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飛
(新疆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新疆烏魯木齊 850024)
漢日同形類義詞、同形異義詞探究
——以語義偏差與漢字字義的多樣性、漢字意義變遷的關(guān)聯(lián)性為中心
張騰飛
(新疆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新疆烏魯木齊 850024)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古代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漢字、律令制度、佛教等是日本學(xué)習中國的主要內(nèi)容。中日兩國均屬于漢字文化圈,兩國語言中存在大量的漢字同形詞。同形詞中的同形類義詞、同形異義詞對于中國的日語學(xué)習者來說既有漢字的親切感,又會因為母語的干擾,做出錯誤的判斷。本文主要從語義偏差與漢字字義的多樣性、漢字意義變遷的關(guān)聯(lián)性出發(fā)探究漢日同形詞,為漢日同形詞的學(xué)習與教學(xué)提供參考。
漢日同形類義詞;同形異義詞;探究
根據(jù)《中國日本學(xué)年鑒1992》,中國關(guān)于漢日同形詞的研究開始于李進守1982年發(fā)表的《中日兩國同形詞的對比研究》一文。此后,學(xué)者們圍繞漢日同形詞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潘均(1995)在《中日同形詞詞義差異原因淺析》一文中指出在判定中日同形詞時應(yīng)該基于以下三個條件:一是表記為相同的漢字(漢字簡繁體等忽略不計);二是有共同的出處和歷史上的關(guān)聯(lián);三是現(xiàn)在中日兩國都在使用的單詞。其中以二字詞居多。關(guān)于第三點,在中日文中有很多同形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步變成了“死語”。例如“泰西名畫”(外洋畫)這樣的詞匯中文、日語中都曾經(jīng)有過,意思也能理解,但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屬于死語。嚴格意義上講這些都不應(yīng)該劃入日中同形詞的研究范圍。
總而言之,簡單來講漢日同形詞是指日語和漢語在漢字構(gòu)造上一致的單詞。大河內(nèi)康憲(1992)在其研究中關(guān)于“為什么存在大量的漢日同形詞匯”,總結(jié)了以下兩點:一是日本對中國漢字文化的受容,二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積極學(xué)習西方先進文化,將一些概念通過漢字翻譯成日語,又將這些漢字詞匯傳到了中國。但即使是相同的漢字構(gòu)造,由于文化背景、社會體制等的差異導(dǎo)致漢日同形詞即存在共同之處又有微妙的差異。
根據(jù)1978年日本文化廳出版的「中國語と対応する漢語」把中日同形詞分為三類,其中本文將重點梳理、探討漢日同形異義詞、同形類義詞。
1.同形同義詞。即在日中兩語中意思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詞匯。例“合法”一詞漢語的意思為符合法令、法規(guī)。日語的“合法”:法令または規(guī)範に適合すること(符合法令法規(guī))。如:取得合法地位。/合法的な地位を取る。
2.同形異義詞。即在日中兩語當中意思完全不同。例:新聞·新聞。漢語中的“新聞”:媒體對新近發(fā)生的事情的報道。日語中的“新聞”為“社會の出來事について事実や解説を広く伝える定期刊行物”(即報紙)。此外,“得手”,中文為成功獲得某種東西或一件事,而日語是指“擅長”。
3.同形類義詞。即在日中兩語當中有一部分語義相重疊,但是存在兩詞的意思差異。在漢日同形詞中,同形類義詞占比較大,也是經(jīng)常容易出錯的地方。具體細分此類詞可分為兩大類:①中文同形詞的詞義包含日語同形詞。例:中文“料理”的意思為:照顧、照料;安排、處理;烹調(diào);日語中“料理”為“食物をこしらえること。また、そのこしらえたもの:(即烹飪食物)。由此可見中文的意思更為廣泛。②日語同形詞的詞義包含中文同形詞。例:日語“愛情”:相手に注ぐ愛の気持ち。異性を戀慕う感情。(即在對方身上傾注的感情;男女之情)??梢娙照Z的“愛情”詞義更為廣泛,現(xiàn)代漢語當中的“愛情”一般指代男女之情。
由于漢字字義不唯一,所以日語和中文當中使用同一個字但取不同字義時,組成的單詞的意思肯定是不同的。例“手紙”一詞中“手”(共28種意思)取其中的“筆跡、書體”,所以“手紙”為“書信”的意思。但在中文中“手”取“解手”一義,“手紙”即為“如廁用紙”。由此可見,中日文中同一漢字取不同的意思,單詞意思就迥然不同。下面通過舉例來看由字義不同引起的中日同形語的意思偏差。
