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椿
人脈即財脈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社會的人,我是世界的我,人不可能離開他人而存在。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自我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并與他者和這個世界發(fā)生著聯(lián)系。人必須重視人脈關系網絡,經商者尤其需要如此。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學習是生產力,朋友也是生產力,人脈關系也是生產力。大凡成熟的企業(yè)家都是非常重視人脈關系的人。多元化的人脈關系網絡是人生重要的資產。
經商的第一步必須認識朋友的重要性,認識圈子的重要性。生意人不能沒有人脈關系。沒有人脈關系,你只能做孤家寡人,所以越是成功的生意人,越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人脈,終其一生都要經營自己的人脈關系網絡。做生意沒有關系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不懂得去研究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關系網絡。人脈資源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產,是一種潛在的財富。要像經營資產一樣經營人脈關系。經營這兩個字很重要。有的人把企業(yè)經營成功的秘訣歸結為:好好地軋伙計交朋友,有錢大家賺,利益大家分享。
人脈就是財脈,人脈就是錢脈。平時就應當注意人脈的積累與開發(fā),極力培養(yǎng)自己的人脈關系,不斷地優(yōu)化自己的人脈關系網絡。你值得很多人信賴和很多人值得你信賴是兩筆巨大的財富。有人說:人脈關系資源的真正意義,在于你能幫助多少人,以及有多少人幫助你。還有人說: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多么優(yōu)秀,要看他身邊有什么樣的朋友;一個人有多大的成就,要看他有誰指點。
人脈關系網絡也可以采取集約集群集聚的發(fā)展方式。人生不應當建立單一的人脈關系網絡,而應當建立多元化的人脈關系網絡,這樣可以獲取多方面的信息,激發(fā)思維,活躍自己的大腦。人找生意就難,生意找人就容易。什么是生意找人?就是你有良好的信用,良好的人脈關系資源,他人主動找你合作,分享價值與金錢。
人脈關系不是天降貴人,而是自己主動去聯(lián)系,去尋找。根據科學的研究,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經過六個人就可以找到,這就是六度人脈理論。全世界六十多億人,全中國十三億人,人這一輩子又能夠結識多少人呢?能在一個桌上吃飯,能在一起共事,能在一起合作,是千百年修來的緣分,應當加以珍惜。我們必須以這樣的心態(tài)去看待自己的人緣。
商道即人道
商道即人道,商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道的最高境界。每個成功的商人都有自己的商道哲學,以及為人處事的原則。商道的最高境界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也就是以自我而求無我,以無我而求自我,也就是自利而利人、利人而自利,己富富人,己達達人。商道的最高境界也是追求多元共和、多元共贏,是人道,也合天道。
一個企業(yè)的開始就是信譽的開始。要從始積累信譽,積累知識,積累人脈。信用是巨大的無形資產,也是一種稀缺資源。輕諾必寡信,寡信必失人。任何事情,如果沒有把握,不要輕易承諾,對任何人,一旦承諾了,就要認真兌現(xiàn)。那種不講信用的人永遠做不大,也沒有人和他玩。
在商業(yè)社會,人們有兩種收入,一種是勞動收入,一種是資本收入。你可不必成為一個商人,但必須成為投資者,要學會讓錢為你而工作,擁有更多的資本收入。我們必須在游泳中學習游泳,在商戰(zhàn)中學習商戰(zhàn)。理財智慧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
資金從哪里來,是融資的問題;資金到哪里去,是投資的問題。沒有資本并不是問題,沒有創(chuàng)造性才是問題。
做生意就是做人心,辦公司就是辦人事。與人合作,與人分享,是商業(yè)的成功之道。學會領導能力和與人合作很關鍵。毛澤東的領導之道就是出主意用干部,鄧小平的領導之道就是抓方針抓頭頭。當然主意不一定由自己出,可以由別人代出。老板要做的是決策和用人。善于使用人、團結人,是一個人很大的本事,也是老板必須學會的能力。
在人生過程中,在商業(yè)社會,做人光有膽識還不夠,還必須有謀略。做人光有仁義還不行,還必須有智慧。不是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而是任何人講利也講義。不是君子憂道不憂貧,而是君子憂道又憂貧。不是只問耕耘莫問收獲,而是既要耕耘又問收獲??傊莾蓚€方面而不是一個方面,是兩個方面之辯證。
人真的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學無止境,達于至善,使自己更聰明,更有智慧,更有成就感,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自由和幸福,這是一件很美的事。
人最大的財富是人自身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民族,被譽之為世界第一商人。猶太人不僅出現(xiàn)許多金融家,還出現(xiàn)許多世界名人。猶太人為什么優(yōu)秀?
