學失去生活化的本質。數學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結構,使教師更加合理的安排課堂教學實踐,并能夠優(yōu)化教學方式,使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有效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
對于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其知識相對抽象,概念及思維方式需要學生自己經歷。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學生構建一個數學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親自經歷學習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例如,講解圖形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動畫課件,在上課時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圖形的形成過程,這樣就是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形象,學生也更加容易理解。再如,教師在給學生教授圓柱體的概念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演示圓柱體的形成過程:先由上至下畫出一條豎直的直線,之后再以這條直線為一邊畫出一個長方形,將長方形圍著直線旋轉一周,最終形成一個圓柱體。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形的變化,注意長方形是如何通過旋轉得到一個圓柱體的。通過這種演示方式,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理解接受圓柱體的概念。
同時,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有效豐富教學內容,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能夠全面向學生展示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不僅可以是文字形式的,還能夠是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靈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使學生學習更加積極、有趣。
如上圖,在向學生進行“找規(guī)律”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制作一個簡短的圖片,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將教學資源展示出來,利用動畫中色彩鮮艷、生動可愛的物體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就能夠減少學生走神的現(xiàn)象,使學生將注意力都集中在觀察和思考中去。此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在圖片中看到了什么?”在得到學生的回答之后再次提問:“這些物體是不是胡亂放置的?”學生回答不是。教師就可以一步一步逐漸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物體擺放的規(guī)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再如,教“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時,利用flah動畫做出一個等地登高的圓柱、圓錐形的容器。通過用圓錐容器想圓柱形容器里面注水的動畫展示,來引導學生探究二者的體積關系。
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學習自主性,對課堂結構和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使數學思想和學習方式充分滲透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思維方式和綜合素養(yǎng)?,F(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小學數學課堂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光生,何克抗.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策略[J].開放教育研究.2011.15(2)
[2]沈宏松.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行動研究之—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