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慶
(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
教育與管理互融加強教風學風建設
李建慶
(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3 )
高校中學生管理和教育脫節(jié)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全員育人功能發(fā)揮不夠,本文根據(jù)我校目前學生和教師實際,從教育與管理如何融合方面,緊緊圍繞教風和學風建設進行探討,并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和途徑,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教育;管理;教風;學風
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學校在校生數(shù)量成倍增長。我校面向全國招生,各地學生入校分數(shù)參差不齊,素質不一,性格各異,學生都是90后,基本都是獨生子女;規(guī)模的擴張使師生比例失調,這些都給學校的教育與管理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如果僅滿足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輔導員去做,教師只負責教學工作,已經根本不能適應社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學校重新把加強學風、教風和校風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各部門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但是欠實效性。通過對學生管理、政治思想教育、專業(yè)思想教育、教學秩序、教學進程與活動開展等方面調研,在學生和學校、教師各層面存在著不同的問題。
(一)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對學習興趣不大,上網(wǎng)、喝酒、打架、談戀愛現(xiàn)象很普遍,對專業(yè)前景不愿深入認識,沒有明確奮斗目標,職業(yè)規(guī)劃模糊。
(二)二級學院領導對學生工作的細節(jié)重視程度不夠,從思想上重點放在了兩頭學生,對大部分學生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以及各種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不夠重視,與學生的直接座談不夠,有些做法流于形式。對輔導員隊伍、班主任隊伍、教研室主任和教師等的工作指導、提醒和監(jiān)督等不到位,教師僅需上好課程的思想占據(jù)主導意識,只“教”未“育”,全員育人機制沒有很好地建立起來。
(三)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經驗缺乏,溝通不夠,責任意識跟不上,抓面未到點。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大,普遍年輕化,基層學生管理經驗相對欠缺,尤其對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缺乏處理經驗,對學生管理過程中突發(fā)事件準備不足。班主任未能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思想方面遇到的各類問題,同時缺乏相應的反饋機制,不能很好地與輔導員進行工作對接,從而不能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和思想動態(tài),不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中存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
(四)對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工作開展不全面,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機制。學生干部的產生都較為嚴格,選拔均通過個人自薦、資格審核、競聘演講、公示等環(huán)節(jié)最終產生。但沒有對學生干部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部分學生干部責任心不強,工作方式方法存在問題,檢查流于形式,缺乏遇到困難和緊急問題必要的應對措施。同時對不遵守學院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學生處罰措施不及時、不到位,以至于部分存在僥幸心理的學生無視校規(guī)校紀,違紀現(xiàn)象嚴重,紀律觀念渙散。
(五)對學生學習引導和心理健康關心重視不夠。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尤其是大一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況早于以往大一學生;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目標不明確,課余時間荒廢在網(wǎng)吧、臺球廳等。從近幾年出現(xiàn)的幾起學生事件分析,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部分學生心理問題存在已久,但未引起相關學生管理人員的重視,未能及時進行個體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至于出現(xiàn)學生人身傷亡事件,并出現(xiàn)了極端個體學生:如精神分裂傾向以及同性戀傾向的學生,對周圍同學的學習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一)領導觀念要變
從二級學院領導到教師需要重新提高認識,教育與管理并重,改變二者脫節(jié)的問題,思想教育和管理不是書記一個人的事,院長也要責任;教學也不是院長一個人的事,書記也要參與其中,形成合力。
(二)教師觀念要變
堅決改變僅僅上好課的思想,在學生的大學學習過程中,老師不但幫助學生掌握、吸收新知識,而且在學生的生活方面,又是有經驗的益友,時時為學生導航,避免了他們走很多彎路。因此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的建立,不單只靠學生自己的自覺性,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老師的教育和引導的,良好的校風、學風的建設,老師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輔導員和班主任觀念要變
要重新認識“管理”,實施人性化管理,制度內化教育;要深入學生,關注細節(jié),獲得學生信任,讓學生敢于吐露心聲;要由大眾的教育到個體的教育,活動開展要有精英活動向大眾化轉移。
(一)書記院長靠上抓,建立完善全員育人機制
進一步增強全員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重新認識“管理”與“教育”,改變只“教”不“育”的思想,全員參與學生的教育管理,實施人性化管理,實施制度內化滲透教育。
1.部門領導要高度重視學生管理以及學生教育。加強對輔導員和班主任的教育、指導和管理,修訂班主任工作職責和獎罰制度。要定期召開班主任和輔導員會議,特別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突出問題,建立學院領導、系主任、輔導員、班主任四級共同關注與跟蹤機制。
2.從學院領導到老師,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把自己當成學生,把學生當自己,把學生當學生,把自己當自己,注意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予以積極的引導,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交流暢通了,就達到溝通無限的效果了。
3.教師上課不是僅僅講好課,包括教育管理。教師上課存在對學生考勤不敢嚴格現(xiàn)象,是因為怕學生測評打低分,這一方面我們要解決測評方法和內容。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座談,學生對敢于負責的老師是公正公平的,因此教師要徹底去掉擔心學生因為考勤等打低分的想法,抓好考勤,從制度上讓學生先進入課堂,這是學風建設的基礎,也是形成良好教風的關鍵。
