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利
最近我在許多資料中看到有關學困生工作方面的對策,于是我想把自己的一點體會寫出來與大家探討,到底怎樣才能更好地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呢?
“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而轉化學困生是一項艱辛而重要的工作,提高學困生的數(shù)學教學水平是獲取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大面積豐收的重要保證。
一、尊重偏愛學困生,與其進行情感上的交流
學困生學習上不如人,使他們時常有一種自卑感。常常會遭到老師的冷眼、優(yōu)生的歧視;在家里常常被家長數(shù)落,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因此,要轉化學困生,首先要尊重偏愛學困生,對他們進行感情投資。我的學生馬××。父母都不識字,家庭困難,他經(jīng)常拖欠作業(yè)而被老師責罵,馬××上課總是無精打采,看起來坐得很端正,其實他內(nèi)心很怕,怕老師提問,怕回答不上來,被老師責罵,學生恥笑,成績?nèi)嗟箶?shù)第一。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我主動接近他,經(jīng)常找他談心,啟迪、感化他。因為他家庭條件差,我送給他一些學習用具,并用自身的愛去溫暖、感化他稚嫩、脆弱的心靈。
二、讓學困生得到成功的體驗
“優(yōu)等生”之所以學習好,是他們進行著“成功→興趣→更大成功→更濃厚興趣”的良好循環(huán),而“學困生”之所以不喜歡學習,學習不好,是他們進行著“失敗→缺少興趣→更大失敗→更缺乏興趣”的惡性循環(huán),失敗使他們感到無能、無力、無望。因此,我們應時時關愛著學困生。課堂上,我設計一些有層次的問題,將一些基礎的、較容易的問題交給少數(shù)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他們每一次的正確回答我們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及時進行表揚;當回答錯誤時,我絕不挖苦、諷刺,而是逐步引導,使他們一步步接近成功。
三、教學設計上采取“寓教于趣、于樂”的方法
學困生大多智力不差,有的甚至很聰明,只是自制能力較弱,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老師講課,身在教室,心在操場。這些不良的學習行為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加上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學起來比較枯燥,使他們對學習漸漸失去信心。因此,我采取“寓教于趣、于樂”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最佳的教學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穩(wěn)定、持久的學習行為,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例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課時,我讓他們將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分別放在自己的大拇指指甲蓋、手掌上比較他們的大小,這樣很容易在學生中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而且變抽象為直觀。
(作者單位 甘肅省平?jīng)鍪腥A亭縣安口學區(qū)立新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