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芳,劉鳳蘭
(太原工業(yè)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8)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歷史任務,這是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jié)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黨的十八大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再一次把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問題的研究推向高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問題既是實踐問題也是理論問題,特別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展開的基礎性、一般性研究更是重中之重。
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團結(jié)、引領全體社會成員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進步,具有重大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提出引起了理論界極大的關注和持續(xù)的研究。理論研究最首要的任務是解決理論起點的問題,關鍵是要觸及研究對象的內(nèi)核,建立較為正確的、統(tǒng)一的理論研究基石。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在思想上、理論上達成一致,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思想指導。本文試圖對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做有限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價值體系是由價值觀念構成的,由價值方向相近的價值觀念結(jié)合到一起形成為價值體系[1]。那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由內(nèi)在的價值精神和基本價值取向一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構成的體系。在這一價值體系中那些處于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就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核心中的核心”,它體現(xiàn)著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代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價值傾向,統(tǒng)帥著其他處于從屬地位的價值觀念。
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然包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但這種包含關系是隱蔽的、深刻的,要得到明確的、具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需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進一步提煉和概括。從這個層面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來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具體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最終是為了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即價值觀主體對核心價值本身的認同與自覺踐行。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恰當凝練和高度概括,使提煉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能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zhì)內(nèi)容,又有助于價值觀主體對于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黨的十八大報告圍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這一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其中的一大理論創(chuàng)新就是提出了“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這一新提法引起了理論界的高度關注,有的學者將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直接理解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把“三個倡導”等同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理解雖然表達了理論界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切期待;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應該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筆者認為,十八大報告之所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三個倡導”是為了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煉的先期工作,而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身。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應該是分層的,而應是對價值觀主體整體層面具有的價值準則和價值導向?,F(xiàn)今學術界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十八大報告中提到的24個字的“三個倡導”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四個方面內(nèi)容的提煉,并進一步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為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這種從三個層面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并不科學[3]。如果簡單的認同“三個倡導”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實是對核心價值觀概念的混淆。核心價值觀應該是唯一的,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的價值準則和價值導向,而不應該分為不同層面?!叭齻€倡導”應該是也只能是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而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是一個系統(tǒng)性、總體性的框架;而“三個倡導”則更清晰地揭示了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內(nèi)核,確立了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觀念[4]。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提出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煉的過程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在地包含著社會認同的內(nèi)容。
任何社會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核心價值觀,而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唯有得到社會成員的認同,內(nèi)化為人們的思想,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成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追求的目標和行為規(guī)范,以此來凝聚全體社會成員的共識,引領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在新形勢下,如何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課題。自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來,理論界按照這一要求積極展開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出了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具體化和簡潔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通俗化要求,是為了有利于全體社會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接受和踐行,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共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和概括的過程也是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不能離開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沃土,這是構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精神家園的根本。只有在不斷總結(jié)已有的精神財富的前提下努力創(chuàng)新,賦予傳統(tǒng)文化以新的時代特征,才能更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還需要充分借鑒其他國家核心價值觀中的優(yōu)秀成果。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應該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這符合國家發(fā)展與民族發(fā)展的需要。而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又有價值觀共通之處,這就為我們在學習、研究其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吸收有利于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地方,并且做到為我所用創(chuàng)造了可能。當然,這種借鑒與吸收必須是有前提、有限度的,更多的還應該立足于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實際,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本質(zhì)與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涵,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扎根于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基礎上的時代創(chuàng)新,才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堅實精神支撐;只有借鑒吸收他人優(yōu)秀思想成果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才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上中國烙印;也只有切實立足于我國思想道德建設的現(xiàn)實階段,才能提出符合時代需要的,能夠團結(jié)、帶領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問題是新時期、新階段提出的新的實踐問題,也是理論問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要堅持從基礎性、關鍵性問題入手,夯實理論基礎,掃除理論研究障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研究基礎。
[參考文獻]
[1] 蘭久富.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價值觀念[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67.
[2] 楊義芹.十八大以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述要[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3(4):5-10.
[3] 顧鈺民.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4):51-55.
[4] 劉云山.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求是,20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