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在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應作為高?!暗谝粚W科”。建設“第一學科”,需要強化學科責任意識,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注重發(fā)揮思政課教師的作用,苦練內功做出成效。
【關鍵詞】 高校領導干部第一學科 建設
【作者簡介】 居繼清,黃岡師范學院政法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4)07-0049-03
在第22次湖北省高校黨建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李鴻忠指出,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務”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第一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第一學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第一課程”是立德樹人,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提法新穎、及時、合適,是對高校黨建工作的理論創(chuàng)新,為我們在紛繁復雜的高校黨建中理出了“第一任務”“第一教育”“第一學科”“第一課程”,為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突出了重點,明確了目標。筆者作為高校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應作為“第一學科”的論述,有如下一些學習體會。
一、“第一學科”的提出
1.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客觀需要。當今時代,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占領了文化發(fā)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地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文化軟實力是一國綜合實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把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實現(xiàn)的偉大戰(zhàn)略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這就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事關改革發(fā)展全局的根本問題。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才能確保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展現(xiàn)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巨大力量。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宏偉目標,要求指導思想不能含糊,要求理論支撐必須強大,對于高校而言,要求進一步凸顯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職能,首當其沖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
2. 進一步加強與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客觀需要。在我黨建設的五大布局中,思想理論建設是第一位的,它事關黨的前途命運、民族的繁榮昌盛、國家的長治久安。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其目的就是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馬克思講過,“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個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chǎn)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chǎn)資料?!雹倭暯街赋觯骸耙庾R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③高校新時期黨建工作面臨的復雜環(huán)境與嚴峻形勢,要求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與話語權。高校黨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龍頭,絕對不能發(fā)生方向性、全局性、長期性錯誤。這就必然要求高校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性建設中的根本,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得到了加強,高校黨建工作加強與改進就有了正確的方向保證;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強化,高校黨建工作加強與改進就有了動力保障。
3. 高校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實效的客觀需要。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豐富與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出了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當前高校一項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任務。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論的教育實效,從根本上講要依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功能的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論的關系,是源頭與活水的關系,是根基與大廈的關系。只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闡明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論在學理上的科學性,在實踐上的可行性,在中國的必然性,大學生的“三進”工作才能取得顯著實效。
4. 立足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的客觀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一個從整體上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科學體系的學科。2004年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2005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上升為一級學科,是對1997年設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二級學科在學科層級上的提升與內涵上的拓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設立以來,發(fā)展迅速,成果豐碩,作用顯著。然而,與其它一級學科相比,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設立的時間還不是很長,還有諸多因素的影響制約了這一學科的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這一學科未來發(fā)展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與它所承擔的社會責任還不匹配,因此,加強這一學科的發(fā)展,使其由原來的二級學科發(fā)展到一級學科,再成為“第一學科”,是這一學科自身發(fā)展的客觀邏輯所決定的。
二、“第一學科”的內涵
1. “第一學科”應該是“第一責任學科”
任何一個學科的設立,都有明確的責任擔當。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其地位決定了這一學科的重大責任。首先是由“四個第一”之間關系決定的。在高校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的“第一任務”的實現(xiàn),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一教育”的開展,立德樹人,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第一課程”的實施,全部要依托馬克思主義理論“第一學科”的歷史使命的體現(xiàn),全靠它的影響力與作用力的發(fā)揮。其次是由高校的根本任務決定的。高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在高校所有的學科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責任是第一位的,是直接的,這一學科的責任履行好了,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就解決了。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對培養(yǎng)什么人的問題要負全責,負總責。
