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守麗 鄧小龍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主觀態(tài)度的體驗。情緒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離家后脫離了父母的照顧,身處于一個獨立的轉型期,由家到學校到初識社會這樣一個階段,在這個時期里,他們自己更可能比較關注自我、注重別人的尊重、表現(xiàn)自己、情趣豐富等等,同時在新的環(huán)境里,會遇到交友、學業(yè)、情感、就業(yè)等問題又會讓他們很敏感,容易出現(xiàn)自卑、發(fā)怒、悲傷、孤獨、無助等負面感情,比較脆弱的學生會經(jīng)受不住這個情況,讓自己更傷悲,這樣也會影響自己和其他同學的關系相處,嚴重者可能會做出傻事,對自己、家人和學校都不好。為了減少負面情緒對大學生的困擾,所以要提前找到解決辦法,盡可能的減少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避免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
一、大學生情緒的特點
1、豐富性
大學生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隨著人際交往的擴大,大學生的情緒呈現(xiàn)了更加豐富化的特點。離開高中,進入新的環(huán)境,面對新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面對各種各樣的機會,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大學生的情緒表現(xiàn)的更加復雜、多變,對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價值等問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理智感、美感、集體榮譽感等高級情感也有所發(fā)展。
2、多變性
由于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還未完全定型,認知能力還有待提高,大學生的情緒活動往往強烈而不能持久,情緒活動隨著認知標準的改變而改變。學習成績的好壞、同學們間的矛盾和摩擦等都很容易引起大學生的情緒波動,可能前一秒還是“晴空萬里”,后一秒就“陰云密布”了。大學生還容易走極端,高興的時候覺得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陽光燦爛,悲傷的時候覺得周圍一切灰暗的,看什么都不順眼,大學生的情緒呈現(xiàn)多變的狀態(tài)。
3、沖動性
大學生正處于一個“心理斷乳期”,處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發(fā)展階段,做事情容易沖動,容易意氣用事,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疾風暴雨”,但也容易因為一點挫折就一蹶不振。
二、大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
情商(Emotion Quotient),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并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后天的培養(yǎng)息息相關。最新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歸諸智商的高低,80%則取決于情商。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丹尼爾·古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庇纱丝梢?,情商對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培養(yǎng)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情商,對于大學生的成才至關重要。
1、培養(yǎng)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障礙。心理學指個體有目的的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的緊張狀態(tài)與情緒反應。所謂抗挫折能力,是指個體在遭遇挫折情境時,能否經(jīng)得起打擊和壓力,有無擺脫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與行為失常的一種耐受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如果不能培養(yǎng)起抗挫折的能力,那么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將無所適從。當代的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很多大學生仿佛溫室里的嬌花,經(jīng)不起一點風吹雨打,當遇到學習障礙、人際交往難題、情感困擾、就業(yè)壓力等時,往往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焦慮、惶恐、自甘墮落、仇視或悲觀厭世的情緒特征,對此要加強大學生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和教育,對學生加以引導,鼓勵他們正確認識和面對困難和挫折,樹立信心和斗志,培養(yǎng)不怕挫折的勇氣,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樂觀面對。
2、培養(yǎng)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意識
讓學生充分地認識自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突破和飛越,充分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引導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訂立近期和遠期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盲目跟風。
3、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當今的社會對人才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要有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要引導學生要以主人公的態(tài)度融入到團隊合作中去,以集體利益為重,多為他人著想,學會換位思考,多反省和總結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還能培養(yǎng)自身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4、加強學生的意志力培養(yǎng)
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火熱的感情、堅強的意志、勇敢頑強的精神,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人的意志力有極大的力量,它能克服一切困難,不論所經(jīng)歷的時間多長,付出的代價有多大,無堅不摧的意志力終能幫人達到成功的目的。當代大學生很多都是在順境中成長起來的,加上很多大學生也是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有些學生連洗襪子這類的小事都不會。不僅適應能力較差,而且人際交往能力也較差,不知道怎么樣與周圍的老師、同學打交道,常常感到孤寂。有些大學生遇到一點事情就憤俗和厭世,心理不健康的情況呈上升趨勢,所以加強大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堅強的意志不是一夜間突然產生的,它在逐漸積累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形成。中間還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敗,必須找出使自己斗志渙散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
5、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競爭,它能使人精神振奮,努力進取,促進事業(yè)的發(fā)展,它是現(xiàn)代社會中個人、團體乃至國家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心態(tài)。有競爭的社會,才會有活力,世界才會發(fā)展得更快;有競爭意識的人,才會奮發(fā)圖強,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在有競爭的群體里,會出更多的成績,有更高的水平。競爭是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競爭,使個人完善,使群體上進,使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大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還應該讓大學生認識到,競爭不應是狹隘的、自私的,競爭者應具有廣闊的胸懷;競爭不應是陰險和狡詐、暗中算計人的,而應是齊頭并進,以實力超越;競爭不排除協(xié)作,沒有良好的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信念,單槍匹馬的強者是孤獨的,也不容易取得真正的成功。(作者單位: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02
[2]朱衛(wèi)嘉.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與訓練[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3]陳秉公.大學生修養(yǎng)[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