猶太人反對偶像崇拜,敢于對權力說真話。他們一向不愿意把一個人抬得太高,讓他成為絕對權威。他們善于爭論,對異端思想比較包容,敢于獨立思考,可以自由發(fā)表不同意見。猶太人非常重視學習,重視教育,相信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命,智慧勝過金子,富有智慧會使你走在世界的前列。世界財富在猶太人口袋里,而猶太人的財富又在自己的腦袋里。猶太人非常注重信守契約,這在全世界商界有口皆碑,他們對于法律有一種超越社會學意義的理解,使之成為有所敬畏而又有所敬仰的人。
人生真正成功的秘訣還是在于學習,人生教育的實質是自我教育和終生教育。猶太人作為一個四海為家的流浪民族,擁有的真正財富,其實就是知識和智慧。猶太人說:知識是最可靠的財富,是唯一可以隨身攜帶、終身享用不盡的財富。即使變賣一切家當,使女兒能嫁給學者也是值得的;為了娶學者的女兒為妻,縱然付出所有的財產也再所不惜。猶太人還說:假如父親與老師兩個同時坐牢而又只能保釋一個人出來的話,做孩子的應先保釋老師。這足見猶太人對教育學習的重視。在猶太教中,學習不但僅次于敬神,而且也是敬神的一部分,他們從小就教育孩子知識是甜蜜的,智慧是崇高的。
在猶太人的心目中,賺了錢并不等于成功,真正的成功是獲取知識和智慧,知識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財富。人最大的生產力是人自身,人最大的財富是人自身。智慧非用黃金可得,也不能憑白銀為它的價值。投資開發(fā)知識和智慧,創(chuàng)建自己的網絡或系統(tǒng),是最重要的投資。人生必須把學習當做生命的一部分,看作一種生活方式,實現(xiàn)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endprint
人生的學習決不只是書本上的學習,即便是書本上的學習,也要把知識轉化為智慧,轉化為能力。人生的學習還在于對時代的把握,文化價值的理解,以及社會實踐的智慧能力。古人說: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個世事洞察和人情練達確實很重要。
財富是勞動的產物,財富也是思考的產物。人都說,生意生意,生出一個意來。人不僅善于抓住商機,還要善于創(chuàng)造生意,善于設局布篇,使商業(yè)成為藝術。人生不是工作致富,而是思考致富。只知道埋頭工作的人最終很難致富,埋頭工作往往失去了賺錢的機會。要把工作和思考結合起來。財富的真正內涵不只是金錢或資產,也是人的信心和心態(tài)。從一定意義上而言,金錢就是一種信用,一種信心。
知識并不等于財富,知識的應用才產生財富。真正的知識是一種智慧,是活的智慧。知識必須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財富。知識、朋友只是潛在的力量、潛在的財富,要想把知識、朋友轉化為財富,需要轉化和應用。理財智慧是連接知識與財富的橋梁,如果沒有這樣的思維,又如何從知識的此岸到達財富的彼岸呢
“富人”的思維
猶太人說:生而貧窮并無過錯,死而貧窮才是遺憾。人生不一定大富大貴,但至少不能貧窮。
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這里所說的“富人”,不僅僅指擁有物質財富的人,也指擁有精神財富的人。反之則為“窮人”(包括精神貧困的人)。
