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華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提高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效果。方法:選取100例住院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0例,2組均采取常規(guī)方法護理,干預組另給予健康教育,比較2治療依從性的差異。結果:干預組患者規(guī)律適量用藥、 配合定期復查、堅持全程抗癆情況均高于對照組。結論:健康教育對提高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減少耐藥菌的發(fā)生,提高治愈率效果明顯。
【關鍵詞】健康教育;肺結核治療依從性;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483-01
肺結核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肺部慢性傳染性疾病,部分患者因結核病防治知識缺乏,對所患疾病重視不夠,治療過程中出現不規(guī)則化療或過早停藥現象[1],導致疾病久治不愈,耐藥性增高,而廣泛耐藥結核病的出現,已成為有效控制結核病疫情的重要障礙之一[2]。為了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遵醫(yī)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提高治愈率,我院在肺結核患者護理過程中強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4月~6月收治的100例肺結核病患者,其中男73例,女27例,年齡9-71歲,平均年齡(34.6±4.2)歲,Ⅲ型肺結核62例,Ⅲ+Ⅳ型肺結核34例,Ⅱ型肺結核4例,痰檢陽性59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50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結核病嚴重程度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入院指導及健康宣教,給予生活照料及護理,進行用藥、飲食指導。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針對患者飲食、治療、心理等進行相應的教育指導。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結核病防治知識教育。針對新入院患者,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詳細介紹肺結核病的常識、生活作息規(guī)律、堅持服藥的必要性以及國家免費治療政策等。同時強調結核桿菌繁殖特點,使患者明確堅持規(guī)律、適量、全程抗癆的重要性,以及不規(guī)則用藥、過早停藥導致復發(fā)、耐藥的危害性等。(2)心理健康教育。肺結核具有傳染性且療程長,抗結核藥物不良反應多,對患者的身心具有較大影響,易引發(fā)悲觀、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同時負性心理會影響患者機體免疫力、不利于疾病恢復。在疾病教育過程中要及時細微地體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并針對性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增進護患交流溝通,時刻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說服和鼓勵。強調結核病是一種“病因明確,防有措施,治有辦法”的疾病,只要按醫(yī)囑完成療程,采取正規(guī)方案綜合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治愈后的肺結核患者不會影響工作、學習及與社會交往,使其消除思想顧慮。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聽取,及時、準確地進行解釋和解決問題,使患者恐懼、憂慮情緒及時消除,同時幫助患者分析不良心理產生的原因,指導患者減少不良心理因素的發(fā)生,積極主動配合治療。(3)用藥指導。早期、聯合、規(guī)律、適量、全程化療是結核病的治療方針 ,反復強調按時服藥,堅持全程治療的重要性。告訴患者和家屬常用抗結核藥物的名稱、常用量、用法及毒副作用,讓患者及家屬了解藥物毒副作用的觀察要點。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利福平、異煙肼應空腹服用,可達到最佳療效,同時也可減少其副作用。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可飯后20分鐘服用,減少胃腸道刺激癥狀。對于老年患者記憶力、遵醫(yī)行為較差者,在護理過程中向患者說明規(guī)律、適量用藥的意義,指導患者制備忘卡、鬧鐘提醒等方式強化其對用藥時間的把握。向患者說明隨意加大藥量會增加毒性反應,隨意減少藥量不僅影響療效而且產生耐藥性。定期詢問患者用藥情況,并給予正確指導??菇Y核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要密切注意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3],向患者說明配合醫(yī)生定期復查的目的,消除其抵觸情緒和疑慮心理,同時告訴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只是暫時的,經過對癥處理會逐漸恢復,消除其懼藥心理,增加患者用藥依從性。(4)飲食指導。 肺結核為慢性消耗性疾病,合理飲食對肺結核患者康復起到協助作用。鼓勵患者多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低脂易消化飲食,如蛋類、瘦肉、魚、新鮮蔬菜、水果等。飲食宜清淡無刺激。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改善營養(yǎng)狀況,增強機體抵抗力。結核病患者水分的補充也很重要。由于機體代謝增加、盜汗,體內水分的消耗量也相應增加,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告訴患者水分的增加有利于體內毒素的排泄。吸煙、飲酒可降低抗結核藥物的療效,延長療程,對吸煙、飲酒的患者者,鼓勵其戒除煙酒。(5)出院指導。指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生活作息規(guī)律,適當參加鍛煉活動(以感覺不累為宜),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等。居室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清新。堅持用藥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拍胸片,以便觀察藥物的副作用,了解病變吸收情況,以利于醫(yī)生調整用藥。如有不適,隨時到就診。
1.3 觀察指標。經過住院期間的強化健康教育,一年后通過門診領取免費藥登記記錄,化驗、放射復查記錄和電話回訪等跟蹤調查結果,比較2組患者規(guī)律、適量用藥情況, 配合定期復查情況,堅持全程抗癆情況。
1.4 數據處理。數據采用SPSS1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1.2組患者規(guī)律適量用藥情況 、 配合定期復查情況、極堅持全程抗癆情況比較
3 討論
治療依從性是指病人對治療和治療行為遵從程度,也就是病人對醫(yī)囑用藥等治療措施的遵從執(zhí)行程度,治療依從性的好壞直接影響治療效果,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是保證治療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肺結核療程一般6-9個月,多則長達12-18個月,且需要多藥聯合化療,治療過程患者易出現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異常等藥物不良反應,常難以長期堅持,私自中斷治療或隨意增減藥物劑量;還有部分病人用藥幾周后自我感覺良好,癥狀減輕,如咳嗽停止、痰量減少等,誤認病已治好就私自停藥,這些不規(guī)則化療或過早停藥現象,容易導致耐藥結核分枝桿菌的產生[4]。而廣泛耐藥結核病的出現,已成為有效控制結核病疫情的重要障礙之一。多年來的結核病防治經驗證明,提高病人的遵醫(yī)行為、規(guī)律用藥及時完成足夠的療程是治愈肺結核病的關鍵。我國結核病疫情在全球屬高發(fā)流行地區(qū),在世界上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5]。調查顯示[6],接受過健康教育的肺結核病患者其化療規(guī)律率顯著高于未接受過健康教育的患者。我們通過在護理過程中對住院肺結核患者強化健康教育發(fā)現,干預組肺結核患者規(guī)律適量用藥 、配合定期復查、 堅持全程抗癆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健康教育前后對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疾病健康教育對于肺結核患者掌握抗癆相關知識,提高治療依從性,徹底治愈肺結核從而控制結核病疫情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曼瓊,羅艷華.臨床護理健康教育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55-62
[2] 王燕,景輝,王俊玲,等.臨床結核病耐藥性趨勢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山東醫(yī)藥,2011,51(49):38-40
[3] 夏愔愔,詹思延.國內抗結核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綜合分析[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6):419-423
[4] 李雪,姜世聞.我國流動人口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現況分析.中國防癆雜志,2010,32(2):93-94.
[5] 劉麗萍,曾德志,顧桂英.100例肺結核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現代護理,2007.
[6] 刁壁.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07,7:37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