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波
【摘 要】 目的:研究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和優(yōu)越性價值。 方法:選擇近兩年來來我院外科就診的腹股溝疝患者48例,其中觀察組25例給予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對照組23例給予傳統的巴西尼疝修補術治療,對兩組手術時間、術后自由活動恢復、術后并發(fā)癥、愈后復發(fā)率等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手術時間上,兩組治療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自由活動恢復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對藥物依賴程度、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愈后復發(fā)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明顯的手術優(yōu)勢和治療優(yōu)勢。
【關鍵詞】 無張力疝修補術 腹股溝疝 回顧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5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8801(2014)03-0083-01
腹股溝疝主要以手術修補術進行治療,其中巴西尼疝修補術屬于最傳統的一種治療手段,手術成功率比較可觀,但術后恢復時間較長,對患者的精神負擔也壓力比較大[1]。隨著醫(yī)療水平的進步無張力疝修復術已經逐漸在臨床腹股溝疝的治療中應用開來,為了進一步研究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治療方面的臨床價值和治療特點,本研究通過無張力疝修補術和傳統的巴西尼疝修復術在治療腹股溝疝方面的臨床療效對比,總結無張力疝修補術在這方面的治療優(yōu)勢,為臨床研究提供進一步的實驗依據和理論資料?,F匯報如下。
1 研究方法和資料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48例,其中觀察組患者25人,包括斜疝患者22人,直疝3人;對照組患者23人,包括斜疝20人,直疝3人。兩組患者均被確診為腹股溝疝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發(fā)展程度、等方面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颊呔懦构蓽橡尥獾钠渌膊 ?/p>
1.2 手術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連續(xù)的硬膜外麻醉,觀察組接受無張力疝修補術,對照組接受巴西尼疝修復術。無張力疝修補材料:美國巴德公司生產的成型聚丙烯補片。
1.2.1 觀察組
完成術前準備后,手術切口一般選擇腹部溝韌帶中部偏上跟恥骨結節(jié)連線處,逐層剝開后,分離腹股溝盒,精索位于腹部溝管內側,高位游離疝囊,其余部位不予大范圍游離,一直持續(xù)到疝囊頸部都不進行高位結扎。對于體積較大的疝囊,于上方距頂3.5-4.0cm處做中部橫斷疝囊并于近端口關閉縫合,大小以容納一個疝環(huán)填充物程度為最佳。小疝囊一般不行開口,斜疝直接采取疝環(huán)插入內環(huán)口的方式,而直疝直接推入疝三角,之后將疝囊翻入腹腔,置入網賽填充物于疝環(huán)內,網膜外瓣與相鄰的腹膜撗筋5-8針縫合相連而固定,疝環(huán)過緊的情況下可以剪除內瓣2-3瓣,內環(huán)開口過大的情況下可以多置入1個網賽。在完成止血效果后,從腹股溝里面精索后面放入網塞(已經成型),讓精索或圓韌帶通過補片缺口。腹股溝韌帶和聯合的肌腱與平整的補片固定縫合,注意平片前置負壓吸引3d,切口在電凝止血徹底后方可逐漸分層關閉。
1.2.2 對照組
按照創(chuàng)痛的巴西尼法進行疝修補術,手術入路參照觀察組。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分析,劑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卡方檢驗分析。設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狀況對比
兩組患者的手術狀況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藥物依賴性、愈后復發(fā)率的對比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見下表2:
3 討論
3.1 腹股溝疝的病因機制
腹股溝疝主要是因為組織器官或腹橫筋膜損傷造成的腔內器官和臟器向病灶孔出向外移位的一種解剖性外科疾病。腹橫肌和腹內斜肌畸形或功能障礙、腹內壓升高等是此病發(fā)病的主要誘因[2]。
3.2 無張力疝修補術對腹股溝疝治療的手術優(yōu)勢
通過本研究可知,無張力疝修復術在腹股溝疝的手術治療過程中,與傳統的疝修復術相比,顯著縮短了患者恢復自主活動的時間,減少了患者的術后恢復和住院時間,但在手術過程維持時間上并無顯著延長。可見,無張力疝修復術在腹股溝疝的手術治療上具有顯著優(yōu)勢。
3.3 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治療優(yōu)勢
通過表2統計結果可知,無張力疝修補術后,在術后并發(fā)癥、藥物需求量、愈后復發(fā)等方面均有顯著優(yōu)勢。無張力疝修補術以腹股溝區(qū)解剖位置為基礎,把人造材料置入腹股溝管后壁的一種修補方法。這種方法從生物學上解決了疝修補術的張力問題,減少了外科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對藥物的依賴性,這對患者的預后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4 結論
無張力疝修補術對腹股溝疝的治療優(yōu)勢明顯,術后并發(fā)癥少,術后藥物需求量小,愈后復發(fā)幾率也較低,是目前臨床腹股溝疝手術治療的較佳選擇方式,適合在臨床普及。
參考文獻
[1] 朱衛(wèi)華,王福順. 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成人腹股溝疝256例[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2011,41(1):41-44.
[2] 唐健雄. 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的規(guī)范化問題[J].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1,26(2)89-90.
[3] 李英儒,江志鵬,陳雙. 腹股溝疝術后慢性疼痛的評估和處理[J].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2011,5(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