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玲
(1.長江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2.江漢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稚化體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呂小玲1,2
(1.長江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2.江漢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少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對英語語音的敏感性和初步使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針對少兒獨特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小學英語教學就不應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為此,教師要思維“稚化”,即教師要心理換位,有意識地退回到與少兒相仿的思維狀態(tài),用與少兒同樣的好奇心、同樣的興趣和情緒來完成教學,比如在課堂上更多的引入少兒感興趣的東西,一起欣賞漫畫或者一起唱歌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與少兒取得思維同步,調(diào)動少兒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稚化教學;多維體驗
體驗式學習強調(diào)學習者積極主動的參與,并讓學習者從自身的學習體驗中主動體會到樂趣。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雙重角色,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探索者、引導者和領(lǐng)路人,又扮演著“學”的角色,以學生的年齡特征、實際生活和知識現(xiàn)狀為前提,以學生的眼光去審視知識,和學生一起體驗,一起探索新知。
體驗式教學提倡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通過創(chuàng)造實際的或重復經(jīng)歷的情境和機會來還原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gòu)知識、產(chǎn)生情感、生成意義。
體驗式教學法的思想可以引導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少兒的身心特點,通過在課堂中加入更多的少兒因數(shù),比如在唱英文歌中學會說英語、在看漫畫書中學會讀寫英語、在玩游戲中學會記單詞,調(diào)動少兒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動機,培養(yǎng)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幫助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
所謂“稚化”,就是幼稚化,兒童化。稚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自己的外在權(quán)威隱蔽起來,教學時不以知識豐富的教師自居,而是有意識地退回到與學生相仿的思維狀態(tài),把熟悉的當成陌生的,把再次授課當成首次接觸,親近學生,接近學生,和學生一起探索體驗,讓學生自己接受新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適當稚化,充分把握少兒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把自己的思維降格到學生的水平,親近學生,接近學生,有意識地生發(fā)一種陌生感、新鮮感,這樣不僅有助于啟迪少兒的心智,而且還能渲染活躍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少兒的思維,寓教于樂。體驗式教學讓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態(tài)度等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在認識知識的同時感受和理解知識的內(nèi)在意義,獲得精神的豐富。
“稚化”是教學中的一種方法,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積累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正確地把握與揣摩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將教師的教學效果發(fā)揮最佳狀態(tài);另外,稚化教學的目的是求得教師與學生思維的同步,讓學生把教師當做自己人,從而能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觀點,態(tài)度等。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論述教師稚化體驗的優(yōu)勢。
(一)教師稚化可與學生平等對話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缺乏“對話”,即使有“對話”往往也是教師個人的獨白,或者是以教師和知識為中心的“對話”,或者是教師為了更好地控制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制造的“對話”。要想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對話”,必須注意平等主體之間精神的溝通,教師要用新的眼光看待課堂教學,應該充分認識到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知、情、意、行等方面進行相互作用的一種特殊交往活動。
當然,稚化教學并非教師與學生心理的簡單“換位”,而是教師居高臨下地切入學生的心態(tài)的一種巧妙手段,并非真正將教師的思維水平降低到學生同樣的高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放下自己教師的架子,用小學生的思維去體驗學生的感受,故意“稚化”自己,把自己退化為跟學生一樣水平的初學者,想學生所想、難學生所難、錯學生所錯、樂學生所樂,像學生一樣在經(jīng)歷錯誤中學習,讓學生幫助自己進步與成長,這樣將會大大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心理情感距離,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真正的平等對話,從而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凸顯,個性得以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得以解放。
(二)教師稚化可使教學事半功倍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多數(shù)源于先前認知經(jīng)驗的不足和教學起點太高。如果教師稚化自己的思維,降低教學的起點,站在學生思維的高度,以學生為主體和核心,與學生一起走入學生的經(jīng)驗和認知中,在學生原有思維水平上展開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學習知識的難度,而且能讓學生在自我探索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潛能,變被動灌輸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去獲取新的知識。這樣,當教師的思維帶上了學生的色彩,甚至達到真正的學生化之后,教學的過程就很自然的與學的過程緊密聯(lián)系,融為一體,教學就會進入一種自然流暢的狀態(tài),從而可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呼喚教師稚化教學
兒童具有模仿力強、求知欲強、記憶力好、心理負擔輕、創(chuàng)造精神強、強烈的表現(xiàn)欲等特點。他們的學習受興趣直接驅(qū)動,而且少兒的心智還不成熟,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這就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少兒的學習特點和獨特心理來教學,故意進行思維稚化,從少兒的心智狀態(tài)出發(fā),努力成為少兒學習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以少兒為主體,通過少兒積極主動參與,使少兒在栩栩如生的師幼間的互動以及少兒間的互動語言活動中體驗英語,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形成語感。
對少兒來說,這種體驗式學習同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種體驗一樣,是少兒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重點是激發(fā)幼兒內(nèi)心的積極情緒,即培養(yǎng)少兒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產(chǎn)生想聽、想說、樂學的愿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這符合小學英語學習的目標。對教師來說,這種稚化教學會拉近教師與少兒的心理距離,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稚化體驗,會讓少兒產(chǎn)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積極主動的探索、經(jīng)歷、體驗,在親身體驗過程中發(fā)展英語語言能力,同時會給少兒英語學習帶來新的感受,新的刺激,加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稚化體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指教師以小學教學活動、游戲活動、生活活動等為中介,以小學階段的少兒為主體,進行思維的位移,故意使自己的認知退回到小學生的層面,通過少兒兒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少兒在栩栩如生的師少間的互動以及少兒間的互動語言活動中體驗英語,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形成語感。這種體驗式式學習同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種體驗一樣,是少兒在形體、情緒、知識上參與的所得,重點是激發(fā)少兒內(nèi)心的積極情緒,即培養(yǎng)少兒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產(chǎn)生想聽、想說、樂學的愿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這符合小學階段少兒英語學習的目標。
