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川
摘 要: 進入初中后,學生的學習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與小學學習方式完全不同,學生在學習初中課程時,會明顯感到壓力變大了,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學法指導的關鍵就是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導學”。本文主要就注重“導學”的初中語文學法指導原則及策略進行探析。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導學策略 學法指導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把眼光僅僅停留在應試教育上,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因此,教師的主要教學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有效運用這種學習方法。下面,筆者從初中語文學法指導的原則及策略兩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初中語文學法指導的基本原則
1.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主要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采用合適的課堂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把相同板塊的課文集中起來進行比較式教學,在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中的建筑藝術介紹單元,教師可以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林》、《凡爾賽宮》、《黃鶴樓》及《于園》這幾課結合起來講解,先讓學生課后查閱相關資料,對這些建筑有大體的了解,再結合自身理解向同學們講解這些建筑的基本結構,然后比較中外建筑的結構,最后說說自己更偏愛的建筑風格。應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系統地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而不僅僅學習課文,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學生學習接受能力不同的情況,教師應當了解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再實施“因材施教”式的學法指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學生上課狀態(tài)的觀察,找出學習較吃力的學生,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讓他們課后多讀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通過文本閱讀找到學習語文的感覺。課上,教師也可以多提這些學生問題,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并且鼓勵他們積極思考。還可以讓課堂接受能力較快的學生幫助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共同進步。
3.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與學生經常進行溝通,也是初中語文學法指導的一個主要原則。學生無法把學習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對老師過于敬畏,不敢在課堂上將自身想法表達出來。教師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就無法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近況,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多與學生進行課堂溝通與互動。比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的小說單元,教學《變色龍》一課時,教師在讓學生飾演小說中的人物時,自己也加入到飾演角色的行列中,與學生共同參與演繹。課后,教師留在教室,參與學生的課后討論,通過討論對學生的學習動向有較為具體的了解。
二、初中語文學法指導的基本教學策略
1.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課堂結構編排。
教材的編排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對學生進行初中語文學法指導時,要有效結合教材內容,避免學法指導脫離教材內容而過于天馬行空。蘇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主要是將主題相似的內容放在一個單元進行教學,這時可以抓住這種安排方式,結合學生具體學習情況教學。在對教材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應偏重對學習方法的講解教學,而不是一味地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
2.結合實際生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語文。
對語文的運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包括平時與人說話的方式,廣告商打出的廣告語等,都是語文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因此,學好語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非常重要。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外,在課外也要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語文,比如,可以讓學生找出廣告中錯誤的語法運用,在寫作課上可以讓學生擬定一些應用文。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很好地運用語文,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進入初中后,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預習,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講解課文。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有效輔助,針對學生的理解誤區(qū)進行糾正,并對學生理解正確的地方進行肯定,及時予以鼓勵與表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樂趣,并且在其后的學習中愿意主動學習知識。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時,就不僅僅局限于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他們渴求課外知識以豐富自我,這樣,學生就能逐漸找到學習語文的方法。
初中語文學法指導是一個跟隨學生學習情況不斷優(yōu)化的過程,需要老師擁有足夠的耐心。只有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語文,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教師在學法指導的過程中,要將眼光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魯芳芳.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范曉紅.關于蘇北地區(qū)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使用效能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3]王梅芳.芻議蘇教版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若干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
[4]李靜.試論蘇教版初中《語文》價值觀教育的目標、內容和特點[D].南京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