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禎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 安徽合肥 230601;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江蘇南京 210093)
高校圖書館人應當為實現“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李 禎
(安徽新聞出版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 安徽合肥 230601;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江蘇南京 210093)
“中國夢”代表了中國全體人民的利益。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高校圖書館應當把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發(fā)展高科技、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服務,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主要任務,樹立奉獻意識、責任意識、敬業(yè)意識、刻苦學習的意識,努力工作,為實現中國夢做出積極貢獻。
高校;圖書館人;中國夢;做貢獻
1.“中國夢”的內涵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大型展覽“復興之路”時第一次提出“中國夢”。習近平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的最偉大夢想。”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閉幕會上,習近平系統闡述了“中國夢”的內涵、具體目標及實現路徑?!爸袊鴫簟钡木唧w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具體目標是,到建黨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建國100周年,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在21世紀逐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爸袊鴫簟苯o國家、民族、人民描繪了美好的前景;“中國夢”體現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愿望,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利益;“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人民的夢;“中國夢”是強國的夢、富民的夢、復興的夢[1]。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凝聚中華民族團結的力量。習近平同志要求:“全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都要有本領不夠的危機感。都要努力培養(yǎng)新本領,都要一刻不停的增強本領。只有全黨的本領不斷增強了,兩個一年的奮斗目標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夢想成真?!睂崿F“中國夢”,要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帶領全國人民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一步一步地推向前進,實現“中國夢”,要靠全體中國人民的努力,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廈添磚加瓦。“中國夢”是創(chuàng)新的夢、攻堅的夢、奮斗的夢[1]。
2.高校圖書館人的中國夢的內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高校圖書館人的中國夢就是通過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信息支撐的優(yōu)質服務,使科學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夢;就是通過為教學提供信息支撐的優(yōu)質服務,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夢;就是通過自己的優(yōu)質服務使中華文化得到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夢;就是通過對社會提供信息支持,使人人都能利用圖書館得到發(fā)展、提高的夢;就是通過自己的優(yōu)質服務,實現自身價值、實現圖書館效益的夢。高校圖書館人的夢,包含在“中國夢”之中,同千千萬萬人民的夢一道匯聚了“中國夢”。“中國夢”的實現必將為高校圖書館人的夢實現提供機遇[3]。高校圖書館人的夢,將在“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得到實現。高校圖書館人實現自己的中國夢,要靠創(chuàng)新的服務理念,高度盡責的責任意識,踏實肯干的敬業(yè)精神和勤奮好學的淵博知識。
1.為教學提供信息支撐
人才,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多層次、全方位、高素質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是高校的基本宗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和為教學、科研服務學術性機構的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責任組成單位。圖書館人必須緊跟發(fā)展形勢,關注實現“中國夢”所需人才發(fā)展新趨勢,結合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新任務和新要求,與時俱進,適時調整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和工作重心,進一步開拓信息服務的新思路,創(chuàng)新信息服務的新舉措,為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2.為科研提供信息支撐
科學技術,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條件。發(fā)展高科技是高校的一項基本任務??茖W技術研究,是一個非常嚴警的而又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科研人員擁有淵博的學識及扎實的專業(yè)理論功底,而且需要圖書館信息做支撐??萍紕?chuàng)新,必須建立在對現有的知識及前沿發(fā)展動態(tài)十分了解的基礎上,這些都離不開圖書館人的幫助。因此,高校圖書館對科研的作用十分重要。高校圖書館人的幫助,對科研人員的作用十分重要。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直接影響科研的水平。據有關研究,科研人員查找信息的時間約整個科研工作量的50%[4],如果通過圖書館人提供從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有效服務,可以大大節(jié)約科研人員查閱文獻信息的時間,加快科研進程,提高科研的質量。
3.為中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提供信息支持
中華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載體。中華文化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是高校的又一基本任務。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和窗口。不僅要向師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還應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他們學習、發(fā)展良好的文化氛圍和人性化的閱讀環(huán)境。以優(yōu)雅寧靜的文化氛圍和人性化的閱讀環(huán)境吸引讀者進入知識的殿堂,用豐富的館藏信息和優(yōu)質的服務激發(fā)讀者強烈的求知欲望,使讀者在知識的殿堂里得到提高和發(fā)展。
4.為服務全社會提高信息支持
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服務全社會是高校的一項基本職能。高校圖書館是圖書館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全社會也是高校圖書館的一項基本職能。高校圖書館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和人才優(yōu)勢,積極為社會服務己成為發(fā)展趨勢。高校圖書館人應審時度勢,趨勢而上,讓更多的社會讀者進入高校圖書館,都能享受高校圖書館人的優(yōu)秀服務,只有全體人民的知識豐富了,能力增強了,綜合素質提高了,才能推動“中國夢”的目標如期實現。
1.胸襟開闊,樹立奉獻意識