窮人之所以窮,富人之所以富,總有原因。研究窮人何以窮,富人何以富,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向富人學習。富人往往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巴菲特做投資,就提出了眾人貪婪時我恐懼,眾人恐懼時我貪婪。不去跟風,而是認真學習,認真思考,認真總結。向富人討教,研究他的發(fā)展歷程和成功之道;與窮人交流,分析他思考的缺陷與不足。做一個有心人、智者,事事留心皆學問,處處留心皆財富。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有時候發(fā)財的機會就在身邊,是因為你不用心而錯過了。
先富腦袋再富口袋。窮人只看到富人口袋里的東西,而看不到富人腦袋里的東西。窮人的窮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錢,而是他們根本就缺乏一個賺錢的大腦。要想由窮人變成富人,就要學會富人的思維。富人喜歡挑戰(zhàn),不自我設限,永遠激發(fā)潛能,追求人生的價值。猶太人說:要想變得富有,你就必須向富人學習。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會,也會聞到富人的氣息。你如果想致富,就要與富人或者能夠幫助你致富的人建立網絡。
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富人必須實現(xiàn)思想轉型,學習轉型,人際關系轉型。與你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來。你的詞語就是你的命運。詞語是人類擁有的最有力的工具或資產,因為詞語影響我們的大腦,而我們的大腦又創(chuàng)造著我們的現(xiàn)實。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也決定物質。你的意識可以塑造事實,可以變成物質。通過一個人的詞語可以看見一個人的靈魂。你經常使用負面的詞語,你就成為一個負面的人。你經常使用正能量的詞語,你就成為一個正能量的人。所以要從交際與詞語開始。
富人決不做月光族,每個月化光自己的儲蓄和資本,一定是支出小于收入。支出小于收入等于幸福,支出大于收入等于災難。把工資投資于資產項,再用資產項生產出來的錢購買想要的東西,這是富人的思維,富人的消費習慣。那些能給子孫留下遺產的人和那些能長期富有的人,就是先構筑資產項,然后再用資產項所產生的收入購買想要的東西。所以,掙錢是藝術,花錢也是藝術。有時惜墨如金,有時潑墨如水。富人通過支出變得越來越富有,而窮人通過支出變得越來越貧窮。
窮人關注收入,富人關注投資。投資人用錢來賺錢,他們不必工作,因為他們的錢在為他們工作。富人不是為錢而工作,而是讓錢和別人為我而工作。學會錢生錢是一項很重要的本事。投資是致富的不二法門。李嘉誠說:“如果每年存一萬四千港幣,把這些錢拿去做年報酬百分之二十的投資,十年后只能買一輛車,二十年后也只有兩百六十多萬元,但四十年后,你就是億萬富翁了?!边@就是投資的厲害!時間和復利的厲害!時間和復利是所有財富的基礎,被愛因斯坦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普通人投資承擔著很大的風險,因為他們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卻幾乎沒有時間來學習怎樣投資。投資經營的最大風險,在于對商品和市場的無知。市場本身還不是帶來風險的主要因素,盲目投資、盲目擴張才是最大的風險。投資理財就像學習開車一樣,你如果沒有花時間去學習和實踐,怎么可能成為投資高手?
