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嘉應學院梅州師范分院,廣東梅州 514011)
近年來國內(nèi)語法教學研究表明,中國大學生的英語語法整體水平不理想。其中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專業(yè)生的語法水平在全體大學生中處于中等偏下層次,更加令人擔憂。由于教師和學生對語法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教學內(nèi)容不加選擇,教學方法不當?shù)戎T多原因造成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生語法整體水平停滯不前。學生用“硬傷”,”心中永遠的痛”等描述語法帶來的困擾甚至痛苦。隨著聽、說、讀、寫的要求不斷提高,語法帶來的障礙愈發(fā)明顯。筆者認為對于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學習者,詞匯和語法是英語基本功的兩大要素,這兩大要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EFL學習所能達到的深度。雖然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再次引起重視,國內(nèi)外進行了大量語法教學研究(如Scott & Randall[1];Dekegse &Sokalski[2];郝 興 躍[3];戴 煒棟、陳莉萍[4]等),但從目前學生整體語法水平看,這些研究并未明顯促進語法教學質(zhì)量。目前的研究主要提供了理論借鑒和方向指引,但具體結(jié)合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專業(yè)生的實際情況,應該如何進行語法教學仍然值得探討。
學生的語法現(xiàn)狀并未引起應有的關(guān)注。大部分教師認為語法可講可不講甚至可以完全不講,高度重視者只占少數(shù)。有些教師進行責任劃分,認為教學語法是《語法》課程的職責,聽力、閱讀、寫作等課程可完全不講語法。戴煒棟、陳莉萍指出,研究者對語法的重視勝過教師對語法的重視,教師應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語法、教授語法[4]。
近幾年全國大多數(shù)高校普遍采用《新編英語語法教程》(2003)作為英語專業(yè)語法課程的教材。此教材的特點之一是系統(tǒng)性強。不少《語法》課程教師完全忽視學生的水平和需要,按照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順序,系統(tǒng)傳授語法知識。結(jié)果學生疲于應付,卻未能從實際意義上提高語法水平。
雖然語法知識普遍薄弱,但大部分學生并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語法的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與中學時的語法教學模式存在一定關(guān)系,另一方面,在大學階段,通過過級考試通常為英語學習的首要目標。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不直接檢測語法。在一些學生看來,花時間和精力在語法上,不能給過級考試帶來明顯、直觀的收益。過級的壓力,怕學語法的心理,以及對語法的忽視讓部分學生基本放棄語法的學習和鞏固。隨著難度不斷加深,英語越學越吃力。也有部分學生意識到自身語法薄弱,設法補救,但由于課堂上缺乏語法的講解和鞏固,主要靠自學,學習方法不恰當或者課堂上沒有透徹理解某些語法點等種種原因,造成語法學習效果不理想。
教師自身的語法知識絕大部分是在明示性語法教學(即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模式中習得,傳統(tǒng)教學觀念根深蒂固,所以明示法仍為大多數(shù)教師所采用。語法教學被等同于規(guī)則教學,語法學習主要是理解和記憶這些規(guī)則。課堂上,教師首先詳細講解語法概念和規(guī)則,再給出例句讓學生翻譯成中文以幫助理解。課堂練習形式單一,主要有填空和單句翻譯。整個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完全忽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枯燥、乏味。結(jié)果不少學生語法規(guī)則說得頭頭事道,但在實際交際中,錯用,亂用比比皆是,中式英語層出不窮,寫作或翻譯中“are go to interview”;“should prepared”;“not to disturbed”;“you must to find a job”等語句時有出現(xiàn)。正如Langacker指出:對語言規(guī)則的完整掌握根本不能保證流利地使用語言,其原因就在于把語言只是作為客觀的靜態(tài)知識教授,而忽略了語言接觸中交際的、社會的、文化的因素,尤其是人的主觀認知方式的作用[5]。
