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俠 高彩紅 李華
【摘 要】目的:探討在腹腔鏡下對小兒腹股斜疝行高位結扎術圍手術期的護理要點。方法:分析住院的32例小兒腹股溝斜疝腹腔鏡下行高位結扎術患兒的護理資料。結果:32例患兒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恢復快,哭鬧少,麻醉清醒后能飲水,6h后進流質飲食。術后第一天能下床后動,3-5d均可以出院。出院后3-18個月隨訪,無術后感染,出血,高碳酸血癥,氣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修補術效果好,傳統(tǒng)疝修補術的護理模式已不能適應該手術的要求,需要新的護理模式與其相適應。
【關鍵詞】小兒腹股溝斜疝;高危結扎;腹腔鏡;護理體會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275-01
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疝手術開展。相比,具有創(chuàng)口小,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1】,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本次試驗對我院收治的32例小兒腹股溝斜疝腹腔鏡下進行高危結扎手術治療和臨床體會進行總結分析,詳細內容如下文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研究中選擇的32例試驗對象均為男性患兒,年齡范圍在1歲-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2)歲;32例患者中單純右側、單純左側分別為5例和27例。
1.2方法:本組患者均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術,取頭低腳高位,選擇臍部約10mm大小切口置入腹腔鏡鏡頭,病變對側腹部臍下2-3cm處約5mm大小微切口,置入分離鉗,使用臍部切口行氣腹,術中將壓力控制在8~10mmHg之間,進入腹腔后,檢查雙側腹股溝管內口,對隱性斜疝同時進行處理。
2 護理體會
圍手術期是指從患兒住院開始,包括術前準備一直到術后有關的治療基本結束這一段時間[2],護士在這一時期的職責主要包括手術前對患兒的身心狀況做整體評估,緩解患兒及其家屬的心理壓力,術中配合醫(yī)生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以及患兒的安全,術后幫助患兒盡快康復,并密切觀察防止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3護理方法
3.1 術前護理
3. 1.1 術前心理護理:從分析看, 7歲以下的小兒思想單純,對手術概念不清楚,患兒處于陌生的環(huán)境,一般會產生陌生及恐懼感,常表現為哭鬧、拒絕治療。護士應該向家長了解患兒的喜好,以親切、溫柔的態(tài)度與患兒親近,可采取與患兒游戲、放卡通片等方法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取得患兒的信任。
3.1.2 術前健康宣教:近些年來技術逐漸發(fā)展,腹腔鏡技術在臨床上也得到了廣發(fā)的應用,在兒科疾病治療中有更廣闊的的應用空間?;純杭覍賹Ω骨荤R技術存在一定的疑慮和恐懼,所以在為患兒進行手術之前需為其家屬講解腹腔鏡技術的相關使用方法、優(yōu)點及護理要點,征求患兒家屬的理解。在做好術前宣教的同時,可請已經完成手術的患兒家長現身說教,幫助緩解患兒家長的緊張情緒,增強其信心,取得患兒家長的配合。
3.1.3 :術前皮膚準備:除按腹部手術常規(guī)備皮外,對于腔鏡手術來說,臍部清潔尤其重要,清潔時要認真、細致,動作輕,先給予溫水濕化臍部5min-10min,之后使用棉簽輕輕的清洗和擦拭,將碘伏棉球防止在患兒的臍部并對其進行固定,在第二天手術開始前將臍部的棉球取出,若患兒不積極配合,則需要借助患兒家長的力量,一同進行術前準備[3]。
4 術后護理
4.1觀察患兒呼吸:手術過程中需將二氧化碳注入腹腔內,利于手術視野開闊和手術操作。因此在手術后則需給予患者低流量氧氣吸入,提高氧分壓,加快二氧化碳排出[4]。
4.2術后生命體征觀察:手術結束之后將患兒送回病房,給予患兒多參數監(jiān)護儀對其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對于術后麻醉未清醒的患兒,去枕平臥,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其誤吸而引發(fā)窒息現象出現。若患兒出現異常應馬上告知醫(yī)生,并進行積極正確的處理。
4.3飲食護理和活動:患兒清醒之后可音量少量水,在術后6h便可選擇流質飲食,指導患兒進食前先飲適量溫開水,如無嗆咳發(fā)生則進一步進食,以富含高熱量、蛋白及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多飲水。注意保暖,防止患兒受涼引起感冒、咳嗽,減少腹壓增高對術后切口愈合的不利影響[5]。
5 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
5.1皮下氣腫:其是非常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臨床表現為局部皮下組織有捻發(fā)音[6]。因患兒身體尚未完全繁育成熟,腹壁較為薄弱,穿刺鞘和腹壁組織之間有較小飛細小縫隙。例如氣腹壓力較大,手術時間長等等均會出現此類并發(fā)癥。本次試驗中無患兒出現此類并發(fā)癥。
5.2臍部切口疝:因為患兒臍部的肌肉較為脆弱,發(fā)育不完善,手術結束拔套管后肌肉不能很快發(fā)緊,因此在進行此類操作的時候,大網膜或者腸管容易從切口疝出,若是縫合不當,術后發(fā)生經常性腹痛幾率較大[7]。因此應對該并發(fā)癥進行提前預防,在手術結束的時候,在腹腔鏡監(jiān)視下拔除其旁套管,防止大網膜嵌入戳孔,最后逐漸放棄,氣體方靜后應提起腹壁再拔出套管,防止套管將腸管或者大網膜帶出。
5.3內臟損傷:此為小兒腹腔鏡手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一般發(fā)生率較低。常表現為腹腔內感染、出血、膈肌損傷后的呼吸困難。因此,術后應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全身狀況,若出現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應考率有內出血的可能,應立即報告醫(yī)生給予處理。本組病例無此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6 討論
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修補術主要的穿刺口在臍部,因此術前臍部的皮膚清潔尤其重要,臍部不清潔會影響切口的愈合。腹腔鏡手術是一門新技術,醫(yī)護人員要掌握常見并發(fā)癥的表現,加強醫(yī)護的密切配合,對可能發(fā)生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評估和充分的準備與處理 [8]。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修補術因損傷小、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被越來越多的患兒家屬所接受而自愿采用。因此,對患兒及家屬做好術前術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術后密切觀察病情,注意觀察有無并發(fā)癥,對確保手術的成功至關重要。充分認識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護理特點,建立新的腹腔鏡小兒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護理模式,才能為患兒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
參考文獻
[1] 王育生,郭獻庭,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156例[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14(5):85-86
[2] 鄭玉仁,許燕常,姚梅坤等.腹腔鏡小兒斜疝高位結扎術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9):33.
[3] 胡安華.嬰幼兒腹股溝斜疝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臨床護理雜志,2005,4(5):26-27.
[4] 李元香.腹腔鏡下小兒疝囊高位結扎術的圍術期護理.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15(5):94-95.
[5] 何春榮,歐梅芳,陸世翠等.24例腹腔鏡下小兒腹股溝斜疝高位結扎的護理體會.吉林醫(yī)學,2010,31(6):803.
[6]周紅,沈漢斌 ,徐立勤 ,等.腹腔鏡下保脾術的護理 [J].中華護理雜志 ,2003,38:388.
[7] 梁煥葉,郭維光.腹腔鏡小兒疝修補術的護理.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5,5(9):723.
[8] Scnier F.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a prospective persomal series of 542 children [J].J.pediatr Surg,2006,41(6):1081-1084
[9]鄒聲泉 .實用腹腔鏡外科學 [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2:4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