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倩儀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0)
教育工作者健康良好心理狀態(tài)的塑成
朱倩儀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0)
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教育第一線上的教師往往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包括工作壓力、社會壓力、家庭壓力,這種種壓力形成了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強大的心理壓力。這時,要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客觀平和地去面對,找到適當?shù)姆绞剑晕艺{(diào)整、適當緩壓、修養(yǎng)身心,以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樣才能有正常的心態(tài)去面對教育工作,去教書育人。
自我調(diào)整;減壓疏導;修身養(yǎng)性;物我平衡
位于教育第一線上的工作者一方面要承擔較繁重的教學任務、擔負學生、家長、社會對他們教學價值的高期望;也要接受來自學生、社會等的不滿和抱怨。教師工作相對于其它機關事業(yè)單位而言,工作辛苦,時間、精力付出多,而收入則低得多,收入不多加上自尊使然,教師有時被社會上一些人譏為酸文人,不容地因收入不高與關注家庭少受家人抱怨,幾方面相加后,教師面臨著很大的精神壓力。國外曾做過調(diào)查,在所有壓力職業(yè)排名中,教師排在前五位。不少教師在層層壓力下,心情焦慮、體質下降、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更有甚者,心理壓力導致直接的身體疾病……那么,教師該如何面對壓力,應對壓力、排解壓力呢?
1.正確自我認識與自我評價的意義
“人貴有自知之明”。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個人尤其是教師的心理活動及其行為表現(xiàn),對其協(xié)調(diào)工作、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有較大的影響。心理學家柯里就指出,如果一個人只看到自己的價值,自己比別人好,這樣會產(chǎn)生盲目樂觀情緒,自以為是,沒法處理好人際關系,還會受挫,產(chǎn)生苦悶;相反,如果一個人只看到自己與別人相比的不足,看不到自身的價值,會喪失信心,從而自卑與否定自己。作為教師還會把灰暗的情緒帶到課堂上,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所為教師,首先要從正確的角度,客觀地評價自己的職業(yè)性質、地位、收入、社會效應等,一方面看到工作的壓力、辛苦及并不高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要明了這種職業(yè)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性,社會意義與貢獻性。這樣對教師自身而言也就有了一個雙方面客觀的評價,這雙方面的評價會逐漸趨向于平衡。
2.進行均衡的情緒體驗,有適當?shù)淖宰鹦呐c自信心
所謂自我體驗,乃是自己對自己懷有一種情緒體驗,也就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一種態(tài)度。例如,自信、自卑、自滿、自責等都是各種自我體驗。情緒的自我體驗往往與自我認知、自我評價有關,也和自己對社會的規(guī)范,價值標準的認識有關。
(1)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成分,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榮譽,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不容別人歧視,維護自我尊嚴的自我情感體驗,即自愛心。有自新心的人,總有爭先進、爭上游的好勝心,他們不甘心落后,自覺而主動的遵守紀律,做好本職工作,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任務。一個有自尊心的教師,即使在現(xiàn)實不盡如人意,工作條件,工作報酬沒有達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的前提下,仍然會嚴格要求自己,本著師德與責任感,認真教書育人,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這樣的老師,教學總是有保障的。他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也是自尊自愛的,所謂言傳與身教也。
(2)自信心。自信心,是對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計,從而對自己產(chǎn)生的一種信心。自信心是人們成長與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心理品質,也是做好工作的一種保證。一個人如果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固定的心理定勢,對工作帶來消極的影響,一個有強烈自信的老師對培育學生滿懷希望。他們的這種自信心也會感染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促進教學目的,教學成果的達成。這一達成反過來又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增加他們的工作滿足度,從而達到一種內(nèi)心對工作滿意的心態(tài)。
1.培養(yǎng)濃厚的職業(yè)興趣,愛這份工作才能做好它。關于這點許多人都有體會:對一份工作不喜歡,不感興趣,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那是絕對做不好的;工作做不好,學校評價不好,學生有意見,反過來更使心情惡化,情緒低落,心理負擔更重。興趣有的是天生的,有的則是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既然教師的工作性質、工作環(huán)境等已是確定了的。個體改變不了它,那么何不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成見,慢慢去適應工作,對它產(chǎn)生興趣?從而埋下頭來,融入其中。任何事情,只要肯鉆下去,總會有所得。一旦適應了,離做好它也就不遠了?,F(xiàn)在與教師職業(yè)、教育有關的報刊、雜志、資料信息豐富,引人入勝;許多平凡、踏實卻在教育工作上取得建樹的先進個人事跡也令人向往……,更何況教學過程中有師生情感的交流,教師的工作除了教授知識外,也教育、培養(yǎng)人,它比許多行業(yè)都更有意義。一個教師若能如此看待工作,就不難對工作產(chǎn)生興趣,熱愛它,減少不滿與抱怨了。我們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便有不滿意,也能夠相對平和地看待得與失。
