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夫
中國一些史學(xué)家最近在整理清朝史料,這引起了德國漢學(xué)家的重視。德國史學(xué)界對李鴻章當年訪問德國,以往著墨不多,現(xiàn)在從俾斯麥私人檔案庫里找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資料。
李鴻章仰慕俾斯麥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睋?jù)說,這是李鴻章1896年6月訪歐時寫的一首詩,好像他當時有很多難言之隱。1870年,他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廷外交、軍事、經(jīng)濟大權(quán),洋人都把他看成宰相。其實,李鴻章是漢人,出頭之難事由他來辦,權(quán)力又有多少,那就天知道了。
李鴻章曾于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和俄外交大臣羅巴諾夫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俄國軍艦駛?cè)胫袊鱾€口岸,并允許俄國在黑龍江、吉林修建鐵路。
李鴻章當年6月中旬到德國時,要向德國購買軍火,并且訪問俾斯麥,想學(xué)習(xí)強國之道。他在親筆信中寫道:“仰慕畢王(指俾斯麥)聲名三十余年,今游歐洲,謁晤于非得里路府第,慰幸莫名?!?/p>
關(guān)于對李鴻章的褒貶,一些人認為,李鴻章對社會也有過貢獻,如19世紀60年代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局、上海招商局、開平礦務(wù)局、天津電報局、上海機器織布局等,是當時洋務(wù)派首領(lǐng)。從他和俾斯麥的談話中,也可以知道,他很想在中國進行改革。不過,在他執(zhí)政期間,清政府簽訂了不少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如1876年與英簽訂《煙臺條約》,1885年與法訂立《中法新約》,1894年與日簽訂《馬關(guān)條約》,1896年與俄國簽訂《中俄密約》,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盡管他只是執(zhí)行者,但這些血淋淋的賬,他也難辭其咎。
福里德里斯魯莊園(俾斯麥私?。┳湓陔x漢堡20多公里的一個小城奧姆勒,100多年以前,德意志帝國政府就已在莊園附近,為宰相專門鋪設(shè)了一條直通柏林的私用鐵道,李鴻章就是坐火車來這兒訪問俾斯麥的,該鐵道直抵宰相私邸。
據(jù)歷史學(xué)家記載,當時俾斯麥和德皇威廉二世因德國擴張殖民地一事,意見相左,已經(jīng)被罷官閑置在家?guī)啄炅耍B(yǎng)草種花,不問國事。李鴻章游歐來德,在給俾斯麥的信中寫道:“畢士麻(指俾斯麥)相王閣下久挹,大名鎮(zhèn)越海國,每恨東西睽隔,會晤無由,何期垂暮之年,忽有絕域之使,遂于并世,得接偉人,實為天假奇緣,自謂自行不負弟于六月十三號稅駕柏林……擬于本月二十三號前赴漢倍克(指漢堡)??谟斡^,計二十五號返轡,順道敬詣園居,稍伸積年景仰之成。李鴻章提名?!?/p>
李鴻章專程拜訪俾斯麥
俾斯麥基金會主人有關(guān)于李鴻章私訪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歷史資料。這是一篇根據(jù)1896年6月25日李俾兩人會見的目睹者的口述資料綜合出來的文章,獨一無二,題為:《李鴻章在福里德里斯魯》。
在序言中,文章簡單介紹了李鴻章的生平,他是中國清朝政府的政要,和俾斯麥年齡相仿,1862年為江蘇總督(實為巡撫),1870年為直隸總督。
序言里還說:“他長期主持外交政策,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先驅(qū)者。1896年,他代表中國皇帝赴莫斯科參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接著訪問歐洲。他在訪問德意志帝國期間,特別提出要求,希望訪問俾斯麥。”
總督李鴻章和他的隨從1點49分抵達。俾斯麥在私邸大門口以最高禮遇迎接。他穿著威廉一世皇帝贈送給他的軍禮服,佩上軍刀,制服上掛著黑鷹星章和鐵十字勛章。
中國式噓寒問暖
一開始,兩人長時間坐在會客廳內(nèi)借助翻譯對話。李鴻章夸獎俾斯麥,大意是說:早就聽說您的大名和偉大功績,今天能見到您,看到您的眼神,更覺您的偉大。
俾斯麥也回敬說:也很高興能招待一個建立偉大功勛的總督。李鴻章謙虛地表示:不能與閣下相比,您的貢獻有世界意義。
李鴻章說,30年前普魯士戰(zhàn)勝奧地利,就仰望俾斯麥大名,緣慳一面,如今總算如愿以償。俾斯麥設(shè)法擺脫這種恭維,就換個話題說:“我已不如前,我已經(jīng)老了?!?/p>
李鴻章立即關(guān)心地問俾斯麥的健康,什么地方不舒服?平日做些什么?俾斯麥笑著回笑:“什么都不做,不愿再找氣受。我目前一身輕,只是一個村夫,喜歡到森林和田野去散步,不再問政?!?/p>
談話推心置腹
談話進入正題。李鴻章說:“我這次很高興來到您這里,有一個問題想向你請教?!?/p>
“請問是什么問題?”
