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峰
(南通第一中學,江蘇南通,226001)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閱讀面越廣、閱讀量越大,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有越大的提升空間。閱讀是語言輸入,寫作是語言輸出。語言的輸出量永遠會小于或等于語言的輸入量。英語教學專家亞歷山大(Alexander)說:“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is read.”因此,應(yīng)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開展各種形式的寫作訓練,讀寫結(jié)合。
1.連詞成句。教師給出相關(guān)單詞、詞組,讓學生把它們連成一個意義連貫的句子和語段。
2.連句成段。教師給出相關(guān)聯(lián)的句子,要求學生按要求將句子連成一個語義連貫的段落或短文。
3.連段成篇。教師把一篇完整文章的段落次序打亂,要求學生按照語篇的邏輯意義重新排序。
4.復述課文。在平時教學中,許多課文都可要求學生根據(jù)關(guān)鍵詞先進行口頭復述,在復述的基礎(chǔ)上,完成書面概要的寫作。
說和寫的技能都是語言的輸出,寫的要求更高。教師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英語氛圍,多用英語進行教學,讓學生融入其中,用中學、學中用,從而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師生可采取下列方法來以“說”促“寫”:
1.看圖描述。Britton(1970)指出“學生口語句型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式往往是他們學習寫作的基礎(chǔ)”。所以教師可以準備圖畫若干,以PPT形式呈現(xiàn),提供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問答練習,形成書面文字。
2.討論式訓練。教師提供作文題,學生分小組口頭討論。分小組進行討論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表達和交流的欲望,提高組員的口頭表達能力??勺屢幻M員執(zhí)筆,寫出草稿,再集合小組各成員的力量,共同修改作文。最后各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朗讀本組作文,教師進行口頭評論,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在這個基礎(chǔ)上,學生在此修改定稿。
網(wǎng)絡(luò)時代,大學生們足不出戶就能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娛樂上,網(wǎng)絡(luò)上充斥著各種新奇的信息,可以輕松獲得,極易滿足大學生們的獵奇心理;學習上,百度、維基百科、知乎等平臺的成熟,并且高校圖書館日益重視數(shù)字資源的建設(shè),大學生們有多個平臺可以輕松獲取知識和答案,使得大學生們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轉(zhuǎn)變,更加推崇能享受到樂趣的“悅讀”。所以,高校圖書館在新媒體背景下的閱讀推廣工作應(yīng)抓住大學生的閱讀心理,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他們自主閱讀。
聽寫結(jié)合訓練既能提高學生詞匯的拼寫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寫作技能。具體做法如下:
1.且聽且寫。教師朗讀語段,學生記錄。一般來說,教師先正常語速朗讀一次;然后以較慢的語速再朗讀兩次,供學生記錄;最后再以正常語速朗讀一次,供學生對自己的記錄稿進行修改補充。教師所用的語段可以是課文段落,或者一些生活故事、幽默故事或英美文化介紹等淺易讀物。
2.先聽后寫。開始時教師可以放慢朗讀速度,可以朗讀三遍左右。朗讀材料時可以只聽不記錄。聽完材料后要求學生憑記憶進行書寫,寫出所聽材料的大意。筆述時學生可大膽地運用自己的詞句,不必默寫全部內(nèi)容,只要寫出大意就行。
3.聽說結(jié)合。根據(jù)學生聽力情況,教師將材料朗讀三遍左右,提供相關(guān)幾個問題,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問答練習,口頭表達,最終根據(jù)口頭訓練結(jié)果,寫出該篇材料的大意。
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應(yīng)注重學生的日常寫作訓練,要讓學生認識到日常寫作訓練的重要性,并結(ji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注意積、持之以恒。具體方法如下:
背誦佳句對寫作幫助極大。注意背誦一些名言佳句,掌握一些基本句型結(jié)構(gòu),積少成多,熟能生巧。背誦優(yōu)美的語段及語篇,對學生掌握語段的寫作和謀篇布局都有極大的幫助。關(guān)鍵是學生在平時能注意積累,注意堅持。
美國語言學家和教師進行了大量的寫作教學法研究,發(fā)現(xiàn)合并句子有助于促進語言技巧的提高。長句和短句各具優(yōu)點,在寫作過程中應(yīng)適當交叉使用,使之相互補充。這樣可以使文章錯落有致,波瀾起伏,語言的表現(xiàn)力也能得以增強。
整體聽寫活動又叫作文聽寫法或語法聽寫法。在整體聽寫訓練中,教師用正常語速朗讀一篇短文,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記錄下他們認為的關(guān)鍵詞,然后分小組口頭討論,小組各成員利用所記下的關(guān)鍵詞,共同合作,重新構(gòu)建短文。要求重建的短文盡量與原文一致,但大意一定要準確。整體聽寫活動是以篇章、任務(wù)為基礎(ch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同時又是一種把語篇聽寫和語篇重組結(jié)合在一起的控制性寫作。
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改寫課文??梢赃x取一篇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語言相對難的短文,讓學生用淺易的句子進行改寫。這有助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改寫的方法很多,可以進行不同文體的改寫,如把對話改為記敘文,也可把記敘文改成對話,還可以選取課文中的某一段或者某幾段進行改寫。通過改寫,學生能夠?qū)W會基本語法、詞匯的用法,減少語言錯誤,為寫好作文打基礎(chǔ)。
仿寫常分為段落仿寫和課文仿寫兩種。段落仿寫是模仿書上主題句是怎樣擴展成段落的。課文仿寫是指選出合適的課文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這樣可以使學生熟悉各種不同的文體,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開拓和發(fā)展。
英漢兩種語言的寫作風格在篇章結(jié)構(gòu)、語言特點、思維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只有熟悉了英語的思維方式,在寫作過程中能自覺地運用,才能寫出符合英文習慣的作文。日常教學中應(yīng)注意三點:
(1)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習慣
郭純潔、劉芳(1997)認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目的語輸出時所進行的推理大多是由母語承擔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注重比較漢英思維方式差異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化及風俗,了解英漢思維之間的差異,這能提高學生跨文化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敏感性。
(2)重視語篇整體理解的教學
為了讓學生了解英漢思維方式的不同特點,可以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在閱讀中加強語篇知識教學。學生有文章的整體語篇意識,寫作過程中才能有輸出的篇章整體架構(gòu),即所謂“成章入口,出口成章”。
(3)注重語言實際運用中的語法教學
語法教學不能只局限于語法條目的教學上,應(yīng)注重英漢在各自語法上的差別教學上,比較各自的表達方式差異,讓學生了解兩種語言的差別及漢、英民族思維方式的差異,在英語寫作中有意識地更多使用英語思維方式。
[1] 應(yīng)麗莉.從“讀、寫、改”三途徑談初級英語寫作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06(8).
[2] 徐桂芳.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3).
[3] 胡作友,張小曼.思維差異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7).
[4] 賴曼珍.整體聽寫活動——提高英語寫作中語篇銜接能力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7).
[5] 高旭陽.寫作檔案袋:過程寫作法實施的有效載體[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1).
[6] 郭純潔,劉芳.外語寫作過程中母語影響的動態(tài)研究[J].現(xiàn)代外語,1997(4).
[7] 曹定欽.英語作文中的語法錯誤與不同反饋形式的效果[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