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童童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技與藝:美聲唱法的移植與超越
李童童
(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美聲唱法是源于意大利的一種古老而傳統(tǒng)的歌唱藝術,在世界歌壇享有極好的聲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已建立起一個科學、規(guī)范、嚴謹?shù)穆晿费莩w系。在它的光環(huán)籠罩下,世界各地的美聲唱法得到了快速發(fā)展與完善。在中國大地上,美聲唱法同樣得到生根發(fā)芽。如何洋為中用,中西合璧,使歌唱者既能唱好外文歌曲,又能唱好中文歌曲,成為中國美聲界共同的研究課題。美聲唱法必須在科學的發(fā)聲體系基礎上,結合中國的民族語言特點將技與藝完美融合,才能完成在中國的移植與超越。
美聲唱法;技藝特點;技藝標準;技藝結合
美聲唱法產(chǎn)生于17世紀的意大利,在朱利奧卡契尼的《新音樂》一書中首次提出。隨后,在歐洲文藝復興思潮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歌劇,使美聲唱法趨于完善。這種以意大利聲樂技術為主體的傳統(tǒng)歐洲聲樂技術,其演唱風格得到了全世界專業(yè)人士的認可,并產(chǎn)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美聲唱法自五四運動后傳入中國,在我國老一輩聲樂藝術家的不斷學習、研究的基礎上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很快就在文化藝術底蘊極其豐厚的中國大地上生根發(fā)芽,對我國的整體聲樂藝術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如何“洋為中用”,將美聲唱法的優(yōu)勢與我國聲樂藝術、語言特點相結合,使屬于中國自己的聲樂學派走向世界?這是中國美聲歌唱家不斷研究和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多年的美聲演唱舞臺實踐及對美聲唱法潛心研究,對其技藝特點、要達到的技藝標準、提高演唱的途徑等方面進行論述。
在意大利文中,美聲唱法稱為Bel canto,即“柔聲唱法”,意為“完美的歌唱”。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優(yōu)美的音色、和諧統(tǒng)一的音區(qū)、嚴格的聲部區(qū)分、龐大的音量、整體的共鳴是其主要特點?!巴昝赖母璩?,更要求演唱者具有強大的藝術表現(xiàn)力。這種藝術表現(xiàn)力主要靠演唱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來對歌曲的內涵進行全方位表達,取決于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個人的表演和文化藝術修養(yǎng)。這也是美聲唱法在歌曲表達方面的一個重要特點。所以,“美”與“聲”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要想唱得美,就要運用好聲音這個載體,在聲的基礎上使之更富有表達力和感染力。
美聲唱法不是我們本民族土生土長的藝術形式,中國的聽眾、觀眾的審美觀與它存在著很大距離。在美聲歌唱中,要特別注意民族性,包括吐字、歸韻、感情、風格、表演、氣質等,即將美聲中國化、民族化,賦予其鮮明的時代性。這樣,中國的老百姓才能聽得懂,才能喜歡。所以,在美聲演唱中要注重聲、字、情、表、養(yǎng)五個表演素質的養(yǎng)成。
(一)聲
指聲音的條件、用法和掌握技術的能力。聲音條件即是嗓音條件。有一副好嗓子是歌唱的有利條件,但不代表就一定能唱好。天然優(yōu)美動聽的嗓子是經(jīng)過后天磨練與雕琢的結果??傮w來說,聲音可分為五類:真聲,假聲,混聲,真混聲,假混聲。混聲唱法是美聲唱法的一個重要標志,即將頭腔、口咽腔、胸腔的共振有機結合,在歌唱中拓展音域、統(tǒng)一音色。要做到混聲共鳴,既要用好共鳴腔體,又要用得自然,形成自己獨有的聲音特色。所以,美聲唱法的塑造過程,其實也是制造我們嗓音樂器的過程。如何運用自己的聲音,達到出色的演出效果,具體要根據(jù)所要演唱的作品風格而定,切不可一種聲音生
搬硬套所有歌曲,那樣,“聲”也就失去了意義。
(二)字
語言在歌唱中擔負著傳情達意的重任。有些美聲歌唱家演唱外文歌曲很好,演唱中文歌曲時往往出現(xiàn)咬字、吐字不夠清楚的問題。這是因為歐洲的民族語言是在口腔后部或咽腔構成元音,便于發(fā)聲和形成整體共鳴,而漢語發(fā)音吐字時“子音”和“母音”的距離較遠,語音復雜,要獲得整體共鳴,因而增加了吐字咬字難度的緣故。在我國,對歌唱中的咬字、吐字非常講究,戲曲、民族等各類唱法無一不把咬字和吐字作為研究重點。所以,美聲唱法研究中國語言非常必要,需要向民族傳統(tǒng)吐字學習,力求做到聲母準確靈巧,韻母形態(tài)保持好,歸韻要自然而適時,還要處理好語氣的輕重緩急。所以,美聲唱法的吐字一定要講究科學性、統(tǒng)一性、民族性,以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
