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園
摘 要:要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效率,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不斷地進行探討,總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促使教學的有效性。應調(diào)動一切教學手段,讓學生全神貫注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思維,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舉措。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
為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教育部把信息技術納入了中小學必修課。在新形式下如何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適應信息社會的高素質(zhì)人才呢?要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學效率,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教師要準確把握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信息時代合格公民。在技術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不必過于追求技術的深度和廣度,而是要更注重技術思想與方法。一方面,教師要深刻理會這些基本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觀念,并用于指導教學實踐;另一方面,教師應把這種理念滲透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造平臺。
二、建立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管理平臺
信息技術課不同于一般學科,組織教學難度比較大。使用良好信息技術教學管理平臺是保障信息技術課順利進行的必要手段。教師可采用軟件控制學生機,教師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安全,同時還要保障電腦正常工作不受損壞。一定要制訂好機房管理制度,學生到機房上課時按組長的安排有序就座,學生不準帶與課堂無關的物品進入機房。并自覺維護機房清潔衛(wèi)生。使用管理軟件控制機,防止學生打游戲、聊天、瀏覽非法網(wǎng)站。未經(jīng)教師檢查的所有移動設備都不得上機使用,防止病毒傳染。
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鉆研教材到位
在備課時,除了正常的備課外,特別重要的是教師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即以學生的身份對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操作。不然的話,就會出現(xiàn)學生操作的結果與教師備課中希望達到的目標出現(xiàn)很大偏差。如果教師能以學生的身份親自完成學習任務,則教師講課內(nèi)容會更豐富,同時對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在課前有個心理準備。當然最重要的是,由于是以學生的身份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就能體會到學生是否樂意去完成這個任務,完成任務后是否有收獲、是否有成就感。
2.了解學生
在課堂上,教師演示的操作比較簡單,學生在聽課時也沒有感到有多少困難,但學生自己操作時卻經(jīng)常不能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因此,還應給學生提供有關操作步驟的學案,以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教學任務。
四、激發(fā)學生興趣,倡導基于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問題的解決,也是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具體體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需要結合高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來設計問題,把學習與社會活動中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結合起來,在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創(chuàng)新實踐中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五、教師還要精心錘煉教學語言,并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研究語言藝術,用優(yōu)美風趣、形象生動的語言緊緊地“粘”住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和進步,并及時鞭策和鼓勵他們,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讓他們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中深刻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如果教師能根據(jù)本校學生實際,克服一些不利于教學的因素,使用適合的教學方法,更能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 陜西省洋縣第二高級中學)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