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亮,胡熙苒,郭建,黃桂明,陳平國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湖南 湘潭 411100)
頸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引起頸肩痛常見原因之一[1]。目前,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外科手術和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三大類型。我科在C臂引導下,根據患者病情,采用前入路射頻、后入路膠原酶溶解術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療效顯著,并對兩種微創(chuàng)方法進行了對照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10-2013-04間臨床診斷為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58例。男82例,女76例,年齡30~72歲,平均49歲;病程2月~11年,平均3.5年。隨機分為兩組,射頻治療組72例,男37例,女35例;膠原酶治療組86例,男45例,女41例。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頸肩、上肢、頭部疼痛等神經根壓迫癥狀,部分伴有麻木、輕度肌力減退,經頸椎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診斷明確,無椎管狹窄及嚴重脊髓壓迫。
1.2 治療方法
1.2.1 射頻治療組 采取椎間隙前側方入路。患者采取仰臥位,在C型臂X光機透視下,準確到達突出物內。拔出套管針芯置入射頻電極,連接射頻機(北京北琪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依次進行高頻、低頻電流刺激,確認無神經損毀后開始進行熱凝,設定 60℃、70℃、80℃各進行 60秒治療;之后90℃進行熱凝3~4次,每次60秒,完畢后拔針,局部按壓約10 min。患者術后平臥位24 h,并給予脫水、改善循環(huán)治療,必要時行頸托制動。
1.2.2 膠原酶治療組 膠原酶溶解術采用患側椎旁后入路,患者頸部屈曲,患側向上側臥位。C臂下進行定位標記,穿刺針在所標記棘突旁開約3~4 cm垂直刺入皮膚后,向外5°角緩慢進針,沿關節(jié)突關節(jié)外側緣穿刺,直到穿刺針準確位于椎間孔內?;匚鼰o異常后連接注藥導管進行脊麻實驗(脊麻實驗藥物配制:1%利多卡因2 ml+曲安奈德1 ml混合,取1 ml注入)。根據突出椎間盤數(shù)目依次重復上述操作,若無全脊髓麻醉征象,即可每間隙緩慢注射膠原酶600 U(用1 ml生理鹽水稀釋)。術后處理同射頻組。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定標準參考MacNab標準[2]:優(yōu):術后疼痛消失,可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水平,活動無限制;良,偶有非神經根性疼痛,不需服用鎮(zhèn)痛藥物,術前體征明顯改善,可從事輕體力勞動;可,癥狀和體征有些改善,但仍疼痛,偶需服用鎮(zhèn)痛藥物,活動受一定限制;差,仍有神經根性疼痛,癥狀和體征無改善。
1.4 療效評定 在患者術后1周、1個月、3個月及6個月隨訪進行視覺模擬評分(VAS)。方法如下:患者自我評價,疼痛程度記為0-10分,10為最劇烈疼痛,難以忍受,0為無疼痛。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意義。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強度(VAS)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強度(VAS)比較(±s)
注:與射頻組療效相比,△P<0.05,△△P<0.01。
?
膠原酶溶解術在我國開展始于1997年,在臨床運用數(shù)十年被證明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3,4]。頸椎旁后入路注射膠原酶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溶盤范圍大,對突出型椎間盤突出療效較好,對膨出型頸椎間盤突出療效較差。射頻熱凝術的原理是射頻穿刺針的工作端溫度可達到80~100℃,直接消融部分突出的髓核組織,減輕或消除對神經的壓迫,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炎癥反應[5]。從而達到解除神經壓迫,緩解疼痛的作用,對頸椎間盤突出癥有較好療效。
在本研究中,在不同時間點的VAS評分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射頻熱凝術治療后的患者在治療后即可迅速緩解疼痛,說明近期緩解疼痛比膠原酶要好;但術后6月VAS評分反而不如膠原酶組(P<0.05),證明遠期緩解疼痛不如膠原酶。原因與射頻工作端作用范圍有限,對椎間盤髓核的消融范圍有局限性;本研究中進行膠原酶溶解術后的部分患者在術后1~3個月反復出現(xiàn)疼痛甚至疼痛加重,有的患者要較長時間才能出現(xiàn)穩(wěn)定的療效,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6]。究其原因,應當與膠原酶的化學特性有關,該物質的催化及發(fā)揮作用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
因此,我們認為,應當為每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介入診療方案,在具體方法的選擇時應當結合患者癥狀、突出節(jié)段、突出類型等進行分析。對于多節(jié)段、突出型的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采用后入路膠原酶溶解術,以取得滿意的溶盤效果;而對于單盤或單純膨出型的,可采取前入路射頻熱凝術,迅速緩解疼痛,達到滿意的效果。而對于突出物較大,根性癥狀較重的,單一方法療效預期較差時,是否能將射頻熱凝術及膠原酶溶解術各自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進行聯(lián)合治療,以盡快緩解疼痛,又能有較好而穩(wěn)定的遠期療效,對此,我們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
[1] 蔣玉娣,朱冬梅,陳斌,等.射頻消融聯(lián)合臭氧注射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 頸腰痛雜志,2012,33(1):35-36
[2] Sandhu FA,Santiago P,F(xiàn)essler RG,et al.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synovial cysts[J].Neurological Surgeons,2004,54:107-112.
[3] 黎飛,沐海玲,楊慶立.膠原酶聯(lián)合臭氧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比較[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9:29-30.
[4] 魏俊,溫新院,付敏,等.CT介入下頸前路靶向注射膠原酶治療頸椎間盤突出癥分析[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1,17(10):604-606.
[5] 羅霄,陳信軍,李運濤,等.射頻聯(lián)合臭氧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會[J]. 頸腰痛雜志,2011,32(2):145-146.
[6] 王文,劉延青,劉建英,等.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治療頸椎問盤突出癥3700例遠期隨訪[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06,12:2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