(三)情
指聲情并茂,以情帶聲,要求歌者用情用心來歌唱。“有情氣暢聲則順,無情氣短聲則單”??梢?,情是聲的靈魂。不同風格的美聲作品要有不一樣的感情和韻味來表達。這就要求演唱者在理解并把握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的基礎上,要對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即演唱者除了要把歌唱語言同靈活的呼吸、通暢的聲音、貫通的共鳴協(xié)調起來之外,還要在不偏離主題情感表達的前提下,運用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及藝術文化修養(yǎng)的積累,深入表達歌曲的內涵,抒發(fā)歌曲的情感,使作品得到升華,富有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這樣才能做到以情帶聲,聲情并茂,達到感人至深的效果。
(四)表
指表演、動作、氣質、風度的綜合,即舞臺感染力。舞臺藝術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一位美聲歌者在舞臺上表演,有一個良好的舞臺形象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所謂的良好的舞臺形象,是指演唱者從上臺到下臺的這段時間里,個人形象、氣質和風度的整體展現(xiàn)。一般美聲表演者給人們的印象是大氣端莊、高貴儒雅的形象。這就要求演唱者在上臺時、演唱過程中以及下臺時,應以不同的藝術感覺來完成整個舞臺表演。所以,美聲唱法不能忽略表演技巧,它是表情達意的有力幫手。掌握了純熟的表演技巧,會使歌唱者的演唱插上翅膀,使歌曲表達得到更好的潤色與詮釋。
(五)養(yǎng)
即音樂素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及文化修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是指人在音樂方面所具有的敏銳的聽覺、鮮明的節(jié)奏感和良好的音樂感覺,即我們所說的音準、節(jié)奏和樂感。在良好的先天因素基礎上,再進行后天的各種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才能具備學習音樂的前提條件,兩者缺一不可。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美聲歌唱家所要具備的條件。如果只有音樂素養(yǎng),沒有平日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的積累沉淀,就會使歌曲內容的表達浮于表面,缺乏內涵和表現(xiàn)力,沒有完整感,猶如一顆枯枝,沒有生命力。所以,一個優(yōu)秀的美聲歌唱家應該是一個全面手,一個綜合素質人才。
相比其他唱法,掌握好美聲唱法需要的時間整體較長,強度較大,一般會經(jīng)歷自然階段、不自然階段、科學的自然階段三個階段。在自然階段,演唱者憑自己本有的嗓音條件來演唱歌曲;不自然階段,會出現(xiàn)聲音、氣息、共鳴及各個肌肉群的不平衡、不協(xié)調的打架狀態(tài);進入到科學的自然階段,就能做到對聲音收放自如,表現(xiàn)作品到位,進入歌唱的自由王國,不必在歌唱時考慮過多的方法和技巧,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表達中去。掌握好美聲唱法,有以下重要途徑:
第一,呼吸。呼吸是歌唱的發(fā)動機,沒有正確的呼吸方法來控制、運用氣息,就不會有優(yōu)美悅耳的歌聲。呼吸的方法分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三種。較前兩種方法,胸腹式呼吸法對于美聲唱法更有優(yōu)勢。“胸腹式呼吸法”是一種運用胸腔、橫膈膜與兩肋,以及腰腹部肌肉群共同控制氣息的呼吸方法,即橫膈膜的呼吸。其特點是:吸氣較深,吸氣量大,控制氣息的能力強,呼氣均勻有節(jié)制,有明確的呼吸支點,擴展音域,并使高、中、低三個聲區(qū)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靶馗故胶粑ā笔侵型饴晿方缙毡椴捎玫囊环N科學且合乎生理機制規(guī)律的呼吸方法,可以通過快吸慢呼或慢吸慢呼的方法獲得胸腹式呼吸??煳?,即急速吸氣后略做停頓,而后緩緩呼出??梢泽w會驚訝的狀態(tài),這時橫膈膜在起有力的支撐作用。這是歌唱時最常用的一種呼吸方法。慢吸慢呼,即將氣緩緩吸入,略做停頓后再緩緩呼出。這時胸廓自然向前向上抬起,肋肌和腰部有向四周擴張感??梢泽w會聞花香的感覺,自然、平靜、柔和。呼氣時要均勻,有節(jié)制,將腹部橫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松、送氣。形成良好的呼吸習慣,就可獲得正確的歌唱通道,使聲音更加通暢。
第二,母音。我們歌唱中常用的母音一共有五
