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文
有的農村職高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有自己的一些特點,因而影響其學習。面對這些學生,廣大職中老師要充滿愛心,探索與學生的思想、意志相適應的教學方法,為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的技能人才。
一、學生特點
(1)有的初中知識基礎薄弱。農村職業(yè)高中招收的新高一學生,有的可能成績差、底子薄,這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普遍現(xiàn)象。以我縣為例,2013年6月有三千五百名左右的初中畢業(yè)生參加中考,縣一中招收成績最好的前一千五百名,另一所普高招收中間的約一千名,職業(yè)高中只能在剩余的一千名學生中招收。并且,剩余的一千名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選擇就業(yè),有的選擇上鄰縣的職業(yè)高中,還有的選擇去衡水、德州的職業(yè)高中、中專或技校??上攵?,我縣職業(yè)高中的招生形勢有多么嚴峻,而招收來的學生,有的知識基礎有多么薄弱。
(2)有的學習意志薄弱。除了學習成績方面的因素,心理因素也是導致職中學生學習成績落后的一個重要方面。與那些順利考入一中的學生相比,職中學生有的對學習缺乏信心、缺乏積極進取的韌性、缺乏敢拼敢闖的血性,缺乏恒心、缺少耐心,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態(tài)浮躁,考試或練習時馬虎大意、隨意散漫,乃至書寫潦草,錯別字連篇。并且,有的學生稍微一受到老師的夸獎就會立即驕傲自滿、亢奮異常。
(3)有的不良習慣根深蒂固。在第一堂語文課上,有一個學生顯得比其他學生興奮得多。據(jù)說,他在初中的外號叫“校園名嘴”。他和前后左右所有人都說了一遍話。我先罰他站了半節(jié)課,課間是一番道理教育,并且讓他寫了一個保證書。他保證:以后上課再亂說話就自己罰自己。然后簽名寫日期。過了三四天,他“舊病”復發(fā),我拿出保證書與他對質,他當即低頭,表示認罰。
二、教學規(guī)律
(1)在職中從教四年以來,我無時無刻不在反思學生們學習吃力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就是初中三年,有的學生因為沒有努力用功而被別人超越,逐漸自暴自棄,進而被“以成績論英雄”的初中老師漸漸忽略。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是讓高一老師先補習兩個月的初中知識,待學生們打好基礎后,再進行高中知識的學習。“九層之臺,起于壘土?!睂W習是一個逐年積累的過程。一個學生已經(jīng)在學習的征程上掉隊太久,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追上大部隊的。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就必須要求職中老師下真功夫,下苦功夫,把這些學生落下的初中知識穿插于日常的教學任務中,做到查漏補缺,夯實高一學生的知識基礎。這需要老師們做一番艱苦的努力。
(2)與考上縣一中的優(yōu)秀生相比,職中有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本不高漲,再加上學習方法不科學,很容易“知難而退”。這就需要職中老師“步步緊逼”,沿襲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在課業(yè)上多較真,多與學生互動交流,教學方法盡量多樣化。拿語文課來說,演講課、趣味作文課、表演課、誦讀課、多媒體課盡量多上,以保證學生們對上課的興趣不會衰減。每當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退縮的情緒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講職業(yè)高中升學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為自己的前程負起責任,幫助學生渡過學習意志薄弱這一難關。
(3)在職中新高一的幾個班里,有一批習慣于擾亂課堂秩序的“活躍分子”。這一小批學生厭學觀念根深蒂固,性情頑劣,思維敏捷,有比較強的“反偵察能力”。他們是班主任的“重點治理對象”,管理他們很有難度:既不能采取“一棒子打死”的“拋棄”策略,又不能無所作為、放任自流。這需要把握一個“度”。有的老師采取讓最愛鬧的學生管紀律的策略,讓這名愛鬧的學生在先管束住自己之后再去管束別人。這樣,既增加了這名學生的責任感,慢慢給他以熏陶,又成功維持了班級的紀律,效果很好。
總而言之,面對這些學生,廣大職中老師只有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不斷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索與學生的思想意志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才能在職業(yè)教育事業(yè)中有所成就,才能為國家培養(yǎng)出合格的職業(yè)技能人才。
(河北省景縣第一高級職業(yè)技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