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佳,丁廣香,張建蓉,劉 云
(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人民醫(yī)院護理部ICU,江蘇淮安,211600)
長期臥床、昏迷、危重或伴重度腹瀉患者經(jīng)常發(fā)生失禁相關(guān)性皮炎,造成肛周皮膚紅痛、濕疹、破潰、感染,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增加護理工作量和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如何有效地收集糞便,減少稀水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護理問題。本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對20例腹瀉患者采用負壓吸引沖洗法收集大便,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本組共20例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齡44~90歲,平均年齡69.65歲,采用負壓吸引沖洗法收集大便最短2 d,最長8 d,平均4.5 d?;颊呒{入標準:采用 IAD風險因素評估量表 PAT[1](會陰評估工具)評分,得分>7分的高?;颊摺E懦龢藴?采用IAD嚴重程度評估量表PDGS[2](會陰部皮炎的評分量表)評分,分級為中度以上的患者。
準備康樂保公司生產(chǎn)的1903造口袋、造口測量尺、剪刀、3M皮膚無痛護理膜、造口粉適量、膠布、一次性18號硅膠胃管、電動吸引器、50 mL注射器、溫開水、面巾紙、血管鉗。溫水洗凈患者肛周皮膚擦干,均勻涂擦造口粉,范圍超過造口袋底盤面積,5 min后等造口粉完全吸收,用棉簽抹去多余造口粉,將3M皮膚無痛護理膜距離肛周皮膚15~20 cm處噴灑,待干30 s。用造口測量尺量出肛門大小尺寸,修剪造口袋中心圓孔大小,一般比肛門大0.5 cm左右,在造口袋5點和7點位置各剪1 cm叉口,以減少會陰粘貼時的張力。將修剪好的造口袋撕去背面粘膠保護紙,撐平肛周皮膚,將底盤緊貼于肛周,再用手按壓10 min,以增加粘膠黏附力。一次性胃管剪去一半,距頭端每2 cm處剪側(cè)孔以增加吸引面積,剪側(cè)孔的胃管總長度約10 cm。造口袋尾端剪孔擦入修剪好的胃管,擦入長度以胃管頭端避開肛門即可。將造口袋尾端縱向折疊包裹胃管,以膠布外纏固定,以免吸引時漏氣。患者腹瀉時的大便收集到造口袋中,用50 mL注射器從胃管注入溫開水稀釋大便,用手在造口袋外面輕輕搓揉,促進黏附在造口袋內(nèi)壁的大便溶解于水,將胃管連接電動吸引器負壓吸引,一般反復沖洗3~4次,即可將造口袋內(nèi)的大便沖洗干凈。分離胃管和吸引器,解開外纏膠帶,用血管鉗夾面巾紙從造口袋尾端剪好的孔塞入,擦干肛門及造口袋,保持干燥。再用原法外纏膠布固定,將胃管放置在患者會陰部,及時傾倒吸引瓶。
20例腹瀉患者中有1例患者對造口袋底盤發(fā)生皮膚過敏,停止使用負壓吸引沖洗,其余患者均有效收集大便,未發(fā)生失禁相關(guān)性皮炎。
IAD的護理研究現(xiàn)狀:2007年Gery等[3]首次提出失禁相關(guān)性皮炎(IAD)的概念。IAD是一種潮濕相關(guān)性皮膚損傷(MASD)[4],主要發(fā)生于會陰部、骶尾部、臀部、腹股溝、男性的陰囊,女性的陰唇、大腿的內(nèi)側(cè)及后部。其主要表現(xiàn)為紅斑、紅疹、浸漬、糜爛,甚至皮膚剝脫,伴或不伴有感染[5]。研究[6]報道,21.5%的失禁患者會發(fā)生皮炎。不同的醫(yī)療機構(gòu)、不同的護理單元,IAD的患病率不同。臨床上長期臥床、昏迷患者如截癱、腦卒中等患者常發(fā)生大小便失禁。ICU內(nèi)危重患者由于感染、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機械通氣、廣譜抗生素使用等原因使腹瀉的發(fā)生率較高[7]。