富人思來年,窮人思眼前。什么是投資?以猶太人最專業(yè)的說法,投資是犧牲或放棄現(xiàn)在用于消費的價值,以獲取未來更大價值的一種經濟活動。也就是說,消費就是享受眼前的成果,投資就是放棄眼前的享受,以獲得未來更大的收益。投資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投資資產,一部分是投資自身。投資自身就是開發(fā)自己的智慧和賺錢的能力,提高人生的境界。
窮人不是想做富人,而是夢想發(fā)橫財,或者有了錢揮金如土。那些中彩票而發(fā)家的人,又有幾個真正成為富人?不是他們無福消受金錢,而是他們對金錢的不好的心態(tài),以及不會管理金錢。那些想一夜暴富而不安心穩(wěn)定投資的人,最后連本錢都保不住,傾家蕩產的人不計其數。富人采取的投資戰(zhàn)略是穩(wěn)中求勝,也就是在穩(wěn)健中擴張,在擴張中穩(wěn)健。
富人都注意資產的結構,保持現(xiàn)金流的流暢。
富人都是善于整合資源的人。聰明人總是雇傭比他更聰明的人。
真正的富人都過一種簡單樸實的生活方式,不去炫富,不求奢華,也決不浪費。對自己吝嗇,對朋友慷慨,做人做得有價值,有品位,有意義。
富人堆里也有窮人,他們雖然有錢,但精神空虛。窮人堆里也有富人,他們雖然維持溫飽,但他們精神充實飽滿。不管窮人、普通人或富人,人格都是平等的,要有自由平等的心態(tài)。資財不能永有,權力豈能存到萬代?窮人也可能上升為富人,富人也可能淪落為窮人。富不過三代,風水輪流轉。故建立自由平等的人格,以灑脫的心態(tài)處世,是富人高者之所為。
金錢可以儲蓄,而時間不可以儲蓄。又有錢又有閑才是高人追尋的方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時間也是最重要的資產,時間也是最重要的財富。要學會投資時間,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獲取信息,研究趨勢,思考布局,以及開發(fā)自己的知識和智慧。讀書不是用來消遣,主要是用來獲取智慧。你可以通過一個人把時間和金錢花在什么地方,來判斷他的未來。窮人的玩只是玩,富人的玩是一種投資。富人的玩包含了學習以及獲取信息。富人和窮人的很大差別在于他們在閑暇所做的事情。
投資不只是一種經濟學,也是一種哲學。
企業(yè)的決策要采取多元共和的思維,多元共和的智慧,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李嘉誠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即使一項投資決策,他覺得百分之百的正確,他仍要召集專家及有關人士聽取意見,以便把風險降至最低。在企業(yè)決策中,即使兩種尖銳的意見,聽聽反對的意見,也有好處,這樣可以把各種不利因素考慮在內,從而更好地控制風險。
企業(yè)可以采取兩會制度,包括員工會議和顧問會議。顧問會議就是借智,善于借智的人是一種能力。要懂得智囊團的力量、智庫的力量。人不可倚智自雄,排斥異見。人應當多謀善斷,多謀就是多和人商量,多聽取智庫的意見,并勇于決斷拍板。
心上有生命的太陽
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必須有所追尋或尋找的東西。我們不單單是為了賺錢,也是為了追尋人類文明的航向,尋找人生的真道和生命的家園。
做事不能太功利,做人不能太勢利。事實上,那些對金錢太沉迷的人,很少能賺到錢,即便賺到錢,也很少有歡樂。這是真理。因為你如果總是想著賺錢,你會忘記了你要創(chuàng)造價值,你如果總是糾結于錢,你會減少生命的樂趣。
你可以為賺錢而快樂。
你也可以為賺錢而求道。
你也可以為賺錢而普度眾生。
窮人都是為賺錢而賺錢,真正的富人是為求道而賺錢,為了樂趣,為了發(fā)展和檢驗自己的智慧,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成就感。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是這樣的賺錢觀念,即決不讓賺錢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新鮮刺激的游戲,他認為只有以這樣游戲的心態(tài)去賺錢,才是良好的賺錢心態(tài)。錢應是快樂游戲的副產品。勞動是謀生的手段,也是快樂、幸福的泉源。生命的意義不在于追尋安逸或安閑,人太安逸或安閑了反而無聊,活得沒有意思。
但商業(yè)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還是己富富人,己達達人,求獨樂樂,亦求眾樂樂。財富來自社會,又回饋社會。福特說過:沒有利益追求,公司就無法生存;如果公司只追求利益,那么它也沒有價值。我國古代有個夸父追日的故事,說是夸父與日競走,終究沒有追上太陽,道渴而死,但他把手杖扔出處,化為一片桃林,澤及后人,永垂英名。人生的高度又何嘗不是如此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