可見,要改進語法教學確實存在一定困難和阻力,無論對于教師或者學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高遠指出,“語法項目的選擇不追求系統(tǒng)性,內(nèi)容的取舍要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需要”[6]。據(jù)深入了解,高中語法主要包括詞的基本用法,時態(tài),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倒裝,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等。其中,時態(tài)主要學習了7種:一般現(xiàn)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xiàn)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現(xiàn)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兩大語法難點:虛擬語氣和非謂語動詞的學習缺乏系統(tǒng)性,名詞性從句只作簡要介紹。筆者通過對任教學校2011級和2013級師范英語專業(yè)部分學生進行訪談了解到學生都認為自身語法知識不牢固,并且都希望高中時學習的語法能在大學得到鞏固或重新學習。筆者認為高中所學的語法都是最基本的語法,也是語法教學的核心。針對學生語法普遍薄弱這一情況,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專業(yè)的語法教學仍應緊緊圍繞這些基本語法點。重點放在未學習的6種較常用時態(tài)(過去將來時,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現(xiàn)在完成進行時,過去完成進行時和將來完成進行時),未系統(tǒng)學習的語法難點——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較系統(tǒng)學習過但應用不靈活的定語從句,僅大概了解的名詞性從句。
1.增強語法意識的意義
增強語法意識(grammar consciousness raising)指的是“有意識地使學習者具體注意目的語的形式特征[7]。增強語法意識的心理學基礎是認知心理學?!罢J知心理學認為,要使語言習得發(fā)生,學習者必須自覺地注意所學外語的語言形式及其體現(xiàn)的意義”[6]。Fotus通過實驗證明,使學生注意某些語法結(jié)構(gòu)將使學習的鞏固性更好[8],因此,增強語法意識是改進語法課堂質(zhì)量的前提之一。而語法習得僅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語法習得的過程分四步驟:注意——推理和假設——建構(gòu)與再建構(gòu)——自動應答,而要達到自動應答的程度,唯一的辦法就是反復練習[4]。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反復練習必須延伸到課外。此外,語法規(guī)則覆蓋詞、句子、語篇,課堂上不可能講解所有語法規(guī)則,一些語法規(guī)則以及語法規(guī)則所概括不了的例外和習慣用法必須由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必須自覺、主動地研究語言規(guī)則并創(chuàng)造口頭和書面練習機會。如Murphy指出,注重語法形式不僅是在課堂教學上,還包括學生的課外自學[9]。如果沒有一定的語法意識,反復練習和自主學習語法規(guī)則難于實現(xiàn)。
2.如何增強語法意識
“增強語法意識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注意自己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這就要求經(jīng)常提醒和鼓勵學生注意語法的準確性”[6]。筆者認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首先應改進語法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覺注意語言形式。而要增強語法意識僅靠語法課程是難于實現(xiàn)的,需要各學科相互配合。比如,聽力課和閱讀課,尤其是閱讀課堂,應堅持長難句的分析,突出其所含語法點,讓學生意識到語法在聽、讀中的重要性。在口語,寫作,翻譯課程,教師應堅持把較集中或典型的錯誤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加以分析,為學生提供把語言輸入與自身的中介語產(chǎn)出進行比較的機會,逐漸加強對語言形式準確性的認識。綜合英語課程在語法教學上則應發(fā)揮聽,說,讀,寫,翻譯課程的作用。
而要增強學生語法意識,教師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如Achard認為,在第二語言習得中,語法不是該不該教的問題,而是怎樣教的問題[10]88-101。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才有可能引起學生對語法的重視。
1.明示法與暗示法相結(jié)合
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學術(shù)界關(guān)于語法教學的爭論焦點是應該使用明示還是暗示方式教授語法。如上所述,明示法在國內(nèi)仍占主導地位。暗示法主張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具體語言實踐或語言材料自己發(fā)現(xiàn)和歸納語法規(guī)則。明示法注重的是語言使用的準確性,暗示法則強調(diào)語言使用的流利性。筆者認為,準確性和流利性均應該為語法教學追求的目標。國內(nèi)外的許多研究者(Xia[11];Fotos[12];紐南[13]158等)均主張將明示法與暗示法相結(jié)合?!鞍衙魇菊Z法教學與暗示語法教學相結(jié)合成為目前語法教學的必然趨勢”[3]。至于采用明示法還是暗示法,取決于語法點的難度。較容易理解的適用暗示法,較復雜的適用明示法?;谶@一原則,時態(tài),名詞性從句,倒裝可采用暗示法,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等語法點涉及到較細,較復雜的語言形式,宜采用明示法。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在教授時態(tài)等較簡單的語法時使用暗示法易為學生接受,效果良好。學生認為暗示法使語法學習由“被動”變成“主動”,積極發(fā)現(xiàn)、歸納語法規(guī)則加深了理解和記憶,有利于語法的掌握和運用。筆者認為暗示法教學最好使用單句例句作為導入,可突顯語言形式。如有生詞,應事先標出意義,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于發(fā)現(xiàn)語法規(guī)則。