大小便失禁和腹瀉都容易發(fā)生失禁相關(guān)性皮炎。如何有效地收集大便,減少稀水便對肛周皮膚的刺激,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護理問題。針對此問題,許多護理同仁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法。黃漫容[8]、李金芳[9]用造口袋收集糞便;徐燕華[10]用皮膚護理膜聯(lián)合造口粉治療失禁性皮炎;須月萍[11]用紫草油預防失禁性皮炎;張志剛[12]用自制密閉式肛管沖洗引流裝置收集大便。賈靈芝等[13]在腹瀉患者糞便引流護理中選用20 F雙腔氣囊導尿管收集大便。以上方法各有優(yōu)缺點。造口袋法可有效收集糞便,但是傾倒糞便不方便,須將患者翻身側(cè)臥;敞開造口袋尾部傾倒后用水清洗會容易污染床單,而且不易沖洗干凈;糞便稍不注意有可能污染護士的手;敞口傾倒糞便時異味會在病房擴散;危重患者留置管道較多,翻身須兩人操作,增加護理工作量,特別對一些下肢骨折制動的患者更不方便;造口袋尾部夾子反折固定放在骶尾部容易壓傷局部皮膚。護理膜聯(lián)合造口粉、紫草油法都是保護患者皮膚,減少皮膚的化學刺激,但不能有效收集糞便,不能從根本原因上解決問題;每次便后還要擦洗大便,反復擦洗對皮膚造成物理性刺激,容易損傷皮膚;患者容易受涼;增加護理工作量;大便解在尿墊上,無法計量,不能為臨床治療提供數(shù)據(jù)。
自制密閉式肛管沖洗引流裝置采用氣管插管改裝后插入直腸內(nèi)引流大便。長期留置氣管插管可壓迫肛門括約肌,造成神經(jīng)麻痹,術(shù)后容易發(fā)生大便失禁;氣囊充氣壓迫可引起直腸黏膜缺血;大便粘稠容易堵塞;肛門內(nèi)留置管道,不符合正常排泄生理,患者感覺痛苦。負壓吸引沖洗法的優(yōu)點:造口袋可有效地收集糞便,連接吸引器沖洗解決了糞便傾倒問題;溫開水沖洗加軟紙擦拭可保持肛門皮膚及造口袋內(nèi)清潔干燥無異味;整個操作患者無需翻身,護士一人就可完成,減少護理工作量,特別適合下肢骨折等制動患者;硅膠胃管細軟,可放在會陰部,不會壓傷骶尾部皮膚,不影響患者翻身;沖洗時胃管頭端在造口袋內(nèi)移動靈活,沖洗徹底;糞便收集傾倒都在密閉管道內(nèi)進行,不會污染到護士的手,糞便異味不會在病房擴散,增加了護士和患者的舒適度;同時通過注入溫水量和洗出液體量的對比,可準確計算出患者的大便量,為臨床治療提供數(shù)據(jù),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zhì)平衡。
造口粉[8]的主要成分為羧甲基纖維素鈉、瓜爾豆膠、黃膠原,有較強的吸濕作用。吸收滲液后形成柔軟的凝膠,對創(chuàng)面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呈現(xiàn)出吸收階梯,由此清除細菌的毒性產(chǎn)物和細胞碎屑;允許氧氣和水蒸氣通過,水分和微生物不能通透,從而在創(chuàng)面處形成閉合膜。護理膜[8]在皮膚表面噴灑后,可很快形成無色透氣的薄膜,防水、防摩擦,使皮膚和外界隔離,減少各種理化因素刺激,避免細菌感染;同時此膜具有透氣性,氧氣能滲透至膜下,膜下的水泡和CO2通過該膜揮發(fā)。貼造口袋前噴灑護理膜和造口粉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防止造口袋滲漏時糞便對皮膚的刺激,對皮膚形成雙重保護。
使用負壓吸引沖洗時的注意事項:患者發(fā)生腹瀉要及早使用負壓吸引沖洗法收集大便,一旦肛周皮膚受損就不能貼造口袋。造口袋中心孔修剪大小要適當,在5點、7點位置一定要開小叉,減少會陰部的粘貼張力,特別是女患者,會陰部容易滲漏,可在會陰部加涂造口防漏條;粘貼后一定要用手加壓固定10 min,使造口袋底盤受熱增加黏附力;有少數(shù)患者對造口袋底盤過敏,可事先預防涂抹“999”皮炎平等激素類軟膏。過敏嚴重者停用負壓沖洗法,使用康惠爾超薄敷料中間修剪成肛門大小的孔,5點、7點位置開小叉,貼附在肛門周圍。再用3M留置針貼膜封邊,增加超薄敷料的粘附力,保護肛周皮膚避免糞便刺激。再將一次性造口袋貼在超薄敷料上收集糞便。如果患者每次腹瀉量較多,可將一次性造口袋尾部開口,外套雙層保鮮膜收集糞便。因一次性造口袋容量小,糞便量多時會浸濕超薄敷料,使超薄敷料卷邊滲漏。本組20例患者中有1例女患者對造口袋過敏,采用上述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造口袋一般3~4 d更換,如果發(fā)生側(cè)漏要及時更換。更換時以溫水棉球浸濕底盤,一手按壓皮膚,一手輕輕剝離底盤,切勿強行拽扯,防止損傷皮膚。造口袋需要進一步改進的部分:臨床粘貼造口袋過程中,因會陰部皮膚皺褶較多,底盤不易貼牢,特別是女患者會陰和肛門間距離太短,底盤粘貼面積太小,容易發(fā)生大便滲漏。