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東濤
在日常寫作中,學(xué)生在選材時往往或選取陳舊的、沒有真情實感的、沒有經(jīng)歷過的材料,或刻意選取所謂緊跟形勢的、重大的、深刻的材料,這樣做,反而影響了記敘文主題的表達,使文章表達效果大打折扣。那么,記敘文如何選材,才能使文章生動形象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選取最佳材料。
一、根據(jù)主題進行選材
1.確定主題。文章要表現(xiàn)人物怎樣的特點,文章要抒發(fā)怎樣的感情。
2.寫下四五個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件,在每個事件下面,寫出兩三個可能使其他人感興趣的原因,以便對照主題進行選擇。
3.從讀者的角度審視這幾個材料,跟主題是否契合,是否吸引人。
4.加工提純。對選好的材料作進一步的加工、提純,刪去對表達主題無用乃至可能起反作用的材料。
二、拓寬積累和選材范圍
寫作時,我們經(jīng)常會選擇寫家庭生活、班級生活,而且視角往往固定不變,總以十六七歲的“我”為主人公。其實,“生活”不僅僅指直接的經(jīng)歷,那些從各種渠道看到的、聽到的或讀到的,與自己生活相近的材料,也在我們寫作選材范圍內(nèi)。如同樣是寫高中生活,可以寫農(nóng)村的,也可以寫城市的;可以寫男生的,也可以寫女生的……換一個視角看世界,會使我們的選材范圍更廣。
1.自己。選擇真實、可信的材料?!罢鎸?、可信”指的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或者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加工。只有用真實材料寫出來的記敘文才會有感染力。
2.他人。從不同角度關(guān)注社會熱點、風(fēng)云人物。我們每一個人生在這樣的社會中,有很多的東西是我們所必須關(guān)注的。所以,當這樣的熱點、焦點出現(xiàn)時,會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會有很多的人希望聽到或者讀到,這時,我們要加以選擇,要用理性思維,思考、挖掘、提煉出我們自己獨特的東西,寄托我們自己真善美的感情。譬如對于2014年“感動中國”人物劉盛蘭老人,我們可以從善良、夢想、淡泊、堅韌、真愛、正能量等方面去立意構(gòu)思。
3.過往。從歷史人物和文學(xué)形象中挖掘素材。根據(jù)主題選取適當?shù)臍v史人物和事件,換一個角度,用今天的眼光去審視它們,加上自己的感情把它們表述出來,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動讀者。選取這樣的材料,會大大提升文章的品位。
三、注意選材的技巧
1.選材要新穎別致。寫老師,總是“帶病上課”“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于深山小校”;寫母親,總是“半夜送我去醫(yī)院”“暴走減肥救兒”;寫同桌,總是“先鬧矛盾再和好”“相互陪伴解決心頭煩惱”……這些陳舊或者大家常用的材料,千人一面,難以出彩。因此,要想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就要選取新穎別致的材料。所謂新穎的材料,就是自己最熟悉、又是別人不太注意的材料;人們熟知的、自己卻有了新認識或新體驗的材料;有新鮮的時代感(反映新思想、新風(fēng)尚、新特點)的材料。
2.選材切入點要小,最好寫瞬間的情態(tài)。現(xiàn)實生活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能讓我們感動。抓住這些瞬間的情態(tài),敘述出前因后果,描繪出它令你感動的具體細節(jié),讓自己感動了,也一定能打動讀者,從而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美的享受。
寫作時,首先選取一些可以寫好的瞬間,如:與人競爭的瞬間,身處逆境的瞬間,錯過某一機遇的瞬間,挫折面前動搖的瞬間等。其次,寫好這些瞬間的細節(jié),可以渲染心理,刻畫動作,描寫神態(tài),也可以側(cè)面描寫他人反應(yīng)等;而且最主要的是要有以小見大的觸發(fā)點和頓悟點,并在此基礎(chǔ)上或議論或抒情,一語中的。這樣的選材雖小,但卻有高度和深度。如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描寫身材臃腫的父親爬過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細節(jié)為人熟知,卻少有人注意作者在文章寫了見此情景之后的“哭”的細節(jié),這就是觸發(fā)點,而這也是一瞬間的情態(tài)。
3.選取能夠凸顯出一些事理或者有一些隱喻性或者象征性的材料。記敘文以種種形象來揭示生命的真理。它因其深邃性給我們一種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揭示事物的底蘊、具有震撼性的美感。而象征、聯(lián)想、想象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是這種選材的基礎(chǔ)。
4.注意選材的兩大禁忌。首先,要弘揚正能量,積極健康。“文以載道”,文章要表達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給人積極的影響。其次,選定的事例應(yīng)根據(jù)表達主題的需要進行巧妙“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