2.巧設課堂練習
無論采用明示法還是暗示法,練習都是語法課堂至關(guān)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理想的語法教學應該是向?qū)W習者提供大量的機會,讓他們一方面接觸各種形式,一方面能運用[4]。而運用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注意的過程。筆者認為課堂練習首先要注重趣味性,這樣學生才可能自覺地注意和運用語法規(guī)則。在設計上既要考慮語法規(guī)則的特點,又要兼顧學生的語言水平。課堂練習應多樣化,可從聽,說,讀,寫四方面入手。
1.時態(tài),名詞性從句等語法點因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定語從句己在中學系統(tǒng)學習,這三類語法規(guī)則在日常交際中均運用較多,課堂練習可以口語練習為主。具體形式如下:
1)學生按線索或情景自由造句。
如:在教授了將來完成進行時后,給出線索by the end of next September,要求學生用所學的時態(tài)造句。這種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完全按照教師設計機械練習的模式,提供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將自身經(jīng)歷、獲得的信息、興趣愛好融入其中或發(fā)揮想像,真正實現(xiàn)學習與運用的有效結(jié)合。
2)講一個英語小故事,先讓學生辨認出含所學語法點的句子,然后讓學生復述這些語句,如語句較長,為降低記憶難度,可給出關(guān)鍵詞,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語言形式的運用。材料不宜太長,100字左右為宜,內(nèi)容和詞匯難度應適合學生的水平。如,在復習定語從句時,可使用下面這個小故事:
Little Robert asked hismother for two cents.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money Igave you yesterday?”
“I gave it to a poor old woman,”he answered.
“You're a good boy,”said themother proudly.
“Here are two centsmore.But why are you so interested in the old woman?”
“She is the one who sells the candy.”
當說到含定語從句的句子時,語速應減慢,并且重復一遍,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為進一步分析所學語法點,加深印象,板書學生復述的句子,如有必要可用課件顯示故事或笑話內(nèi)容。這份材料簡單、易懂,詼諧、幽默,讓學生在娛樂之余輕松鞏固定語從句部分語法規(guī)則,再則,因為是聽故事,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效果更明顯。
3)根據(jù)情景進行對話
在交際語境中運用語法規(guī)則,使語法的運用貼近日常生活,突出其交際功能,有助于加強學生對語法的重視。但高職院校英語專業(yè)生在完成此類練習時存在一個問題:不少學生受英語基礎的限制,在對話中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不大,對話往往難于進行或出現(xiàn)大量中式英語,所以此類練習除設計情景和提供句型外,最好提供較詳細的內(nèi)容供學生選擇。學生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對話才可能進行并且有一定質(zhì)量保證,在交際語境中運用、鞏固語法規(guī)則的目的才可能實現(xiàn)?!缎戮幱⒄Z教程》[14]1、2冊每單元的language structures部分,提供了豐富的適用語料。如第2冊Unit One為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現(xiàn)在完成進行時,提供了如下情景:
A:What is thematter with you?Yours eyes are red.
B:Oh,I've been peeling and cutting onions.
A: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that?
B:Not very long.Only for about ten minutes.
還提供了幾個線索,如:Jack is out of breath because he has been running round the track for an hour or so.
