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蘭
【摘 要】“關愛生命、文明出行”是人本化交通管理的出發(fā)點和宗旨。作為奠基階段的幼兒園教育,培養(yǎng)幼兒安全出行行為,增加豐富幼兒簡單的文明交通知識,促使幼兒交通安全意識的形成,是幼兒園開展文明交通行動的重要任務?!敖逃粋€幼兒,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只有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以人為本,從我做起,才能真正實現(xiàn)和諧的交通環(huán)境。
【關鍵詞】幼兒教育 文明交通 園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049
“關愛生命、文明出行”是人本化交通管理的出發(fā)點和宗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車輛幾乎進人家家戶戶,車輛的增多,人們面臨的道路交通問題愈來愈多。我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shù)位居世界首位,經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調查:67%的人坦然自己闖過紅燈,從今年1至10月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統(tǒng)計情況看,全國因闖紅燈肇事導致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227起,造成798人死亡。全國因違反道路標志標線肇事導致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更讓人疼心的是: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兒童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的10%以上。我市的一中、一小的校園門外,學生上下學也相繼發(fā)生了車輛撞學生死亡和受傷的事件。當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于車輪之下,當發(fā)現(xiàn)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汽笛聲中,當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嗎?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法規(guī)意識不夠、安全意識不夠及良好的文明出行行為意識不夠。表現(xiàn)在:超速;走捷徑,隨意翻越欄桿;過馬路打電話;人貨混裝,超載;學生上下學亂串;行人不走斑馬線;中國式過馬路;逆行;行人、車輛闖紅燈;違章搭人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規(guī)定:將中小學校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正常教學計劃,保證交通安全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督促中小學校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在校學生的交通法治意識和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能力。作為奠基階段的幼兒園教育,關愛生命,培養(yǎng)幼兒安全出行行為,增加豐富幼兒簡單的文明交通知識,促使幼兒交通安全意識的形成,是幼兒園開展文明交通行動的重要任務。文明交通教育從小抓起,讓幼兒從小懂交通,從小就把安全意識、生存意識放心中。
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中強調: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幼兒不是被動的“被保護者”,需要教師強化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同時,2012年5月23日,由教育部制定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征求意見稿)也強調了幼兒應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如:認識常見的安全標志,遵守基本的安全規(guī)則和交通規(guī)則。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教授陸化普教授說:交通教育很重要,必須從幼兒園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交通法規(guī)意識、交通安全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帶動家長,也讓家長言傳身教,全方位全細節(jié)的對幼兒進行教育。
國內一些學校、幼兒園教師就如何采取相應的措施,在交通安全方面進行許多有效的探索與研究,在幼兒安全認識、安全自護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并在研究與實踐的過程中,提高了基層教師在學校、幼兒園中開展交通安全教育的理性認識與實踐水平?,F(xiàn)正在嘗試將文明交通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中,但相關的幼兒文明交通教育研究,處在萌芽狀態(tài),正在研究的依然偏重于一般性的理論概括和經驗總結,對文明交通教育工作中如何通過生活體驗促進幼兒文明交通意識的發(fā)展,以及在更大范圍內的推廣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缺乏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可操作性研究。具體體現(xiàn)在:
1.教師方面:我園教師沒經過有關文明交通的系統(tǒng)培訓和專題研究,在對幼兒的教育上處于片面教育和說教,缺乏有效的教育內容、途徑和方法。只是讓幼兒知道簡單的交通知識:紅燈停、綠燈行;走路要走斑馬線;上車把好扶手、不打鬧、頭手不伸出窗外等,沒有深入的、系統(tǒng)的進行教學,深化幼兒交通意識。
2.家長、幼兒方面:由于家長的文化內涵不同,交通意識方面存在差異.如:車輛亂停亂放;行車中不能自覺系上安全帶;不考慮孩子的安全,抱孩子坐副駕座;為走捷徑,翻越圍欄,不走人行橫道、隨意橫穿馬路,車上搶占座位,大聲喧嘩,向車外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在對幼兒文明交通的教育上,存在差異。
3.教育教學方面:教學內容不夠系統(tǒng)與全面,只滲透在部分主題中,未開展交通專題主題教育。教學形式和方法單一,幼兒參與體驗不夠。教育對象僅限于幼兒,社會影響、教育輻射不夠。例如:家長的文明出行行為未作為教育元素納入教育活動中,營造氛圍和環(huán)境渲染不夠,幼兒交通安全行為未得到強化等。
“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的實施給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幼兒園文明交通”課程?!坝變何拿鹘煌ń逃迸c“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的教育范疇不同,因此“幼兒文明交通教育”對于幼兒園來講還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這需要我們多年在安全教育方面探索的得與失的基礎上,依托常規(guī)教育、游戲活動,實踐活動,采取多種方法將幼兒交通安全教育落實到提高幼兒文明交通意識和行為的培養(yǎng)層面上,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將文明交通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感知和實踐機會,讓幼兒通過觀察進行模仿學習,促進幼兒養(yǎng)成遵守交通法規(guī),強化文明交通意識,養(yǎng)成文明交通行為習慣,為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打下基礎。從而探索出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文明交通安全教育的模式,提高基層幼兒園安全教育實效、豐富安全教育理念。通過開展系列的、多樣的幼兒活動,形成一套目標明確、系統(tǒng)性強、操作性強的園本特色課程體系(幼兒園文明交通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提高教師的文明交通教育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文明交通意識,養(yǎng)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并把幼兒文明交通教育的研究向園外延伸,在園外能做文明出行的小公民。
一個幼兒,就牽連著一個家庭,利用孩子的親情關系,發(fā)揮幼兒“小手牽大手”的特殊作用,讓文明交通進入千家萬戶。因此,文明交通要從娃娃抓起;即“教育一個幼兒,帶動一個家庭;教育全體幼兒,影響整個社會”。只有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以人為本,從我做起,才能真正實現(xiàn)和諧的交通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