1.第一個字意思不同引起的語義不同
①以「白」開頭的同形語。根據(jù)《日語國語大字典》“白”有以下幾種意思:a雪のようないろ(白色)。b経験に乏しい(缺乏經(jīng)驗)。c紅白に分かれたときの白組(紅白分組)。d犯罪容疑のないこと(清白)。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字典》:a像雪一樣的顏色,與黑相對。b光明、明亮。c清楚明白。d以白眼視人。c象征反動,與紅相對。d無根據(jù)、不能實現(xiàn)。e副詞,枉然、平白的、憑空的。f潔白等21種意思。所以,取不同的意思組合出的詞語的意義必然不同。例:A白地:中文意思為“沒有種莊稼的田地或沒有樹木房屋的地”。此處的“白”是“沒加什么東西”的意思。日文意思:染めていない布地;書いたり染めたりしていない紙。此處的“白”是“白色”的意思。B白?。褐形囊馑紴槲闯晒Φ娜?,一般的人,普通的人。此處的“白”為“沒有功名,官職”。日文意思:傘持ち·口取などの役をする白張を著た仕丁。此處的“白”是“白色”,來源于穿白布衣服的人。
②以老開頭的同形詞。根據(jù)《廣辭苑》“老”有以下幾種意思:a古いことb 61歳以上65歳以下のもの。c 臣下の長(重要な役割)d老人の自稱。e年功·経験を積むこと。(老練)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字典》:a年歲大b遲暮、老去c老練d敬詞,不表年歲e放在某些指人或動植物的名詞前等24種意思。A老婆:中文為妻子的俗稱。接頭詞,往往在表示人或動物的名稱前加“老”字。不表示年齡的大小。又如老虎、老百姓等。日文為“年とった女”(老婦人,老嫗)。此處的“老”為“年紀大”的意思。B老師·老師:中文中“老”為尊稱,通常加在經(jīng)驗豐富的人稱之前表示尊敬。日文意思為“年とった僧または先生”(上了年紀的僧侶或老師)。此處的“老”為“年紀大”的意思。
2.由于第二個漢字意思不同引起的詞義偏差
①改行:中文意思為放棄原來的行業(yè)從事新的行業(yè)?!靶小睘椤奥殬I(yè)”的意思。日文意思為“文章の書き方や印刷物の組み方などで、行を変えること”(即在文章書寫或者印刷物排版中的換行)?!靶小睘椤拔恼滦辛小钡囊馑肌"诩庇茫褐形囊馑紴椤熬o急需用”。此處的“用”為“需用”。日文意思為“急ぎの用事”(即急事)。此處的“用”為“事情”。③送信:中文意思為遞送信件。此處的“信”是信件的意思。日文意思為“通信を送ること”(即發(fā)送信號)?!靶拧睘椤靶盘枴薄?/p>
3.由于兩個字的漢字意義均不同而引起的詞義偏差
①歸還·帰還:中文意思為將所借或所拾的錢、物等歸還失主?!皻w、還”均為他動詞。日文意思為“戻る。特に、戦地·軍隊などから故郷へ帰ってくること”(即從戰(zhàn)地等歸還故里)?!皫?、還”均為自動詞。②車間·車間:中文意思為企業(yè)內(nèi)部在生產(chǎn)過程中完成某些工序或單獨生產(chǎn)某些產(chǎn)品的單位。此處的“車”為“車床”、“間”為“房間”。日文意思為“前後して走行する自動車の間”(即車距的意思)。此處的“車、間”為“車與車之間距離”。
4.詞語構(gòu)成關(guān)系引起的詞義偏差
①石頭·石頭:中文為石頭的意思。“頭”為結(jié)尾詞,沒有特別的意義。日文為“石のような硬い頭;考え方が硬くて融通できない人”(即像石頭一樣硬的腦袋,死腦筋)。②妻子:中文為老婆的意思?!白印睘榻Y(jié)尾詞,沒意義。日:妻と子供(即妻子和孩子)。此處的“子”是“孩子”的意思。
語義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雖然是語源相同,但是在中日兩語中或許其中一方發(fā)生了變化或者是兩方都發(fā)生了變化,導(dǎo)致詞語語義發(fā)生變化。
1.中文的語義發(fā)生變化,日語的語義沒變
①結(jié)束·結(jié)束:日語的“結(jié)束”是“捆束、捆扎”的意思。而中文的“結(jié)束”是“完畢”的意思。在《后漢書·東夷傳·倭》中出現(xiàn)了“其男衣皆橫幅結(jié)束相連?!彪S著歷史的變遷在中文中“結(jié)束”主要表示“完畢”的意思。②湯·湯:“湯”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主要使用的是“帶汁水的菜肴或事物加水煮出的汁液”。比如“米湯”等。而日語常用的意思是“開水”。而在古漢語中,“湯”的意思也是開水,如“赴湯蹈火”等。③娘:古漢語中“娘”為“少女”或“母親”的意思。如《子夜歌》中“見娘喜容媚,愿得結(jié)金蘭”,是指少女;而《木蘭詩》中“旦辭爺娘去”則指母親?,F(xiàn)代漢語和現(xiàn)代日語各繼承了古漢語的一個意思,現(xiàn)代漢語中的“娘”成為“母親”,日語的“娘”則成為“女兒、女孩”。
2.日語的詞義發(fā)生變化,中文的詞義保持不變
漢字在傳入日本之后,尤其是遣唐使廢除之后漢字的意思逐漸脫離它的本義。例如“邪魔”一次原意為:魔鬼、惡魔?!抖鼗妥兾募て颇ё兾摹罚骸包c檢邪魔百萬般,擬捉如來似等閑?!倍鴤魅肴毡竞笃湟馑及l(fā)生了改變,主要意思為“妨げる、障害”。
