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清
【摘 要】 臨床護理工作中,心理護理直接影響老年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心態(tài)因素與老年疾病的發(fā)生和康復都有密切關系。
【關鍵詞】 老年病人 心理 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264-01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及整體護理的不斷推廣和深入,心理護理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我國人口結構老齡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保障其安度晚年,已成為全社會關心的問題。重視和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加強其心理護理,不僅能進一步密切護患關系,而且能夠促進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復。
1 老年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
1.1 恐懼與害怕。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每個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害怕醫(yī)院陌生環(huán)境,過分擔心自己的病情,經(jīng)濟緊張怕連累家庭,怕給子女帶來負擔,怕別人厭煩,怕醫(yī)務人員態(tài)度不好,怕發(fā)生意外等產(chǎn)生恐懼和害怕感。
1.2 孤獨與寂寞。主要出現(xiàn)在住院時間較長缺少親人陪護的病人。有的老年人從忙碌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后一時失去生活目標,很少言語而產(chǎn)生老而無用的心理,再加上老年喪偶、獨居、離退休、不善交往,子女不在身邊,又抱病在身,就會感到孤獨寂寞。
1.3 情緒不穩(wěn)。多見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愛挑剔等特點的病人,不能忍受疾病帶來的痛苦及壓力,病后前途渺茫,已頻臨死亡邊緣,心灰意冷,消極等待,對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適認為是別人帶來的,遇到同情語言則落淚,遇到相反意見則嘮叨不休或勃然大怒,甚至將自己的不滿發(fā)泄在醫(yī)護人員身上。
1.4 依賴心理。老年病人依賴性極強,常擔心親人遠離自己,怕病友、醫(yī)護人員冷落自己,喜歡周圍人時刻注意他,希望得到親人和朋友以及醫(yī)護人員的關心、問候。而且事事想讓別人幫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去做,形成了依賴性,對康復十分有害。
2 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對策
2.1 創(chuàng)造溫馨、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
為老年病人創(chuàng)造寬敞、明亮的病室環(huán)境,護理人員主動熱情接待,保持床鋪及被褥整潔、柔軟、舒適,室內物品擺放整齊,避免障礙物絆倒患者。將患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及藥物放在易取的地方,減少引起老年患者不安全的因素。
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滿腔熱情對待病人,要主動找病人交談,對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關心同情和體諒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視為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病人悲觀失望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鼓勵病人,使之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與孤獨猜疑的老年患者及自尊心極強的老年病人溝通時,要加倍關心體貼他們,多采用肯定、鼓勵、贊揚的語言,提倡患者之間溝通與交流,相互交流治療心得體會,這更有利于心情恢復正常心理。對于心情急迫的老年患者應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講解老年病的原理特征。使其能正視自身的疾病,逐漸走向康復。
由于老年人記憶力和視力等功能減退,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在與病人交流時盡量避免用醫(yī)學術語,盡可能用老年患者熟悉的語言講解。在講解常用病癥等抽象醫(yī)學理論時要結合實際病例加以說明。針對不同老年患者各個階段的心理,用同情引導啟發(fā)鼓勵安慰等方法與患者交流。對老年患者要細心有耐心。
2.3 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
護士要在現(xiàn)有護理知識、操作技能的基礎上,學習和掌握多方面的科普知識和心理知識,提高自身的語言修養(yǎng)及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用良好的語言向老年病人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及注意事項。
在實施護理過程中要用心觀察,最大限度了解病人的全面情況。掌握病人年齡、職業(yè)、工作經(jīng)歷及家庭成員家庭關系情況。弄清楚疾病的病因及家庭病史。入院前治療情況、體質狀況、心理狀態(tài),包括性格特點、愛好、飲食習慣規(guī)律,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確定確實可行的護理方案。并且要經(jīng)常開導勸解病人,讓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2.4 心理疏導,消除患者的焦慮心理
護士應該做到對老人稱呼要恰當,言行要有禮貌,舉止文雅,耐心向患者解答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患者消除一些內心的苦衷,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隔閡和誤會。向患者告知收費情況,征求治療意見,這樣可以使患者積極配合接受醫(yī)院的治療。
對老年病人要細心、用心、精心。由于老人免疫力、視力、聽力等功能減退,知識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特別是患者患病后,脾氣會變壞、固執(zhí)、猜疑、亂發(fā)脾氣,此時需要我們給老年人多一份理解和關懷,對他們要和藹、溫柔,多與其聊天,多聽他們傾訴。醫(yī)護人員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以及和藹的言行去關懷體貼病人。
護理人員不能因工作量大而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工作情緒,應經(jīng)常巡視病房,耐心疏導和安慰病人,向病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家屬溝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結構,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細心照顧,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使其積極配合治療,爭取病情早日好轉。
2.5 加強護理管理,規(guī)范護理服務
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細化工作要求。根據(jù)工作情況值班人員少時酌情安排能力較強的實習生上助班,以確保單獨值班的護理質量和安全,避免各類潛在護理隱患。護士長應規(guī)范護理記錄書寫,描述病情注意客觀、準確、連續(xù)性。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為防止護理風險提供信息。
2.6 強老年護理風險的控制
隨著老年患者住院期間發(fā)生意外逐年增加,要注意將護理安全放在護理工作首位。關鍵是健全護士長安全檢查制度,規(guī)范入院護理制度、住院陪伴制度、外出檢查制度、護理查房制度、操作常規(guī)制度以此來規(guī)范護理行為。針對高齡患者潛在的護理風險,利用護理會診提前進行分析與防范。使老年病房常見護理操作風險降到最低,從而不斷提高老年護理質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總之,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工作經(jīng)歷,再根據(jù)其個體特點給予關心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新的生活目標,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盡量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要做好病人的心身護理,不能僅憑我們的一腔熱情,還要有較全面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此外,還應具備一定的社會學、心理學和語言學知識以及與病人正確的溝通技巧,才能密切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盡快走出疾病的陰影,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