(一)在游戲活動中的稚化教學
少兒天性好動,喜歡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形式活潑的游戲教學能激發(fā)少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將英語知識與游戲結(jié)合起來,可以讓少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并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并稚化自己的心智與行為,帶著一顆純真的童心,與少兒一起體驗,這樣不僅可以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而且增加了教學過程中的溝通和互動,讓少兒無所顧忌,充分地去感知、體驗和參與活動,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直觀、形象的游戲中真正做到身臨其境,寓教于樂。在英語課堂中運用游戲能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生在操練的過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學習的壓力,而是學習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操練,融入游戲中的教學內(nèi)容也會牢記在學生心中。在游戲活動中的稚化教學,有助于使教與學相融,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積極體驗,積極思考,積極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體驗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同時,生動活潑的課堂也使教師的心態(tài)變得更年輕,讓教師的教學更富創(chuàng)造性與多樣性。
在這樣的稚化教學中,可以舉行學唱英語兒歌、講英語故事、表演英語話劇等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少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加對英語語音的敏感性,還能開闊少兒的視野,讓少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變被動接受的學習為積極主動的體驗學習。另外,在游戲中稚化教學,可以讓教師增加對少兒內(nèi)心的了解,知道什么樣的教學最適合他們這個年齡的學生,知道學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應與課程目標內(nèi)容緊密相關(guān),不能脫離課程的知識重點。
(二)在音樂律動中稚化教學
音樂能促進人大腦的開發(fā),唱英語歌曲不僅可以增強少兒學習英語的趣味性,還可以營造良好愉悅的教學氣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加入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英文歌曲,讓少兒在輕松、歡樂的氣氛中唱唱跳跳,高高興興的學習英語。在音樂體驗中,可以適當稚化,與孩子們?nèi)跒橐惑w,對歌曲輔以相應的肢體語言, 讓少兒跟隨自己的動作進行模仿、體驗。這樣,原本對于少兒很難理解的詞匯或者很難記憶的句子等都會隨著教師的動作示范而變得簡單和便于記憶。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稚化到與少兒相同的認知和動作水平,成為少兒的化身,可以增強少兒學習的自信心和表演欲,使少兒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維持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在多種情景中的稚化教學
語言是個體在社會環(huán)境中,尤其是在和他人的語言交流中發(fā)展起來的,少兒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如果他們在具體的語言情景中學習英語會更容易。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少兒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為少兒創(chuàng)設具體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讓他們相互交流,在栩栩如生的情景中去感受和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應努力將自己的心理稚化到符合少兒特點、符合教學內(nèi)容需要的狀態(tài),將肢體反應動作同日常生活情景相結(jié)合,以惟妙惟肖的語氣、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影響他們,帶著激情、趣味、微笑、愛心、童心走進學生的心坎,主動接近他們,消除與他們的年齡隔閡,與他們成為朋友。如在設計購物、打電話、聚會、旅游、看病等日常情景活動中,可以與少兒一起扮演相關(guān)角色,和少兒一起參與課堂實踐,從而實現(xiàn)教師和少兒之間的互動性。
英語語言教育是一種主動參與的過程,必須通過學習主體的積極參與、體驗、實踐,以及積極主動地嘗試與創(chuàng)造,獲得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小學階段的少兒具有模仿力強、求知欲強、記憶力好、心理負擔輕、創(chuàng)造精神強、強烈的表現(xiàn)欲等特點,這些為少兒學習英語提供了可能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體驗式英語教學法,并適當?shù)刂苫约旱乃寂c行為方式,將有助于使教師和學生置身于一種英語情景和氛圍之中,并縮短教師與學生的表面差距,使雙方在心理上拉近距離并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因此,在稚化體驗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單方面?zhèn)魇谥R,更主要的是利用那些具體的生活語言情景為少兒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少兒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英語的學習過程,并產(chǎn)生一種渴望學習英語的沖動,積極接觸英語,運用英語,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掌握一些日常用語。
少兒有其獨特的心理和思維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使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佳,教師要根據(jù)少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正確地把握與揣摩他們的思維狀況,并做到使自己的思維有意識的稚化,與少兒一起探索和體驗,促使他們在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中增強對英語的敏感性,使他們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性,順其自然地學好英語。體驗式學習也會給少兒英語學習帶來新的感受,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在稚化體驗中,教師通過稚化自己的思維水平與行為方式,讓自己盡可能地與少兒趨于一致,調(diào)動少兒,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通過稚化體驗,教師可以與少兒平等交流對話,使少兒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體驗中形成語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有助于少兒智力的開發(fā)和視野的開闊。
但需要注意的是,稚化體驗并非等同于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簡單的心理換位,并非真正地讓教師的思維水平降低到與少兒同樣的高度,而是教師要居高臨下地切入少兒的心態(tài),以少兒的眼光和心智去審視、感知和體驗。稚化體驗的目的是求得教師與少兒達到思維共振,讓少兒相信教師跟他們是“自己人”,這樣他們會易于接受教師的觀點態(tài)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和諧地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更有成效,為祖國培養(yǎng)出更多的棟梁之才。
[1]曹才翰,章建躍.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黃玉華,梁友珍.關(guān)于體驗式英語教學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8,(6).
[3]劉援.體驗式外語教學的實踐與理論探索[J].中國外語,2011,(5).
[4]陸茸.游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寧夏教育,2005,(11).
[5]仵鋒.略論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思維稚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