“怎樣才能在中國進行改革?”
“在這里我不能斷言?!?/p>
李鴻章說:“在我們那里,政府、國家都在給我制造困難,制造障礙,我不知該怎么辦?”
俾斯麥回答說:“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層(指皇帝)完全站在您這一方,有許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這樣,那您就無能為力。任何臣子都很難反抗統(tǒng)治者的意愿?!?/p>
李鴻章問:“如果皇帝一直受其他人影響,接受他人的意見,那我怎么辦?每天都有一些麻煩,讓做臣子的很難開展工作。”
俾斯麥忽然用一句法語:跟我們這里一樣。接著又用德語說:“在我當首相的時候,也常遇到這種情況,有的時候來自女人方面……”
李鴻章笑笑說:“但您有一個堅強的性格,難道都能夠平和地化解這些矛盾嗎?”
“對貴婦們我一直是很有禮貌的?!辟滤果溦f,“怎樣能夠把上面的旨意貫徹到下面,而讓下面服從呢?軍隊決定一切,只要有軍隊就行?!?/p>
俾斯麥繼續(xù)解釋說:“兵不在多哪怕只有5萬人,但要精?!?/p>
李鴻章回答說:“我們有的是人,就是缺少受過訓(xùn)練的部隊。30年來,經(jīng)過太平天國造反,軍隊再也未受到訓(xùn)練?,F(xiàn)在我終于看到了德國優(yōu)秀的部隊。即使以后我不在任上,我仍將在能力范圍之內(nèi)根據(jù)閣下的建議施加影響。我們需要聘用普魯士軍官,以普魯士軍隊為榜樣來訓(xùn)練我們的軍隊?!?/p>
俾斯麥說:“問題不在于把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而在于你是否能把這個部隊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如地調(diào)動他們,使他們很快地從一地到另一地。”
俾斯麥表示,他對中國很關(guān)心,而且一直愿意和中國建立密切關(guān)系。接著,他開始和德國駐中國大使交談起來。
告別時凝視不語
李鴻章發(fā)現(xiàn)俾斯麥氣色不很好,關(guān)心地問起他的睡眠狀況。當他知道俾斯麥的睡眠不佳時,便表示出極大的關(guān)心。在座者都能夠覺察到,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逐漸加深。人們可以看出,中國的總督也是一個有氣質(zhì)的人物。
到告別的時候了,兩人依依難舍。當俾斯麥聽說李鴻章在家時不太愿運動,就勸告他說:“要經(jīng)常走路,對身體有好處?!?/p>
“也希望您多多保重!”李鴻章忽然推心置腹地說:“對我目前遇到的阻力,我已經(jīng)無能為力了?!?/p>
俾斯麥語重心長地說:“您過于低估自己。對于一個國家人物來說,謙虛是非常好的品德,但是一個政治家應(yīng)該有充分的自信?!?/p>
李鴻章說:“閣下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回顧以往也應(yīng)很自豪?!辟滤果溦f:“對中國來說,希臘有一個諺語:一切在流動,一切又都碰撞在一起。”
李鴻章告辭時,兩位政治家互相凝視不語。最后,李鴻章說:“我希望能來祝賀您90歲生日。”
火車徐徐開動,俾斯麥挺著胸膛,右手舉到帽沿,行著軍禮。而李鴻章站在火車上,兩手握在胸前,頻頻擺動,用一種虔誠的姿勢,為俾斯麥祝福。俾斯麥伯爵一直注視著李鴻章,直到火車離去。顯然,他內(nèi)心已經(jīng)受到了觸動。(源自安徽文化網(w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