特別是專業(yè)課老師在學生中具有潛在的威信和影響力,不僅要鉆研業(yè)務,不斷增強課堂授課的感染力,也要樹立德育責任的理念,不斷增強自身人格魅力。專業(yè)課教師要借助課堂為平臺,注重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和自身學術專長,將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做人之道滲透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專業(yè)輔導、生活指導”,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教育管理互融。
4.實行系主任負責制,要求系主任定期進行分專業(yè)的調研和座談,了解學生情緒和要求,指導學生明確專業(yè)方向、掌握學習方法,適時進行職業(yè)教育和生涯規(guī)劃。
(二)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完善班主任工作職能
輔導員和班主任工作要做實做細,建立詳細的工作筆記和學生檔案,尤其是特殊學生的詳細檔案和情況要按時匯報部門領導,真正樹立并理解“學生工作無小事”的工作理念,爭取做到學生管理工作無死角。
針對學生管理隊伍年輕化的特點,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學習能力和業(yè)務能力。輔導員要主動學習和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論與方法,不斷提高技能和水平;要認真總結我院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通過各種形式的座談會,貼近實際,了解學生,走進學生,關心學生,建立與學生之間的信任;注重運用各種新的工作載體,特別是網(wǎng)絡QQ、微信、微博等手段,拓展工作渠道。
班主任要主動深入學生群體,及時了解掌握學生思想特點,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感情、就業(yè)以及思想等方面遇到的各類問題,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和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中存在的不穩(wěn)定因素。及時與輔導員進行交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為學生提供通常的信息溝通渠道,及時為學生提供周到、細致的幫助。
(三)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學生干部的責任心
進一步完善學生干部的選拔、監(jiān)督、考核機制,能者上庸者下,建立全方位的學生干部培養(yǎng)體系,從生活上關心、從學習上指導、從工作上引導,真正關心班干部的成長,提高學生干部在處理學生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在學生干部中開展廣泛的困難和挫折教育,并進一步完善學生干部監(jiān)督考核機制,將責任心作為考核學生干部的重要指標。
尤其是要加強宿舍長的管理,宿舍長是學生最初級組織的管理者,在學生生活和學生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求輔導員認真選拔和培訓,按時檢查、定時匯報,做好最初級的學生管理和服務。嚴查學生夜不歸宿,節(jié)假日、周末做好學生的去向登記,認真核實情況。
(四)以學生為核心,實施差異化教育教學
以學生為核心,深化專業(yè)課程改革,積極推行教考分離和分級教學制度,促進學風建設;嚴格執(zhí)行考勤制度、考試管理制度和實習管理制度。
1.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深化專業(yè)課程改革??梢韵仍趲讉€專業(yè)試點,實施教考分離制度,嚴肅考試風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研討并嘗試對專業(yè)課程進行整合,增加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各專業(yè)的實訓內容安排及考試和職業(yè)技能緊密掛鉤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習興趣。嚴格執(zhí)行各項考勤、考試、實習等管理制度,提高學生責任感和緊迫感。
2.大學英語是所有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工具,針對學生英語水平不均衡,實施差異化教育。在課程的安排上,實施分級教學,開設符合畢業(yè)要求以及未來就業(yè)需要的個性化輔導課程,提高英語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成效,使學生在“基本英文能力”與“學術英文能力”上均有提升。
(五)深入學生群體,及時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并積極疏導
1.象因為戀愛、酒后打架等造成傷害的許多事例說明,大都是因為心理脆弱或者偏執(zhí)等因素造成。因此學生管理人員、心理咨詢指導師、班主任、實習就業(yè)指導老師,要經常深入學生內部,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中存在的思想安全隱患,利用個別談心、召開座談會、班會等形式,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并建立心理問題學生檔案,輔導員、班主任、心理指導師要及時進行跟蹤,并通過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積極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盡快解決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問題問題。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同學之間多一些愛心傳遞, 營造班級如家的氣氛,用活動帶動心靈,用愛心去弱化消解矛盾。
2.加強全體學生的身心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是關鍵。加強學生的挫折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邀請專家進行講座,發(fā)動學生進行有關主題的演講、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學習、感情、生活態(tài)度,為學生營造健康和諧穩(wěn)定的成長環(huán)境。
[1]郭一璇.構建全員育人機制,激發(fā)師生內在動力[J]. 時代教育(教語文學),2012,(9).
[2]李瓊飛,陳昕,高萬林,劉云玲.教師在學風、教風、校風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3, (3).
[3]許慶賀.科學發(fā)展觀視角下高校全員育人的機制構建與作用發(fā)揮[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4]馬抗美.全員育人 潤物無聲[J]. 中國教育報,2007,(9).
(責任編輯:孫建華)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o E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yle
LI Jian-qing
(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 )
The separation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college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and the function of educating all is not sufficien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ways to enforc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style
2014-02-22
李建慶(1967-),男,山東廣饒人,電子信息學院黨總支書記,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德育與實踐。
G640
A
1671-4385(2014)04-0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