個,分別是a、e、i、o、u。發(fā)聲時,應根據(jù)演唱者的不同情況選擇適當?shù)哪敢暨M行針對性練習。這就要從發(fā)音最自然、動聽的母音開始,在適當?shù)囊粲騼茸靼胍羯闲谢蛳滦幸苿臃磸途毘?。這樣,能夠較容易地調整母音著力部位,協(xié)調音波在共鳴器官中的作用。掌握好后,再逐步帶動其它母音,同時進行調整。發(fā)聲要以自然聲區(qū)為基礎,逐步拓寬到中聲區(qū)音域,鞏固后,進一步擴展至高音區(qū)域,最終達到聲部和諧統(tǒng)一。
第三,哼鳴。哼鳴可以幫助美聲演唱者更容易找到發(fā)聲的位置,得到充分的鼻咽腔共鳴,使聲音更加通暢地進入頭腔。哼鳴分為小哼鳴和大哼鳴?!靶『啉Q”聲音比較集中,靈活且咬字方便,適合唱一些色彩、風格比較強的戲曲類作品?!按蠛啉Q”聲音則比較空,有小聲哭泣的感覺,適用于美聲。在做哼鳴練習時,要找打哈欠的狀態(tài),上頜抬起,鼻腔打開,下頜向下,喉頭放低,上下齒打開,舌頭平放,使聲音從鼻腔向上走到額頭,眉心及鼻腔都有微振感,這時的聲音會比較集中。還要注意一定要在呼吸上哼,做到和諧統(tǒng)一又分離的對立統(tǒng)一狀態(tài),且不要哼的太實,感覺在假聲的位置上哼,同時嘆氣,嘴巴可閉可張。
第四,“微笑”演唱。即在演唱時,主張?zhí)鹦?,頜關節(jié)打開,使整個面部處于一個積極興奮的最佳狀態(tài),即我們常說的“面罩唱法”。面罩唱法是美聲唱法的精髓。演唱時,保持良好的氣息支持,感到頭部、鼻腔、耳朵、腰間都充滿了氣息,同時小舌輕抬,上頜與硬腭、軟腭向上打開,這時的聲音就很容易形成頜竇、額竇、蝶竇的共鳴,即所謂的面罩唱法。“面罩唱法”可以縮短歌唱的通道,幫助口腔更好地打開,使聲音往前走,共鳴點集中在眉心位置,聲音自然明亮、靈活流暢,有穿透力,位置容易高,演唱起來很輕松,有利于聲區(qū)統(tǒng)一,從而也達到了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tǒng)一。
第五,假聲帶真聲。即用假聲的感覺帶出聲音。也就是說,起音的那一剎用假聲先找到聲音位置,要輕聲唱,放松身體,找到聲音及腔體的鳴響后,逐漸加大氣息量帶出真聲。這樣可以幫助演唱者在歌唱時快速找到真假聲音在共鳴腔體中結合的正確位置,聲音不跑離“通道”,緊貼在氣息上,能得到充分的共鳴,呈現(xiàn)出好的音色,進而獲得“頭聲”。否則,唱高音時若用力過猛,就容易造成氣息僵、聲音緊,甚至聲帶病變的后果。經(jīng)常做下行音階的級進發(fā)聲練習和琶音練習非常重要。
將美聲唱法技能與藝術表現(xiàn)力完美地結合,掌握科學的美聲演唱方法并發(fā)揮所長是關鍵。歌唱者的嗓音條件各有差別,有的適合唱高音,有的適合唱中音;有的適合唱抒情,有的適合唱戲?。挥械倪m合唱花腔,有的適合唱藝術歌曲;有的聲音天生就很通暢,有的就很難過換聲區(qū)那道坎兒。每個歌唱者的天賦、條件、層次、專業(yè)水準都不一樣,所以,在演唱過程中一定要在掌握科學的美聲發(fā)聲方法前提下,認識到屬于自己的聲音及特點,找到屬于自己演唱藝術風格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所長,揚長避短,做到美聲唱法藝技的完美結合。
美聲唱法歷經(jīng)二百多年的錘煉,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有規(guī)律可循的,技術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聲樂演唱體系。它對每一位歌唱者都有專業(yè)的指導作用,不分唱法,不分國界。在今后的中國大地上,它仍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我們要在遵循美聲唱法發(fā)聲規(guī)律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善于取舍,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jīng)驗,掌握美聲唱法的精髓,將這種國際唱法變?yōu)檠莩袊枨姆▽?,使其在中國語言的基礎上更加發(fā)揚光大,使屬于中國的美聲唱法享譽全世界。
[1]李維渤.歌唱——機理與技巧[M].北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2]韓璐西.唱歌的技巧[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6.
[3]閔艷云.淺論歌唱的呼吸控制和運用[J].青年歌聲,2002,(12).
[4]吳天球.讓你的歌聲更美妙[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5]余篤剛.聲樂語言藝術[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
[6]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王友才)
J616
A
2095—7416(2014)05—0152—03
2014-09-26
李童童(1981-),女,山東菏澤人,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專業(yè)2011級碩士研究生在讀,濟南大學美術學院教學管理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