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琨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鄭州 450052
布-加綜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主要表現為肝靜脈流出道的梗阻,肝后性門靜脈高壓和(或)下腔靜脈高壓綜合征。隨著介入技術的發(fā)展,介入治療已經成為B-CS治療的首選[1]。但是合并下腔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往往被視為介入球囊成型術的禁忌。2009-09—2013-09,我院對16例B-CS合并下腔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經股靜脈入路置入溶栓導管于下腔靜脈內,經抗凝和溶栓治療后再行病變段開通和分期球囊擴張治療,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6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齡34~62歲,平均48.5歲。1均有不同程度下肢腫脹、靜脈曲張、乏力,9例患者下肢皮膚色素沉著、潰爛,7例伴有腹脹、納差。所有患者均經彩色多普勒超聲及CT血管造影檢查(即CTA),確診B-CS病變類型及程度。16例患者均為下腔靜脈膜型狹窄或閉塞,膜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肝靜脈或副肝靜脈通暢。采用經股靜脈入路置入溶栓導管于下腔靜脈內,經抗凝和溶栓治療后再行病變段開通和分期球囊擴張治療。
1.2 護理方法
1.2.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通過細心的講解本病的診治方法,解除心理負擔,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以便患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2)一般護理:合理飲食,保證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攝入,少量多餐。嚴禁煙酒,避免辛辣、油炸、質硬的食物。避免劇烈活動和長期坐位、站位,多躺少坐適當走。抬高雙下肢以利于下肢靜脈回流。有腹水應用利尿劑者,應及時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定期檢測腹圍體質量。肝功能異常者應用保肝藥物治療。
1.2.2 術前準備 術前完善相關檢查,術前6 h流質飲食,4 h禁食不禁水,雙側腹股溝及會陰區(qū)常規(guī)備皮。
1.2.3 術中護理 (1)心電監(jiān)護,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2)在操作過程中密切注意有無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內出血、肺栓塞癥狀。
1.2.4 術后護理 (1)置管的護理:置應絕對制動,以免溶栓導管處出血、滑脫、感染。反復與患者及其家解釋制動的必要性。留置導管較長,部分患者處于高凝狀態(tài),導管容易不通、堵塞,應避免打折。正確使用三通開關,用藥前后給予肝素鈉鹽水20 mL沖管[2]。(2)溶栓護理:在溶栓治療的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出血和血尿,有無皮下瘀斑,注射點有無出血。有無頭痛、頭暈、意識障礙等以判斷有無顱內出血。嚴格監(jiān)測患者凝血功能,以判斷華法林的用量,防止患者過量服用所導致的不良后果[3]。指導患者進行流質、半流質食物,避免辛辣、油炸、質硬的食物。(3)壓瘡的防護:患者術后需長時間臥床,右下肢絕對制動,部分患者骶骨、坐骨結節(jié)等骨隆突處因長時間受壓易出現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組織壞死而出現壓瘡。應在保證右下肢制動的情況下定期翻身,保持床鋪清潔,干燥。
1.2.5 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 (1)肺栓塞:肺栓塞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注意有無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如出現異常應及時處理。(2)心衰:隨著下腔靜脈的逐漸暢通,回心血流量突然增加,可導致急性心功能衰竭,應密切觀察有無心慌、氣短等癥狀。(3)出血:常表現為牙齦出血、鼻出血、血尿等,本組6例出現不同程度的置管處出血,4例出現肉眼血尿,1例出現雙側鼻孔反復出血。經適當對癥處理后出血均停止。(4)感染:股靜脈留置的溶栓管道直徑較粗、位置特殊、長時間留置不能替換,因此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應定期換藥,嚴格無菌消毒處理。
1.2.6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需長期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防止復發(fā)。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正確服用。了解用藥注意事項,以防過量引起出血。還應定期復查凝血功能,指導用藥。
16例患者經治療后血栓均有不同程度的縮小,其中9例血栓基本消失,行單純球囊擴張術。3例血栓部分消失,經球囊擴張后置入支架。4例患者因溶栓后陳舊性血栓仍廣泛存在,行外科手術治療,治療效果滿意,術后均康復出院。
隨著介入技術的不斷提高,介入治療在臨床上已經廣泛用于B-CS的治療。B-CS患者下腔靜脈阻塞時其遠端血流緩慢,形成渦流,容易形成血栓。經股靜脈下腔靜脈置管溶栓術效果理想。通過留置管道將尿激酶等溶栓藥物直接作用于血栓表面,提高了有效血藥濃度,降低了外周血藥濃度和全身的不良反應,減少出血可能。輔助應用低分子肝素鈣、華法林等抗凝藥物,減少血栓形成,預防血栓反復發(fā)作,減少肺栓塞發(fā)生的可能[4]。
介入治療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有效,術后并發(fā)癥少,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置管溶栓無形中增加了護理的難度,術前仔細護理認真宣教,完善術前準備,術后認真做好導管的護理,高度重視可能出現的各種并發(fā)癥,早發(fā)現早處理,才能確保最佳治療效果。
[1]孫巖,韓靜,劉洋,等.置管溶栓聯合血管腔內成形術治療合并下腔或下肢靜脈血栓的布加綜合征[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9(12):1 281 -1 284.
[2]劉瓊,王素麗,劉旭云,等.置管溶栓和成形術治療布-加氏綜合征合并下腔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 263 -2 264.
[3]劉旭云,張宏文,吳清,等.布-加氏綜合征介入治療圍術期抗凝治療的觀察和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74-175.
[4]陳美麗.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介入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8):1 541-1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