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思想道德方面總是出現(xiàn)一些問題。
【關鍵詞】制度環(huán)境
【課題項目】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DX[2013]GHB134。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7-0086-02 未成年人一般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但是在某些國家(例如日本)的定義上是指未滿二十周歲的公民。中國人大常委會于1991年9月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p>
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思想道德方面總是出現(xiàn)一些問題,原因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度
主要是監(jiān)護制度,監(jiān)護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必須以完善的未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作為基礎,而我國現(xiàn)行的未成年人監(jiān)護制度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沒有區(qū)分親權和監(jiān)護權,并導致親權人之外的監(jiān)護人所行使的監(jiān)護權性質不明確。
我國目前關于未成年人監(jiān)護的法律制度主要有《民法通則》、《婚姻法》、《收養(yǎng)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母嬰保健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一系列基本法律規(guī)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和各有關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地方性法律規(guī)范。其中,《民法通則》是基本的規(guī)范依據,《婚姻法》中關于監(jiān)護的規(guī)定實際上是親權的內容,在這兩個基本的法律之中,沒有區(qū)分親權與監(jiān)護,由此造成監(jiān)護人的主體資格、權利義務等重要法律關系的混亂。
(二)現(xiàn)有法律規(guī)范存在諸多空白領域,致使未成人監(jiān)護權的行使缺少必要的行為規(guī)范,造成了有效實施監(jiān)護權必須具備的法律規(guī)范缺失。
二、環(huán)境
影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環(huán)境原因分為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
(一)家庭:
俗話說得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庇纱丝梢?,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覺,一說起教育,總以為這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其實,教育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交活動。廣泛的說,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體力的活動,不論是有組織的還是無組織的,系統(tǒng)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為社會最小的細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滅的作用。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即由家庭里的長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對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
(二)學校:
1.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是造成部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下降的原因之一。
學生思想素質在下降,我們的高中把責任推給初中,初中把責任推給小學,小學推給幼兒園,幼兒園推給家長,固然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作為學校,每個教育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培養(yǎng)也至關重要,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忽視對學生的正面的培養(yǎng)。然而,絕大多數學校追求學生分數、升學率、考重點的人數的最大化,學校評價教師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優(yōu)生尖子生的多少、考取重點的數量多少,對于一般和較差的學生就無所謂,以至于不管不問。因此,初中、高中幾乎全部都分了快慢班,當然這是非公開化的。這種精英式的教育體制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可以說這樣的體制,是造成現(xiàn)在一部分學生道德素質下降的主要原因。
2.教師思想德道素質水平和敬業(yè)精神直接影響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據調查,學生喜歡工作認真負責、思想進步、作風正派、以身作則,品德高尚、知識淵博、經驗豐富、教學得法、課教得好、平易近人,態(tài)度和藹、能和學生打成一片、一視同仁的教師。最不喜歡不一視同仁、帶偏見看人、重視學習成績輕各種活動的教師,這里就要強調班主任在班級活動中的巨大作用。然而,班主任這個崗位(姑且稱它為崗位)卻是許多教師不愿意下功夫研究、也不太愿意做的一個崗位,一般教師寧可在學科教學中多鉆研、多努力,也不愿意在班主任工作上多下功夫。
(三)社會:
1.對低俗文化缺乏嚴格的管理
對低俗文化缺乏嚴格的管理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原因也是直接誘因。“近年來,社會上宣揚腐朽文化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黃色淫穢書刊、音像制品肆意泛濫,暴力、恐怖、色情影視鏡頭比比皆是?!睂Φ退孜幕狈栏窆芾碇饕斐闪宋闯赡耆说男苑缸锖捅┝Ψ缸?。
2.腐朽思想的侵入
我國進行改革開放,社會迅速發(fā)展,同時西方的腐朽思想也一同侵入,再加上中國古代封建落后的腐朽思想的傳承,未成年人被腐朽思想侵蝕。腐朽思想在未成年人中的表現(xiàn)就是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人生苦短、享樂及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未成年人喜歡賭博、早戀、互相攀比、腐敗等,于是未成年人學會了揮霍金錢。
3.對大量輟學、待業(yè)在家的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教育與管理
對大量輟學、待業(yè)在家的青少年缺乏必要的教育與管理,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我國目前實行義務教育,但是很多貧困地方還達不到義務教育的標準,很多未成年人輟學、待業(yè)。這些人文化低、年齡小,適合他們的做的工作很少,他們經常三五成群的無所事事,加上社會疏忽了對他們的管理,這部分人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據《南方周末》調查報道,我國目前大量的輟學、待業(yè)在家的青少年已經成為繼下崗職工后的第二大失業(yè)群體。這些無所事事的青少年,父母白天上班管不到,街道、村居委會又無專人對他們進行管理。在此情況下,有些未成年人行動自由散漫,天天東游西蕩,一遇可乘之機,極易走上犯罪道路。
4.社會對未成年人缺少有效的保護、引導和管理
我國雖然針對未成年人立了不少法律,也加入了國際公約,但是社會對未成年人還缺少有效的保護、引導和管理。比如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問題,“這些農民工子女易受家庭、社會不良行為感染的幾率增大”現(xiàn)在社會對這部分人缺少有效的保護、引導和管理。社會應當重視未成年人犯罪,積極保護、引導和有效管理未成年人。
作者簡介:
柴乾 ,男,1977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學一級教師,教務副主任,大學本科文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重在研究未成年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