能否生產(chǎn)一種收集大便專用造口袋,底盤會陰部整體向腹股溝方向延伸,形狀似馬蹄形,兩側(cè)翼角向下粘貼在會陰部皮膚上,既可增加造口袋的黏附力,也可保護會陰部皮膚,防止發(fā)生失禁相關(guān)性皮炎,也可預防男性陰囊水腫造成的會陰部濕疹。這是今后護理同仁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綜上所述,負壓吸引沖洗法可有效收集腹瀉患者糞便,減少糞便對肛周皮膚刺激,預防失禁相關(guān)性皮炎發(fā)生,準確記錄大便的量,維持患者水電解質(zhì)平衡,操作簡單易學,減少護理工作量,減輕患者痛苦,適合在臨床推廣。
[1]Brown D S,Sears M.Perineal Dermatitis:A Conceptual Framework[J].Ostomy Wound Manage,1993,39(7):20.
[2]Kennedy K L,Lutz L.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Three Skin Protecta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continent Dermatitis[D].Amsterdam:Proceed 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Wound Management,1996.
[3]Gray M.Incontinence-related skin damage:essential knowledge[J].Ostomy Wound Manage,2007,53(12):28.
[4]Black J M,Gray M,Blis D Z.MASD part 2 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 and intertriginous dermatitis:a consensus[J].J Wound Osto my Continence Nurs,2011,38(4):359.
[5]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Working Group.Pressure Ulcer Classification.2012 -04 -03.http//www.puclas.ugent.be/puclass/e/page 3480.html.
[6]Junkin J,Seleck J L.Prevalence of incontinence and associated skin injury in the acute care inpatien[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16):260.
[7]楊春玲,江秋玲.危重患者腹瀉相關(guān)因素及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7,22(7):77.
[8]黃漫容,郭少云,黃婉琳.造口袋對大便失禁患者皮膚保護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3):46.
[9]李金芳,張文菊,邵芹,等.5900造口袋在危重患者腹瀉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9(18):94.
[10]徐燕華,袁阿珍.皮膚保護膜聯(lián)合造口粉治療重癥患者失禁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9):91.
[11]須月萍,金友紅.紫草油預防失禁性皮炎的應用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3,9(26):5369.
[12]張志剛,張彩云.一次性密閉式肛管沖洗引流裝置的制作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7(14):31.
[13]賈靈芝,徐麗萍,陳曉琳,等.雙腔氣囊尿管在大便失禁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