3.在日語和漢語中詞義都發(fā)生了相應(yīng)的變化
例如“結(jié)実”一詞日文意思“草木が果実を結(jié)ぶこと、転じて努力の結(jié)果をあげること”(即成果收貨)。中文的意思為:堅固、牢固、健壯、分量大、踏實。其實,最早在《漢武帝內(nèi)傳》中“母曰:‘此桃三千歲一結(jié)實耳。”的“結(jié)實”一意思為:植物結(jié)出果實。由此可見在日語、漢語中該詞的詞義均發(fā)生了變化。
漢日同形詞從一定程度上說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結(jié)晶。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發(fā)現(xiàn)由于漢字的字義的多樣性、漢字意義的變遷引起了漢日同形詞語義的偏差,認清這一點將有利于從根源上區(qū)分中文意思與日文意思。此外,漢日同形詞的語義偏差無疑是由社會、歷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漢字的多義性及其語義的變遷僅僅是造成漢日同形詞語義差異的一個方面。
[1]王蜀豫.日中語言的對照研究[M].四川文藝出版,2000,11.
[2]于麗慧.中日同形語對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碩士論文,2007,5.
[3]潘鈞.中日同形詞詞義差異原因淺析[J].日語學(xué)習與研究,1995.
[4]佐藤芳之.日漢同形異義詞研究.2010,12.
[5]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匯.2004.
[6]廣辭苑[M].巖波書店,第五版.
Inquiry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isomorph synonyms, homonyms -- With diversity of semantic deviation and Chinese characters meaning relev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meaning change as the center
Zhang Teng-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50024, China)
China and Japan are neighbors. Ancient Japanese culture is largely due to the Chinese cultural absorption and fusion. Chinese characters, law system, Buddhism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China Japanese learning. China and Japan are two countries belong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s cultural circle, there are a lot of Chinese characters of homographs in both languages. The same form of synonyms, homographs for China Japanese learners both Chinese characters of intimacy, also because of the interference of mother tongue, make wrong judg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iversity of semantic deviation and Chinese characters meaning relev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meaning change,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homographs in China and Japan.
Chinese and Japanese isomorph synonyms; homographs; inquiry
H36
A
1000-9795(2014)06-0408-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3
張騰飛,女,山東青島人,從事日語教育、日漢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