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玲羅汗琪
(1 皋蘭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甘肅 蘭州 730200;2 皋蘭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甘肅 蘭州 730200)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魏紅玲1羅汗琪2
(1 皋蘭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甘肅 蘭州 730200;2 皋蘭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甘肅 蘭州 730200)
目的探討了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為實驗組,另外選取我院體檢健康人員10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空腹血糖和HbA1c的檢測結果。結果空腹血糖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對照組HbA1c≤6.5%;實驗組HbA1c≤6.5%有24例,HbA1c 6.5%~10%有40例,HbA1c≥10%有61例。HbA1c與空腹血糖相關,顯示空腹血糖與HbA1c之間呈正相關。結論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對糖尿病的診斷、控制和預防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終生性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可導致不同臟器的損傷、功能障礙和衰竭,對糖尿病進行早診斷有利于減少或者是延緩糖尿病進展,另外還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糖化血紅蛋白(HbA1c)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是一項進行糖尿病篩選、診斷、血糖控制、療效考核的有效性的金標準。本文筆者就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進行了探討,現將報道如下。
1.1 對象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門診就診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將其為實驗組,均按照,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齡28~80歲,平均年齡(54.3±12.5)歲,病程為2個月~30年。另外選取我院體檢健康人員1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26~79歲,平均年齡(53.5±11.8)歲。經統計學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等資料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標本采集
本組全部均抽取晨間空腹血5 mL,2 mL用于HbA1c的測定,將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試管抗凝管,3 mL用于空腹血糖(FBG)的測定,將其加入試管,對其進行離心分離血清。
1.3 儀器與方法
HbA1c: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法測定,儀器為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儀檢測方法,日立公司的配套試劑。按說明書操作,正常參考范圍為說明書設定3.8%~5.8%。FBG測定:采用氧化酶法測定,采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由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按照說明進行,參考范圍為3.6~6.1 mmol/L。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空腹血糖、HbA1c比較:空腹血糖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對照組HbA1c≤6.5%;實驗組HbA1c≤6.5%有24例,HbA1c 6.5%~10%有40例,HbA1c≥10%有61例。見表1。HbA1c與空腹血糖相關,顯示空腹血糖與FIG之間呈正相關。
表1 兩組空腹血糖和HbA1c檢測結果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病,其病因復雜多樣,內分泌代謝疾病類別之一,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根據統計數據,我國的糖尿病發(fā)病率將高達5%,發(fā)病的群體逐年增多,因此,通過有效的監(jiān)測和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更好地治療或控制糖尿病患者發(fā)病的風險[2]。臨床治療方面,傳統的診療方案是以FPG或者餐后血糖水平指標作為參照,然后這種監(jiān)測的片面性影響了診療的有效性,無法評價在一段時期內病患血糖水平控制的平均程度。而HbA1c的監(jiān)測方式與傳統的方案有更大改善,即可將病患在其檢測前12 d內的平均血糖水平檢測出來。該方法的主要機制在于,HbA1c的形成是通過存在血紅蛋白與糖類物質經非酶促化相合成,這個過程雖然較為緩慢,但是作為一個不可逆轉的合成過程,具備一定的持續(xù)性,在紅細胞的120 d生命期限內,持續(xù)合成,合成是速率與紅細胞處在環(huán)境中糖濃度大小有關,研究呈正比關系。
本次研究顯示DM組與對照組在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呈正相關。據相關研究顯示,如果HbA1c下降1%,那么與糖尿病有關的疾病出現終點事件風險概率程度則下降12%,而任急性心肌梗死、DR、大血管事件和白內障摘除術分別降低16%、2l%、25%和24%。其他報道顯示,如果HbA1c水平升高l%,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上升13%~18%。據較多的大興臨床研究,實證顯示通過有效方式來降低HbA1c水平,保持一定的持續(xù)性,是對糖尿病各種慢性并發(fā)癥病發(fā)概率產生積極的抑制作用。HbA1c在作為控制糖尿病血糖水平參照指標的同時,與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存在密切關系。據此,良好的HbA1c控制水平有助于給糖尿病病患提供一個較好的長期預后。而且研究顯示,通過實時監(jiān)測血糖水平,在治療方案調整或采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產生積極影響[3,4]。
因此,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對糖尿病的診斷、控制和預防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彭湘杭,楊銳,艾雅琴,等.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診斷糖尿病效果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1,32(7):863-864.
[2] 童風琴,管世江,宋超,等.糖化血紅蛋自結合血糖測定的臨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0):74-75.
[3] 李曉莉.糖化血紅蛋自結合血糖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26):76-77.
[4] 蘇麗.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相關性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0):771-772.
R587.1
B
1671-8194(2014)17-0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