2. “第一學科”應該是“第一建設學科”
學科建設是高校一項十分重要的建設,是反映學校硬實力的顯著標志。高校的學科建設任務繁重,涉及到許多學科,然而學科建設要做到有先有后,要分清輕重緩急,第一建設就是重點建設,就是優(yōu)先建設,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放在優(yōu)先的位置上,去謀劃去建設。這是因為:一是由高校黨建工作要求決定的,高校黨建工作就是要牢牢把握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與話語權,這就必然要求首先搞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否則黨的堅強領導就無法體現(xiàn);二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擔當?shù)呢熑螞Q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擔當著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暮细窠ㄔO者與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德才兼?zhèn)渚鸵龅揭缘聻橄?,以德為先必然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三是由學科之間的關系決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首先建設好了,就能為其它學科建設提供方向、動力、思路等方面的引領保證作用。
3. “第一學科”應該是“第一扶持學科”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有傾斜政策的關懷與照顧,特別需要得到人力、財力與物力的扶持。這首先是由這一學科的屬性、歷史及特點決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既有學術屬性,又有政治屬性,由于在“文革”中遭受重大挫折,作為一級學科的歷史又不長,因此,與其它學科發(fā)展相比,它更需要優(yōu)先扶持,否則,它便不能承擔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的“第一任務”的重任;其次是由不同類型高校這一學科的現(xiàn)狀決定的,對于一些不以人文學科見長的高校,比如一些理工類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明顯是學校學科建設的短板,要實現(xiàn)由弱勢學科向強勢學科的跨越,更需要得到力度較大的扶持。
4. “第一學科”應該是“第一強大學科”
“第一強大學科”的標志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xiàn)在學科隊伍強大,學科成果強大,學科功能強大。建設“第一強大學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fā)展的旨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責任擔當之必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yōu)先建設與重點扶持之結果。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只有成為“第一強大學科”,馬克思主義才會對高校青年大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與影響力,才會真正把馬克思主義內化為自己的信仰,外化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巨大力量,高校的辦學方向才永遠不會偏離,高校的各項工作才會有序推進,才會有高校本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不僅有必需,而且有可能,在高校有一支政治合格、數(shù)量足夠包括從事黨建實踐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成員,只要高校把這一學科的建設落到實處,就一定能夠釋放出保駕護航、教書育人的正能量作用。
三、“第一學科”的建設路徑
1. 強化學科責任意識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直接擔負著高校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因此必須強化本學科建設的使命意識與責任擔當,學科成員必須明確學科責任,自覺將這一責任作為價值追求,使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不動搖,影響范圍不削減,指導作用不削弱,真正弄清弄懂“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如何加強馬克思主義”這一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自覺把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作為本學科建設的重中之重,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中的主導地位提供人才保障,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進一步凸顯陣地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2. 加大學科建設力度
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旗幟與靈魂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注定了要始終從戰(zhàn)略高度去建設。加強高校黨建工作,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這一學科建設的力度完全取決于高校黨建工作對它的重視程度,這一學科的政治屬性決定了高校無論怎么重視都不為過。鄧小平指出,“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③,而忽視馬克思主義教育的領導者則是最不成熟的領導者,是最缺乏遠見的表現(xiàn)。為此,高校各級領導及職能部門要大力營造重視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氛圍,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在學科地位、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項目獎項的評定,相關研究平臺的創(chuàng)設等方面,向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傾斜,把它放在第一建設的位置上予以高度重視。
3. 注重發(fā)揮思政課教師的作用
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為支撐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陣地,是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把青年大學生培養(yǎng)成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仰者和努力踐行者,是廣大思政課教師的重要職責。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主體成員的思政課教師是高校黨建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隊伍,除了要充分發(fā)揮好思政課教師在課堂中的教育作用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好思政課教師在大學生社團活動、校外社會實踐、網(wǎng)絡平臺、校報???、廣播臺等領域的教育引導作用,拓展思政課教師發(fā)揮教書育人作用的空間。
4. 苦練內功做出成效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要成為“第一學科”,這個地位要靠本學科作用的發(fā)揮來爭取與鞏固。它不是生成的,而是做成的;它不是完全靠外在的力量促成的,而是靠本學科自身建設形成的。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成員,要明確“第一學科”建設的標準與要求,強化創(chuàng)建“第一學科”的品牌意識,自行加壓苦練內功,拿出真抓實干的作風、積極進取的精神、爭創(chuàng)一流的干勁,力爭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上多出有影響的成果,在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青年大學生上多做扎實有效的工作,使真信、真學、真懂、真用馬克思主義成為當代大學生的一種顯著標識。
注釋:
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98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 《求是》2013年第17期第9頁。
③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21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責任編輯: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