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霞
摘 要:口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影響著學生的一生,可很長時間以來,在語文教學中存在著重讀寫、輕聽說的不平衡傾向,導致小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有所欠缺。從課堂訓練這個角度進行細致闡述,提出了在教學中對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一些可行性做法。
關鍵詞:課堂;口語;興趣
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當前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寫、輕說的不平衡傾向,致使小學生在口語表達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課堂是學生能力形成的主要基地,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增強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意識,及時抓住課堂教學中的有利時機,加強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創(chuàng)造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敢于表達
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往往不大敢說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意識的影響,“師道尊嚴”“大人說話小孩聽”,反映在課堂上便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因此,為鼓勵學生敢說,我們必須創(chuàng)造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不能高高在上,要利用和藹可親的態(tài)勢語鼓勵學生,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不要隨意冷漠地打斷學生的發(fā)言。其次,要逐步引導學生調整心理狀態(tài),打破自我封閉。有些學生在課間和同學談得熱火朝天,在課堂上卻“默默無聞”;有些學生在熟悉的場合暢所欲言,陌生的場合卻唯唯諾諾。這些,都要求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延伸語場,內外結合,反復訓練,使學生“敢說”。這是從外因入手。從學生主觀上來說,應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為切入點,引發(fā)學生表達的愿望,為他們提供暢所欲言的機會。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表達,不以標準答案約束學生。因為每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差別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需要,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發(fā)話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與觀點,讓學生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成功和快樂。
二、創(chuàng)設學生表達的平臺,訓練學生能表達
激勵學生敢于表達,這是第一步。學生敢說,但有時卻又無話可說,或者想說而又說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應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恰當情境,為學生提供訓練表達能力的機會和場所,使他們能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得到訓練和提高。語文知識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應用程度的影響。如果學生沒有“學以致用”的體驗,就會慢慢失去嘗試表達的動力。如,在教學《蘇武牧羊》一課時,在對詩歌背景、大意有了大概了解后,提出了一個拓展性問題:“你們對蘇武怎樣評價?”有的學生說:“蘇武誓死效忠自己的朝廷,不背叛自己的民族,是一位英雄?!庇械膶W生則說:“我覺得蘇武在匈奴呆了十九年,把時間都浪費了?!庇械膶W生甚至說:“現(xiàn)在我們和匈奴都成為一家人了,蘇武怎么那么傻???”……可見,有些學生并不是口語表達天生就有缺陷,而是看教師是不是給了他們有話可說的機會。在課堂上把學生當作知識的主動接受者,甚至是發(fā)掘者,經歷掌握知識的過程,享受掌握知識的樂趣,讓其主動發(fā)揮,多給訓練表達能力的機會。
三、教給學生表達的技巧,促使學生會表達
“會說”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終極目標??陬^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各種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它需要廣博的知識、牢固的記憶、豐富的想象、縝密的思維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現(xiàn)力。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些要求有些過高,但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儲備,把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用最完美、最貼切的方式表達出來??谡Z表達的技巧有很多,我認為小學生在口語表達的技巧方面應以“語音、語調的變化”和“語速的掌握”為重點。語音、語調的變化會帶來語意的變化,而說話的快慢、急緩與表達的效果關系密切。這些技巧的訓練都需要教師在課文朗讀過程中加以側重,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可采用親自范讀或者播放錄音的方式讓學生反復體會、不斷練習。如,朗誦《我站在鐵索橋上》時,第一小節(jié)“我站在鐵索橋上,橋身在輕輕地搖晃”一句就要抓住“輕輕地”,讀出輕緩的語氣,把聽者引入無限的遐想中;而第二小節(jié)“英雄的紅軍,曾在這里強渡,高舉著紅旗,迎著火光。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則要抓住“高舉”“迎著”“攀著”等動詞,運用高昂的語氣,讀出英雄的大無畏氣概。當學生在朗讀時掌握了這些技巧,那他們在自己口語表達時就會情不自禁地將這些技巧運用起來,達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標。
總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進行長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只要我們轉變教學中的一些舊思想、舊手段,解除以往教學中束縛我們手腳的繩索,重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抓住有利時機,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拓寬培養(yǎng)平臺,采用多種途徑,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就一定能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海燕.讓口語交際教學活起來.小學語文教師,2003(09).
[2]劉仁增.多管齊下,促進口語交際的有效互動.小學語文教師,2003(04).
[3]覃亮生.談談口語教學.小學語文教師,2003(11).
(作者單位 甘肅省高臺縣西街小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