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康+++熊秋芳+++彭玲+++周利琳
導讀:武漢地區(qū)開展無公害抱子甘藍栽培,應選擇抗性強、不易倒伏、結球緊實、高產、不同熟期的品種,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苗床選在通風、遮蔭良好的大棚或溫室內,以避免夏季高溫、暴雨對抱子甘藍育苗的影響,采用穴盤育苗,播后至出苗前覆蓋遮陽網,施足基肥,加強肥水管理,適時進行植株調整,綜合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并建立生產檔案。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業(yè)設施蔬菜的發(fā)展[1],農業(yè)栽培技術的更新[2~4],抱子甘藍已經進入到平常百姓家。抱子甘藍原產于地中海沿岸,以鮮嫩的小葉球為食用部位,是20世紀以來歐洲、北美洲國家的重要蔬菜之一。抱子甘藍蛋白質、VC等營養(yǎng)成分含量較高,口感清脆、味道鮮美。無公害種植技術是目前推廣的重要栽培模式,不僅能保證種植出的抱子甘藍品質優(yōu)良,同時也能達到對人體、環(huán)境無害的要求,符合兩型農業(yè)和兩型社會的發(fā)展要求[5]。
1 品種選擇
目前栽培的抱子甘藍主要是從國外進口和臺灣培育的F1代品種,根據地塊條件及土壤、氣候環(huán)境,應選擇抗性強、不易倒伏、結球緊實、高產、不同熟期的品種。一般可選擇的品種有早生子持(早熟)、增田子持(中熟)、多拉邦克(晚熟)、王子(高生型)等。
2 播種及育苗
2.1 播種期
抱子甘藍播種可參考甘藍,一般在武漢地區(qū)可選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種。
2.2 苗床安排及基質的配制
武漢夏季高溫、暴雨對抱子甘藍育苗影響較大,苗床應選在通風、遮蔭良好的大棚或溫室內,基質按草炭∶蛭石=2∶1配制,每1 m3基質加入1 kg尿素和1 kg磷酸二氫鉀,拌勻后裝穴盤或鋪苗床。
2.3 播種及育苗方法
育苗用種子純度不應低于98.0%、凈度不應低于99.0%、發(fā)芽率不應低于95.0%、水分不應高于7%。采用穴盤育苗時,每穴播種1~2粒,覆蓋基質1 cm厚。將苗盤噴透水,以水分從穴盤底孔滲出為宜。采用苗床育苗時,宜選擇通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塊,每667 m2大田用種量15 g,播種面積約4 m2,播種后覆淺土。
2.4 苗期管理
播種后至出苗宜覆蓋遮陽網,避免陽光暴曬。連續(xù)陰雨天時,應及時撤除遮陽網,同時保持苗床內的恒溫恒濕,平均溫度在25℃內為宜。齊苗后,宜1~3天澆水一次,澆水宜選擇9:00前或17:00后。3葉1心后,宜結合噴水噴施1~2次葉面肥。
3 大田準備與定植
應選擇1~3年內未種植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應施足基肥,基肥施用應符合NY/T 5363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宜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3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深耕25~30 cm,整平開廂作畦,畦面寬120 cm,溝寬20~25 cm,溝深10~15 cm。
根據品種的不同熟性,定植時間宜從8月下旬至9月中旬開始,定植期晝溫宜為20~26℃,夜間宜為8~10℃。苗齡30~40天,幼苗6~8片真葉時帶土坨定植。定植行距宜為60~70 cm,株距宜為40~50 cm。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
4 大田管理
4.1 肥水管理
追肥應符合NY/T 5363的有關規(guī)定。大田定植15天后,宜結合澆水追施1次提苗肥,每667 m2施尿素2.5~5 kg;定植后1個月,追施第二次肥,宜每667 m2用尿素5 kg對水追施,或施熟腐農家肥一次;小芽球膨大期以及小葉球始收期,宜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磷酸二氫鉀2 kg。
定植緩苗后,澆水不宜過多;結球期前灌水宜與追肥結合進行;芽球膨大期宜保持土壤濕潤。雨天應及時排澇。
4.2 植株調整
植株未封行之前,每次澆水后宜中耕,清除雜草和老葉,同時進行根部培土。主莖中部形成小葉球時,及時摘除基部葉片;芽球逐步膨大后,宜將芽球旁邊的葉片摘除。植株下部的腋芽不能形成小葉球或已經形成的葉球逐步松散時,應及時摘除。
5 病蟲害防治
5.1 防治原則
遵循農業(yè)防治為基礎、持續(xù)輔以物理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科學合理地進行化學防治的原則?;瘜W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 4285和GB 8321的規(guī)定。
5.2 主要病蟲害
病害主要有黑腐病、病毒病和菌核病,蟲害主要有菜青蟲、小夜蛾、甜菜夜蛾和蚜蟲。
5.3 防治方法
①農業(yè)防治 宜進行種子消毒和苗床消毒。大田應深翻炕地,避免與其他十字花科蔬菜輪作或連作。做好田間通風工作,及時中耕除草。
②物理防治 采用銀灰色塑料薄膜或在普通農膜及窗紗上涂上銀灰色油漆,趨避蚜蟲;用黃色板誘蚜,每667 m2用6~8塊;利用殺蟲燈誘殺夜蛾科成蟲。
③生物防治 小菜蛾和菜青蟲可用16 000 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甜菜夜蛾可選用300億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水分散粒劑3 000~5 000倍液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等亦可使用性誘劑誘殺,或釋放寄生蜂防治。
④化學防治 化學農藥的使用應符合GB 4285和GB 8321的規(guī)定。
黑腐病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500倍液噴霧、50%多菌靈粉劑600倍液或50%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交替噴霧。
病毒病可用1.5%的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500倍液噴霧,或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隔5~7天1次,連續(xù)2~3次。
小菜蛾、甜菜夜蛾可用0.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
1 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蚜蟲可用10%吡蟲啉乳油1 500倍液、3%啶蟲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6 采收
宜于下部葉球充分膨大、結球緊實時采收。早熟品種宜自下而上采收,晚熟品種可以上下同時采收。下部葉球采收后,宜同時摘除葉片。產品質量應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相關規(guī)定。
7 生產檔案
應建立生產檔案,對品種、肥料施用、病蟲防治、采收及環(huán)境因素等進行記載,所有記錄應真實、準確、規(guī)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產檔案應有專人專柜保管,至少保存3年。
參考文獻
[1] 紀林海,聞明,高麗平,等.日光溫室抱子甘藍高產栽培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11(2):6-7.
[2] 王鑫.抱子甘藍特征特性及露地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1(6):28-29.
[3] 李靖,呂登高.高山反季節(jié)結球甘藍無公害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0(3):29,38.
[4] 王天文,李桂蓮,何慶才.高海拔地區(qū)夏秋甘藍無公害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03(4):12-14.
[5] 花秀鳳,高山.抱子甘藍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1998(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