要求學生2人一組運用對話模式和提供的線索進行對話,he is out of breath替換 yours eyes are red,he has been running替換I've been peeling and cutting onions,for an hour or so替換Not very long.Only for about tenminutes.也鼓勵基礎較好的學生基于對話模式自由發(fā)揮。此類練習雖然缺乏靈活性,但可保證所有學生均能用正確的英語進行交流。在練習對話期間,教師應來到學生當中,對表達上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提示。如果聽到語法或發(fā)音出錯,先記下來,不打斷對話,在練習結(jié)束后才給予反饋和糾正。教師還應提醒學生,口語練習的目標是將這些表達運用于實際交際,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僅課堂幾分鐘的練習是遠遠不夠的。鼓勵學生課后反復練習這些對話,并將話題延伸,盡力達到所有練習過的表達在實際情景中能夠沒有語音,詞匯,語法錯誤脫口而出的效果。
筆者留意到,在這類練習中,存在這種現(xiàn)象——部分學生不是跟同伴進行對話,而是把要說的寫下來,展示對話時,照著念。其中主要有2方面原因:1)學生沒有開口說英語的習慣;2)對口語缺乏信心,怕說錯。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一方面要多提供說英語的機會,并注意表揚、鼓勵學生,另一方面,要求學生課后注意改進語音、語調(diào),加強自信。這樣課堂練習才能真正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2.對于非謂語動詞等較難掌握的語法點,課堂練習應以讀和寫為主。比如:
1)新聞閱讀
英語新聞報道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容易引起關(guān)注,同時,其在語法使用上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所以英語新聞報道也是學習語法的好素材。利用新聞教授語法,應注意2點:(1)新聞不宜太長,如原報道較長,可只顯示片斷,以免分散注意力;(2)最好使用語法學習時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熱點新聞,更能激發(fā)學習興趣。如在教授過去分詞時,馬航失聯(lián)事件正引起世界關(guān)注。筆者在練習階段讓學生閱讀來自China Daily手機報的一篇題為Patrol vessel hears pulse的報道,找到A black box detector deployed by the patrol ship picked up the signal at around 25 degrees south latitude and 101 degrees east longtitude這句話,并分析deployed by the patrol ship的句法功能及句中使用過去分詞的原因以加深對過去分詞用法的理解,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由于新聞使用的詞匯較深,有必要標出生詞的中文意義,減小閱讀難度。
2)單句或句群漢英翻譯。此類練習有助于理解及靈活運用語法規(guī)則。
3.英文歌曲欣賞
聽、唱英文歌曲在學生中備受推崇。英文歌曲中包含了各種語法規(guī)則。教唱英文歌曲有助于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語法,并為語法課堂增添時尚元素。如歌曲Mercy中,有這樣一句歌詞“if someone is out there,watching overme…”在講解現(xiàn)在分詞作伴隨狀語的句法功能后,可先播放歌曲片段,讓學生找出這句歌詞并加以分析,體會現(xiàn)在分詞作伴隨狀語的實際運用。如學生感興趣,可教唱片段。此法適用于鞏固各類語法規(guī)則,但需要教師注意積累相關(guān)素材。
練習語法的方法還有很多,如美文賞析、電影配音等。教師應設法使語法課堂的形式多樣化,既激發(fā)的學習熱情,又保證教學效果。
學生課后的學習方法是決定語法學習成敗的另一要素。目前語法教材和輔導資料采用的練習形式主要有填空和選擇。這兩類練習能強化語法規(guī)則的理解和記憶,但對實際交際中的靈活、準確運用意義不大,所以應該建議學生除了完成傳統(tǒng)的語法練習外,要從以下幾方面主動創(chuàng)造運用語法規(guī)則的機會:
1.漢英翻譯練習
在漢英翻譯中,必須思考如何選擇和運用語法規(guī)則。在培養(yǎng)和檢查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掌握的準確性方面,漢譯英比寫作更有效。翻譯中采用回避策略的機會是很小的[7]。在與參考譯文進行對比時,自然會發(fā)現(xiàn)在語法規(guī)則運用上的差距,從而不斷加深對語法規(guī)則,尤其是較復雜規(guī)則如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及使用頻率較高的定語從句,with獨立結(jié)構(gòu)等的理解及其適用情景的了解。只要堅持認真練習,在不斷思考,選擇語法規(guī)則,對照參考譯文和改進譯文的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因有意識地把自己的語言產(chǎn)出與參考譯文的語言特征作比較,在發(fā)現(xiàn)語法使用錯誤或感受不同的語法使用對意義表達產(chǎn)生不同效果的同時,語法意識不斷加強,另一方面,不斷增強的語法意識促使學生追求語言的準確性,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和研究語法,對語法水平的提高必有幫助。
為了證實漢英翻譯練習對語法學習的促進作用,筆者曾對任教學校2011級39名師范英語專業(yè)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問卷調(diào)查主要覆蓋入學以來練習漢英翻譯時間跨度,練習不同形式漢英翻譯(單句和文段)在促進語法學習方面的效果差異,漢英翻譯對語法學習的具體作用(具體材料見附錄1)。其中10名學生未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已過大學英語四級、六級的分別為19名和10名。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未過四級的10名學生中,有7名(70%)學生只是偶爾練習漢英翻譯,均堅持不超過半年;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的19名學生中,有15名(79%)堅持練習1年以上,12名(63%)堅持2年以上;已過大學英語六級的10名學生中,有9名(90%)堅持練習1年以上,7名(70%)堅持2年以上。調(diào)查中的39名學生除1名已通過四級的學生,38名均認為漢英翻譯對提高語法水平有幫助,未過四級的10名學生認為“或多或少幫助”或“有幫助”,已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學生認為“有幫助”或“非常有幫助”。