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軍
【摘 要】目的:探討經鼻蝶入路內窺鏡手術治療垂體腺瘤的護理方法.可行性及手術中護理要點。方法:2012年3月至20014年3月行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腫瘤切除26例,采用統(tǒng)一的整體護理。結果:26例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60-120分鐘,平均90分鐘,術中出血80ml;手術均獲成功,平均住院時間為8.6天。結論:經鼻蝶入路內窺鏡手術治療垂體腺瘤具有創(chuàng)傷小.切口隱蔽.出血少.對顱內結構干擾小.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通過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手術的實踐說明,具有豐富的手術配合經驗及嫻熟的專業(yè)護理技能是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關鍵詞】 垂體腺瘤;經蝶入路;護理配合;內窺鏡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194-01
近年來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垂體腺瘤的治療水平顯著提高。 隨著神經外科技術和相應儀器設備的發(fā)展, 垂體腺瘤的外科治療在不斷的完善。盡管應用顯微外科經鼻蝶治療垂體腺瘤已經十分成熟, 但隨著神經內鏡技術在經鼻蝶外科的應用, 進一步提高了對垂體腺瘤的手術治療質量。 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為26例垂體腺瘤患者實施 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術中配合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26例中,女病人18例,男病人8例;年齡20-65歲,平均42.5歲;病程1月到15
年,平均2.3年。頭痛12例,視力下降14例,單眼或雙眼偏盲8例。有內分泌癥狀者15例,其中月經紊亂或閉經.泌乳8例,肢端肥大4例,男性性功能減退3例,全部病例均行CT或核磁共振(MRI)確診。病理結果:多分泌腺瘤6例,無功能腺瘤3例,PRL 瘤12例,GH瘤5例。
2 護理方法及配合特點
2.1 術前準備
2.1.1 病人準備:手術前日,巡回護士或器械護士到病房床旁訪視病人,了解病情,給予病人心理護理,向病人介紹術前.術中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告知病人術后可能有咽喉不適.唇部腫脹.肩部酸痛等并發(fā)癥,這些都屬于正?,F象,隨著時間推移,會自動消失。清除病人緊張.恐懼心理,讓病人順利度過危手術期。
2.1.2 特殊儀器及器械準備
神經外科手術常規(guī)器械及配套敷料,經蝶垂體腫瘤切除專用器械一套,手術儀器: 德國Rudolf 醫(yī)療儀器公司的神經內鏡, 4 mm 直徑的硬性鏡; 自動沖洗泵; Sony 公司顯
示器和視頻采集系統(tǒng)。高頻電凝器和雙極電凝器及導線各一套,顱腦多功能手術床一臺。
2.2 護理方法及配合要點
2.2.1 體位安置 病人均行全身麻醉,安置無菌12號氣囊導尿管,便于術中觀察病人的入量和出量的情況,調節(jié)補液量。采用垂頭仰臥位(病人仰臥位, 頭部后仰15°, 向術者方向偏轉20°),病人平臥,肩背部墊軟枕使頸部后仰鎖骨上窩平直,頭頸兩側用沙袋固定,頭發(fā)全部罩于帽內,雙眼涂眼膏用眼貼膜保護。創(chuàng)口貼橫貼面部,暴露出雙鼻孔,病人右下肢大腿內旋,靜脈通道建立在左上肢,器械托盤放置于病人腹部上方并固定穩(wěn)妥。
2.2.2 消毒鋪巾。用碘伏消毒面部和鼻腔,常規(guī)鋪巾后,用粗針粗線固定全麻氣管導管,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術中氣管導管滑脫而發(fā)生麻醉意外。手術開始后,巡回護士應接好各種導線,并調節(jié)好使用頻率大小,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guī)范予以監(jiān)督,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2.2.3 手術配合特點
2.2.3.1 器械護士必須有嫻熟的配合常規(guī)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的技術及經驗,還應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以便在發(fā)生意外的損傷.大出血等情況下有條不亂,配合自如。
2.2.3.2 器械護士必須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并熟悉手術的每一步驟,準確無誤的傳遞每一件內窺鏡專用器械,及時擦去雙極鑷子上的血痂,因為手術時醫(yī)生往往全神貫注于手術區(qū)域,一切操作器械均由器械護士傳遞,而經鼻蝶入路內窺鏡專用器械均為精細貴重器械,如傳遞失誤或管理不當,極易碰撞造成污染或損壞。
2.2.3.3 器械護士必須全面掌握各手術器械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保養(yǎng)及保管,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2.2.3.4 在 內窺鏡使用的整個過程中,器械護士用滅菌生理鹽水沖洗創(chuàng)面,以達到局部降溫和保持創(chuàng)面的清晰。鼻腔填塞的紗條應記數,妥善保管術中切下的標本,手術結束后標本送病理檢查。
3討論
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手術以其p[[9ol/.0j9切口小.切口隱蔽.術中視野清晰.損傷小.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受到廣大醫(yī)務人員的重視。通過26例 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腫瘤切除術整個手術過程中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護理方法及配合特點得出體會是:內窺鏡下經鼻蝶入路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對醫(yī)護人員的操作熟練的要求很高,所以配合 內窺鏡手術護士的基本功的訓練及經驗積累非常重要。最好是固定的人員配合器械巡回,且實行從手術前至手術結束后的整體護理,中途不換班,不換人,這是保證手術順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加強對手術護士職業(yè)技能的訓練,做到術前討論.術中密切配合.術后總結,不斷完善顯微手術的護理規(guī)范,這也是提高手術室護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顯微技術水平的提高和 內窺鏡設備的發(fā)展,以及醫(yī)護人員醫(yī)技水平的提高,應用顯微外科技術切除腫瘤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也大大提高了腫瘤切除的徹底性和安全性。內鏡經鼻蝶手術治療垂體瘤是一種創(chuàng)傷小, 操作簡便, 治療效果好的微侵襲神經外科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必將不斷發(fā)展、完善。
本組26例病人均順利完成手術,鼻腔填塞的碘仿紗條術后48小時取出,無一例因手術及術后并發(fā)癥而死亡,患者均安全出院。只要我們護士熟練的配合手術,加上醫(yī)生扎實的顯微鏡技術,圓滿地完成此手術是徹實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蘇長保,任祖淵,王任直,等。大型和巨大型垂體腺瘤經蝶顯微外科治療的療效及處理策略。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5,21:138-141。
[2] 惠國楨,朱曉江,王之敏,等。經蝶竇顯微手術治療垂體巨腺瘤[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5,11(2):73-75。
[3] 陳明振.腦腫瘤顯微手術的進展,中華顯微外科雜志,1999,22:85-86。
[4] 鄭佳坤,林子聰,謝學斌,等。鞍區(qū)腦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25: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