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新紅
讓“美”更有深度
——以《我心中的春天》一課教學為例
■顧新紅
在省市“十二五”課題《品德教學審美化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通過實施“審美化教學”,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式,提高品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達到“立美于教”和“施教于美”的和諧統(tǒng)一,實現(xiàn)“以美引善”和“立美育德”的目的。課題組圍繞“審美化教學教師素質(zhì)結構”“教學設計審美化”“教學實施審美化”“教學評價審美化”等方面展開了實踐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特別是對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形式呈現(xiàn)、教學評價開展等方面的審美策略研究比較深入、細致,不少教師就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化品德教學,精心架構、優(yōu)化課堂結構,以生為本、優(yōu)化課堂氛圍等方面探尋了科學、易行的策略。
很多時候,教師過于追求課堂的外在呈現(xiàn),講求課堂結構的建筑美、活動的豐富多彩、多媒體課件的唯美,卻忽略了教學內(nèi)容本身的意義、內(nèi)涵之美。比如,有一位教師執(zhí)教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我心中的春天》一文時,課堂上,教師給孩子們呈示了大量的春天的美景圖,讓學生贊春天的美景,誦春天的詩歌,唱春天的歌曲,畫印象中的春天,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唱的無非是《春天在哪里》,跳的無非是《郊游》,畫的無非是紅花、綠樹、小鳥、小草。看上去,課堂是美的,春天的美景被搬進了教室,春天的歡樂在教室里釋放。但是,孩子們“心中的春天”在哪里呢?是什么樣子呢?不得而知。春天,沒有了個性,沒有了孩子們的獨特體驗和感受,美便顯得膚淺。
課堂伊始,教師導入談話:“同學們,春姑娘已經(jīng)揮著魔法棒來到我們身邊了(課件展示一幅春姑娘的圖畫),魔法棒輕輕一揮,大自然發(fā)生了許多變化。誰來做小小報春花,和大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春天?”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心中的春天”,或溫暖,或快樂,或美麗,或生機勃勃。師生的對話,充分喚起兒童的生活體驗,分享自己心中的春天,在兒童彼此的分享、交流中去感知春天的美好,激發(fā)積極的美好的情感體驗。
然后,話鋒一轉:“在如此多姿多彩的春天里,小朋友們最想做什么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看著課件呈示的畫面,在《郊游》的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歡樂游戲。情境體驗結束,立即引導交流體會:“剛才我們走進春天里,盡情呼吸植物的芬芳,與小動物親密接觸,你有什么感受?”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春天從自然拉到教室,從生活走進課堂,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賞春之美景,體驗春游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為下面的活動做好情感鋪墊。同時,是通過體會的交流,讓春天的美不只是停留在感官上,而是深入內(nèi)心,讓美化作快感、樂感、動感等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沉淀內(nèi)心獨特的體驗,春天的美不再流于形式,不再流于膚淺的視覺感受。這樣,“美”才入情、入境、入心,才有深度。
在師生體驗春天,贊美春天之后,教者巧妙引導:“是啊,春天真美,春天真好!春姑娘聽到小朋友們的稱贊,可開心了。她呀,使出神力,不僅帶來了美麗的春光,還有不少有趣的小秘密呢!瞧,春姑娘魔法棒一揮,帶來了小蝌蚪呢!你們知道小蝌蚪長大后變成了什么呢?(生答)想知道小蝌蚪變成小青蛙的過程嗎?”當學生興趣盎然地觀看了《小蝌蚪找媽媽》的視頻,教師立即追問:“看到可愛的小蝌蚪變成神氣的小青蛙,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交流內(nèi)心的感受。然后教師順水推舟:“是啊,在這個溫暖的春天,小蝌蚪的變化多大、多神奇?。〈汗媚锬Хò衾锏拿孛苓€有很多很多呢,你還知道哪些春天的秘密呢?”在學生的交流中,進一步感受春天的神奇、有趣。然后不失時機地鼓勵學生:“春姑娘是一個本領很大的魔術師,如果大家繼續(xù)觀察下去,還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呢!”
在“探究春天”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因勢利導:“我們心中的春天這么美麗、快樂、神奇,可是我們有時候也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多媒體課件出示一組春天被破壞的畫面,誘發(fā)思考:“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引導學生選擇相關畫面進行辨析,角色模擬勸說。學生在積極參與,角色體驗,對話互動中懂得了要珍愛春天、呵護春天。教師推波助瀾:“是啊,美麗的春天,美麗的大自然也需要我們?nèi)ゼ毿暮亲o,用心珍愛,春天才會更美麗。孩子們,春天是這樣的多姿多彩,這樣的神奇,但是又是那么的短暫,你們想怎樣把春天留下來呢?”在學生充分交流后,水到渠成、總結談話:“那么課后就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留住春天吧,讓美麗、神奇、溫暖、快樂……的春天永遠住在我們的心中!” 到此,課堂結束,但珍視美,愛護美,創(chuàng)造美的行動會繼續(xù)。
“美是一面鏡子,你在這面鏡子里可以照見你自己,從而對自己采取這樣或那樣的態(tài)度?!?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美是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教師的審美教學需要不斷得反思,也許教師努力實施的審美化教學已經(jīng)讓課堂美起來了,但是要透過這面“美”的鏡子去照見自己,去發(fā)現(xiàn)瑕疵,去改進教學,讓課堂之美,教學之美更加深刻起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賓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