2.用工作中的取得的成績,成就來激勵自己,安慰自己,達到心理上的一種滿足。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教育都是塑造與改變個性的過程。正常的有效的教育工作總會有成果,或者是學生成績的提高,或者是學生能力的增強,人格的完善與進步……,這一行業(yè)工作付出后得到的成效也許并不立竿見影,但它一定有!教師要學會自我鼓勵,自我安慰:在老師的教書育人之下,學生一點點,一天天在進步著、成長著。老師每天看在眼里,也會有滿足感。這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回饋,給了老師在這一行堅持下去,不斷付出的原動力。而且,學生是有是非判斷力的,一個業(yè)務能力強,為人正直,人品高潔的老師會得到學生、社會輿論良好的風評。這種評價也說明了教師的成績與成就,許多老師正是靠著學生的進步與成績,他們對自己的信任與需要不斷鞭策自己、鼓勵自己,在辛苦與壓力之下平和地工作著。
1.暫時忘卻是應對不滿意現(xiàn)狀的小方法
工作時間長,工作標的高,而待遇報酬相就并不成正比……教師的不如意多著呢,再敬業(yè)的老師也有這樣那樣的煩心事。這時,可采用暫時的躲避與忘卻,即把工作中大大小小的煩惱暫時放在一邊,暫時“超脫”一下,拿開堆成山的壓力,暫時給自己的心情放假,讓它好好舒口氣。不一定是真的去玩、去度假,而是暫時不去想壓力與煩惱,短時間內(nèi)自己心理放松了,狀態(tài)會好些,這時“抵抗力”增強了,再去面對下一輪壓力,這樣比成天繃著神經(jīng),從不松懈好許多。人們遇到災難或身體上重大傷害時,往往會有一定時間選擇性的“失憶”、“遺忘”,這其實是人類本能的一種自我保護和自我修復。該忘時就忘,該不想時就別去想,教師學會這一點是有益的。
2.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途徑
每個有自己的性格、不同的愛好,面對壓力與不快也有著不同的方式方法來舒緩。許多腦力工作者用運動健身來調(diào)劑自己忙碌的生活,有人長跑、攀巖、爬山,有人打網(wǎng)球、游泳……不但鍛煉了身體,也放松了身心,緩解了壓力。其它途徑如節(jié)假日遠足旅行、或是看電影、碟片都不是不錯的消遣??梢园压ぷ鲏毫侀_一邊,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身心。我們對心理壓力、工作壓力應象對洪水一樣,不能硬堵,而是多方面分流,讓它平緩下來。方式則因人而異,每個教師都可以找到對自己適用的方式來調(diào)節(jié)情緒,鎮(zhèn)定自我。
3.不良情緒要及時宣泄
工作時間久與人們會有職業(yè)倦怠,產(chǎn)生厭倦心理,不滿意在增加。不少問題在一定時間內(nèi)解決不了而必須每天面對,這樣日積月累,不良情緒在積壓,發(fā)酵,形成了“毒素”。不及時“排毒”,不僅心情不好,工作狀態(tài)差,身體也會下降,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這時,該發(fā)泄時就發(fā)泄。比如:回家向家人倒苦水,把自己的精神垃圾及時倒掉,這能讓自己好受些,輕松些;還可以在同行業(yè)較信任的同事,朋友間發(fā)發(fā)“牢騷”。同一行業(yè)有著差不多共同的狀況,大家時不時聚在一起痛快地抱怨幾句,發(fā)發(fā)牢騷。想想別人也有難處、苦處,心理上會平衡許多。傾訴、宣泄對排解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也是有用的。
人有許多缺點、弱點,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社會經(jīng)驗、工作經(jīng)驗的積累,人的心理也會不斷地成長。教師的職業(yè)有其特殊性,是起著指導者和榜樣的作用的。教師必須有較好的修養(yǎng),高尚的人格,較強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這就要要求我們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糾正自己,提升自己,“修煉”自己。一個為人理智豁達,心境平和的老師定能克服各種不良心理問題?!皩庫o而致遠”的境界是可以達到的。與道教修煉達到融于自然的境界相似,我們無需“出塵”,但心靈的寧靜、平和、滿足都是可以做到的。真的克服了自我,達到一種純?nèi)坏臓顟B(tài)也就做到了心靈的飛躍。
人無完人,工作、職業(yè)也沒有完全令人滿意的,教師工作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出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心理壓力在所難免。只要正確定位,適當調(diào)節(jié)自我,達到平衡心態(tài)就能克服困難,做個心理健康,合格的好老師。教者正其心,理其氣方能育人。
Educational workers in good health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lastic
Zhu Qian-yi
(Suzhou Art and Design Technology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Educators, especially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first line teachers often faced great pressure, including the work pressure, social pressure, family pressure, this kind of pressure on the formation of a strong psychological pressure educators unique. At this time, must set up the correct attitude, objective and calm to face, and find the right way, self adjustment, the appropriate relief, cultivation of body and mind, to reach the equilibrium state. This can have a normal state of mind to face the education work, to teach.
self adjustment; decompression counseling; cultivate one's original nature; material balance
G44
A
1000-9795(2014)03-0288-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1-19
朱倩儀(1971-),女,江蘇蘇州人,講師,從事高校英語教學和新形勢下的職教雙融合改革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