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偉峰
【摘 要】實施課改以來,教師的教學工作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注重教師的“教”向注重學生的“學”轉變,體現了學生在各學科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廣大教師研究的課題。本文結合筆者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對優(yōu)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進行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合作學習 策略 新課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15
一、科學建立合作小組
合作小組成員的構建很關鍵,科學、合理地安排合作小組的成員,是合作學習能否成功開展的前提。因為小組合作是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是學生通過討論進行自我調整和矯正的機會,也是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所以,分組合作的成員就要考慮如下幾點:(一)小組人數要控制,以3-5人為宜。多則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太少又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二)男生女生人數平均搭配的原則。各個小組內的男生女生比例應基本平衡,以達到優(yōu)勢互補,促進組內的合作。(三)成員間的知識層次要合理。即成員的知識層次要有高、中、低來構成。這樣有利于同級交流,發(fā)揮高材生的優(yōu)勢,帶動中等生的進步,激勵后進生的上進心。(四)學習上有互助的學生可同組。因為他們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互助基礎,這樣分到同一組合作學習,減少學生之間的隔閡,讓他們更容易溝通,主動配合,他們的表現會起到表率作用。
二、要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
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及教材的重難點,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師生共同設計既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產生內動力,又能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的思考題、討論題,讓學生的思維活動沿著目標方向有理有序地進展,提高同伴間合作效率。不同的學習內容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時機,如當學習活動中產生不同意見時、研究結果多樣時、獨立思考困難時、解決策略不同時、需要分工操作時等等,這些都是合作學習的好時機。
具體做到:每個學生都要有獨立思考時間。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方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要讓學生有組內,組際、展開熱烈有序討論的時間與機會,讓每個學生有發(fā)表意見、表達自己思維活動的機會。讓組長學會接納他人。例:如何在小組內分工,如何處理小組討論,當別人發(fā)言時如何傾聽,如何補充意見等。調整小組空間結構。我們要注意定期調整小組的座位,及時更換各成員的角色,這樣做可以增強學生的適宜能力,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進行角色轉換,避免以自我為中心,整合不同觀點等。
三、評價需要多元化
只有堅持小組團體成功,才能代表小組成員的個人成功,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使學生把個人的成功融入到團體的競爭中去,從而更加激發(fā)學生主動合作的熱情,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對小組學習的成果、精彩的反饋匯報,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與鼓勵。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是多樣化的,可以自評、互評、小組評、全班評,加上教師評。使評價更客觀、準確,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長處,同學的優(yōu)點,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讓基礎好的學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績的同時,還必須盡力幫助組內其他成員,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認識到小組的成功取決于每個成員的努力,變壓力為動力,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勉的局面,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因為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樂于開口;而有的學生反應遲鈍,表達跟不上節(jié)奏,久而久之,只聽不言,這樣就達不到通過合作學習,使生生互動、互幫互學的目的。要改變這種現象,課前,教師可示意組長每次討論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先說,別的學生補充說明。同時,教師還要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fā)言的時間與空間。如,在提出問題后,可先不急于討論,允許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參與討論。這樣既使學生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又保證了生生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同時,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并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時地進行鼓勵、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
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沒有一定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和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fā)揮。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教育學生在討論時互相尊重,仔細傾聽同學的發(fā)言,認真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見,善于吸取其正確的部分,補充修正自己的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五、引入競爭,體驗合作學習的喜悅
合作學習小組是一個小集體,每個成員都應該為了集體榮譽,要有相互協作精神,達到共同發(fā)展提高。為此,應把競爭引入合作學習中。比如進行諸如“看誰設計圖案多,變化大”,“看誰的解法多”,“比誰的方法更巧妙”等這樣的小組比賽,讓各小組成員在比賽過程中認識到合作學習交流的重要性,真正明白“三個臭皮匠能抵得一個諸葛亮,甚至三個臭皮匠可以勝一個諸葛亮”的道理。并且通過小組間各種各樣的競賽,讓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小組都能體驗這個合作學習過程。例如,教“設計中心對稱圖形”,安排一個手工拼圖制作比賽,比一比,看誰能用樹葉拼成的中心對稱圖案最多。通過這樣的比賽,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中心對稱的理解,發(fā)展空間觀念,并且能增進他們之間團結協作精神,在競爭機制下,感受數學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周明章.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2(47).
[2]明輝.初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