此外,38名學生認為漢英翻譯有助于詞法,句型,時態(tài),同位語,從句等的理解和運用,對非謂語動詞,虛擬語氣的掌握幫助更加明顯。有個學生寫道,“有些語法本來不是很懂,但練多了自然而然就會了?!惫P者對問卷調(diào)查中已過大學英語四、六級,且堅持練習漢英翻譯2年以上的6名學生作進一步訪談,了解到他們在對照參考譯文時,均有研究或認真研究語法形式的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后,遇到類似語句的漢英翻譯時,會自然而然地模仿其語法規(guī)則的選擇。此調(diào)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英翻譯練習在語法學習中的作用。從調(diào)查結(jié)果看,漢英翻譯練習堅持1年以上,對語法水平乃至英語綜合水平的促進比較明顯。至于單句還是文段翻譯對語法學習更有幫助,綜合學生回答,兩者均有促進作用,單句翻譯有助于對某個語法點的掌握,文段翻譯有助于增強綜合運用語法規(guī)則的能力,但普遍認為文段翻譯難度大,幫助更明顯。
基于調(diào)查結(jié)果,筆者認為單句翻譯比較適合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單句與文段均有幫助。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學生課后自主練習漢英翻譯時懶動腦筋,直接看參考答案。問卷調(diào)查中有4名未過大學英語四級的學生正是采用這種方法。其中一位學生寫道:“這樣很容易遺忘參考譯文的翻譯方式?!笨梢姏]有經(jīng)歷思考,研究和改進的過程,漢英翻譯難于促進語法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師務必讓學生對應該如何練習漢英翻譯有正確、清晰的認識。
至于漢英翻譯的練習材料,除借助教材、正規(guī)英語學習網(wǎng)站外,雙語報紙,如China Daily的手機報也是不錯的選擇。讀報時,可挑出一、兩則新聞先看中文,進行口頭或書面翻譯,然后再看英文報道,堅持下來,必有幫助。此外,練習材料一定要注重質(zhì)量,否則參考譯文可能無法起到引導作用。
2.背誦
因為文段中包含了所有學習過的語法規(guī)則,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堅持背誦文段或者課文,大腦中將積累語法規(guī)則的各種適用情景,即豐富了語言圖式。當積累達到一定量時,學習者對語法規(guī)則將運用自如。問卷調(diào)查中有7名己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學生均有在對照漢英翻譯參考譯文后背誦譯文的習慣,他們認為背誦有助于牢記語法規(guī)則的運用。
3.英語會話
鼓勵學生課后多開口說英語,創(chuàng)造使用語法規(guī)則的機會。通過口語練習,相互糾正語法錯誤,或者發(fā)現(xiàn)某個語法薄弱點加以認真研究和及時改進,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語法水平的提高。
如何提高英語專業(yè)生整體語法水平,是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敢于創(chuàng)新和嘗試。而學生則應自覺研究語法,反復練習。只有師生密切配合,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專業(yè)生整體語法水平的提高才可能實現(xiàn)。
[1]Scott & S A.Randall.Can students apply grammar rules after reading textbook explanation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2,25(4):43-55.
[2]Dekegse,R.& K.Sokalski.The differential role of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practice[J].Language Learning,2001,51:81-112.
[3]郝興躍.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語法教學的新趨勢[J].外語界,2004,(4):48-52.
[4]戴煒棟,陳莉萍.二語語法教學理論綜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6):92-99.
[5]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高遠.增強語法意識,加強語法教學[J].外語界.2007.(6):15-24.
[7]Rutherford,W.& M.Sharwood -Smith.Conscious Raising and Universal Grammar[J].Applied Linguistics,1985,6(3):274-282.
[8]Fotus,S.S.Consciousness raising and noticing through grammar task perform anceversus formal instruction[J].Applied Linguistics,1993,14(4):385-407.
[9]Murphy,L.Attending to form and meaning:The experience of adult distance learners of French,German and Spanish[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5,9(3):295-317.
[10]Achard,M.Teaching construal Cognitive Pedagogical Grammar[A].In Robinson & Ellis(eds).Handbook of Cognitive L 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8.
[11]Xia,Zhanghong.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grammar instructions[J].CELEA Journal(Bimonthly),2004,28(1):23 -28.
[12]Fotos,S. Integrating grammar i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 through grammar consciousness raising tasks[J].TESOLQuarterly,1994,28(2):323-351.
[13][美]紐南.體驗英語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李觀儀,梅德明.新編英語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