奉獻,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中國夢”代表的是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實現“中國夢”需要靠全體中國人民都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時刻為國家、民族、人民著想的奉獻意識。如果事事只為個人著想,只考慮個人利益,不顧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即使個人的夢想實現了,“中國夢”還是不可能實現。高校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輔助機構,地位低,不容易做出驚天動地的業(yè)績,高校圖書館人必須胸襟開闊,要有甘為人梯的奉獻的意識,視讀者為上帝,把為讀者服務作為自己光榮的職責,把服務好讀者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把讀者利用圖書館得到升華和發(fā)展作為自己的快樂,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高校圖書館事業(yè),獻給讀者。
2.工作認真,樹立責任意識
盡責,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中國人都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自己高度的政治責任,并為之去努力奮斗。高校圖書館人要實現自己的中國夢,首先圖書館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將崗位職責與工作目標明朗化,讓館員知道自己的與工作目標;其次,高校圖書館人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把服務作為第一職責,把對讀者盡責作為最大的責任,把讀者的不滿意作為自己最大的失誤。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地工作;再次,要建立績效考核制度。用活績效工資,將服務效率、效果與個人工資掛鉤,促進館員為讀者提供信息更快捷、更準確、更實用,為讀者服務更細心、更優(yōu)質、更高效。讓讀者在圖書館得到滿足、得到提高、得到發(fā)展。
3.勤奮實干,樹立敬業(yè)意識
實干,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夢想變成現實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努力奮斗。任何夢想變成現實都是等不來、要不來的。只有靠實干、夢想才有可能變成現實。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中國人民勤奮實干。高校圖書館人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只有靠勤奮實干。首先,要堅持求真務實,一切從圖書館實際出發(fā),一切從讀者的需求出發(fā),把滿足讀者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心里時刻想著讀者,經常與讀者溝通、交流,了解讀者需求,了解讀者對服務的意見,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為讀者服務,把工作做精、做細,把服務做全、做優(yōu),讓圖書館真正成為讀者知識的殿堂,讓圖書館人真正成為讀者學習的良師益友。其次,要勇于攻堅攻難,圍繞讀者需求,不能只提供原始信息,要對信息進行二次加工整合,幫助讀者獲取、加工處理、整合信息。盡可能地為讀者提供更準備、更實用、更有效的信息產品。再次,要善于開拓創(chuàng)新,不但原有的服務內容、服務項目要在做精、做細、做優(yōu)上下功夫,還要拓展服務內容、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不但要做好原有的“陣地服務”,還要走出圖書館、到師生中間,把信息和服務作為產品,按照市場營銷的策略推銷出去[5]。不但要為本校師生服務面,還要拓展服務的,為社會服務,為社會提供信息和技術,幫助社會培養(yǎng)人才,幫助建立社會圖書館。讓圖書館吸引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圖書館、離不開圖書館,忠于圖書館。
4.刻苦學習,樹立本領不夠用的危機意識
本領,是實現“中國夢”的保障。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中國人民都具有很強本領,只有本領增強了,“中國夢”才能如期實現。高校圖書館人要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必須要增強本領。光有為讀者服務的思想,沒有為讀者服務的本領,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圖書館人。要增強高校圖書館人的本領,首先,高校圖書館要建立人才培養(yǎng)機制,把人才培養(yǎng)作為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結合現有人員的文化層次、學識水平、專業(yè)結構等,制定人才短期、中長期培養(yǎng)規(guī)劃,將人才培養(yǎng)工作制度化、常態(tài)化。其次,高校圖書館人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當今社會沒有一次學習終身夠用的職業(yè)和崗位,要結合時代信息技術的新發(fā)展,讀者的新要求,把學習當作是一項任務,一種樂趣,自覺學習,刻苦學習,終身學習,用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探索為讀者服務的新方式、新方法、新路徑。再次,圖書館應建立學習激勵機制,確保圖書館人終身學習制度化,落到實處,要把學習效果與崗位聘用、職務與職稱晉升、年度考核結合起來,促進形成人人爭學習、人人想學習、人人比學習的氛圍。
“中國夢”代表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高校圖書館人只有把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發(fā)展高科技、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華文化,為全社會服務,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主要任務。樹立胸襟開闊的奉獻意識、高度負責的責任意識、勤奮實干的敬業(yè)意識、本領不夠用的危機意識,腳踏實地地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方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為實現“中國夢”做出積極的貢獻。
[1]汪金友.十解“中國夢”[J].前進,2013(04):56.
[2]徐國良.基于職業(yè)精神的圖書館人的中國夢[J].旅游縱覽,2013(02):247
[3]葉小文.和諧新世界 美好“中國夢[J].外文評論,2006(02):11-13.
[4]胡春玲.談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為教學科研服務—以福州大學圖書館為例[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9(09):226-228.
[5]辛鳴.“中國夢”:內涵、路徑、保障[J].理論導報,2013(01):20-21.
The college library should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Li Zhen
(1. Library, The Anhui news publication of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China dream" is on behalf of all Chinese civics’s vital interests, and there is deeply need the whole society’s striving to realize the magnificent goal.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talented person, developing high technology, and obligation of 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As a partial constitution of “China dream", library should establish integrated senses of dedication, responsibi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diligence, so that to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 dream”.
university; library; China dream; contribution
G250
A
1000-9795(2014)03-0018-02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1-11
李 禎(1984-),女,安徽宿松人,從事圖書館管理、讀者服務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