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霞
(正德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6)
所謂評估,簡單來說就是評價估量。思想政治理論課評估是指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針和政策,根據一定的標準,以定量或定性的形式,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效果進行綜合診斷,并提出針對性意見的過程。它包括院校自評、現(xiàn)場評估和指導3 個階段。它是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管理科學化的必要手段,為各大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項工作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參考依據。
江蘇省作為全國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軍者之一,對全省各大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了規(guī)范化的管理,并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fā)〔2004〕16 號)《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 號)《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 號)的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江蘇省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試行)》《江蘇省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試行)》,于2011 年開始執(zhí)行。這2 個《標準》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全省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較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對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評估檢查主要是運用后一個《標準》。該標準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高職院校,具體包括組織領導、教學工作、教研與科研工作、隊伍建設、保障條件等在內的12 個一級指標、39 個二級指標及1 個附加部分的考核指標。
運用高職《標準》對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進行檢查評估,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實效性,卻不排除存有部分院校評前突擊、評后依舊、材料造假、找人充數(shù)(無專職教師,為了評估找人替代)等問題。要真正做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就要不斷地完善整個評估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連續(xù)性的過程,即時性和實效性是教育效果既有的特點,以“一評定終身”的方式對其作出評價,缺乏一定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只有進行多次、連續(xù)性的評估得出的結論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所以,“質量評估主管、督導和執(zhí)行部門可以采取定期定點和不定期不定點相結合,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教育過程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和評估。這樣做雖然增加了主管部門和師生的負擔,但卻能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可靠性”[1]。可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質量評估既要注重近期評價又要進行長遠評價,二者有機結合,評出了結果又注重了過程,避免了有些民辦高職院校評估時熱情如火、評估后依然如故的現(xiàn)象發(fā)生。
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是一個包含多種因素的復雜系統(tǒng),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目前檢查評估基本上都是通過因素分析的方法確定評估的具體指標,將教育教學活動分解成多個要素,并對各要素進行一對一式的評估,對每個要素賦值加權后確定評價結果。這種分解式的評估方法也叫“指標——量化”方法。這種方法注重通過量化后的數(shù)值來測定結果,追求評估的精確性。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具有綜合性,對于院校而言主要通過理論教學、課外實踐和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等教育形式來完成。其中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教育實踐活動極具主觀性,而“指標——量化”的方法適用于受檢性強的對象,主觀性的活動僅通過數(shù)值分析很難體現(xiàn)其個性和價值性,也難以發(fā)揮評價的診斷和激勵作用。因而通過數(shù)值計算得出的評估結論,缺乏一定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全面性。維果斯基曾說過“這種把復雜的整體分解為各個成分的分解法,好像將水分解為氫和氧兩個元素進行分析一樣。這種分析的最重要特征是:分析的結果與被分析的整體截然不同。整體的固有屬性喪失了,獲得一系列新的,原來的物體從來沒有顯示過的特性……當人們把水分解為氫和氧后,會發(fā)現(xiàn)氧能自燃,氫能助燃,但人們永遠也不會從所分解的成分分析中得出水能滅火的特性。”[2]所以說,通過孤立地分析各要素指標而輕視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機體整合性,就很難全面反映教育的整體價值,因而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綜合評價。
以江蘇省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檢查評估為例,雖然檢查方案的制定有章可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針對性,但無論怎么說評估中的價值取向都是通過指標體系的方式進行固定的。方案中的所有指標都是預先制定的,它規(guī)定了評估者“評什么”“怎么評”。作為評估對象的民辦高職院校,無主動權,只能被動地接受評估,接受“上級領導”的指導和檢查。雖然評估中各民辦高職院校無論是領導還是教師都“積極”準備材料,“熱情”迎接評估組考核,但真正的想法和意圖卻很難得到理解和重視,導致評估的真正擁護率不高。因此,在評估整個過程中應認真聆聽民辦高職院校的心聲,將其好的建議納入考評方案,實現(xiàn)評估“現(xiàn)其言”“見其行”的效果。
評估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通過一兩天的時間,便對民辦高職院校相關工作的情況作出了終結性的評估。評估中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各項指標分值上,但最應面向的應該是民辦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過程的常規(guī)表現(xiàn)和教育實效。缺乏對整個教育過程的了解,導致一些民辦高職院校為評估而評估,弄虛作假,追求指標的合格率。只有對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督和考核,才能真正提升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育的實效性,保證其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
總之,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檢查評估體系,充分調動民辦高職院校的積極性,將會使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開展更加有序、有效。
[1]王大偉.高等學校院(系)級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6.
[2]余震球,譯.維果斯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李強,龔衍麗.陜西省高職高專國防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青春歲月,201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