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慶
摘 要: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關鍵詞:作文;教學;主動權(quán)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13-01
“習作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毙碌恼n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習作素材主要來自生活,寫作的真實又源于生活。只有生活真實、情感真摯,文章才會感人,才會充滿生機活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的每個豐富多彩的個性所迸射出來的火花來自豐富多彩的生活?!墩Z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部分還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從這句對寫作的要求來看,強調(diào)作文教學要貼近生活。因此,在平時的閱讀和習作訓練中,我有計劃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首先,啟迪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圍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注意觀察生活中接觸到的每一個人、每一處景、每一件物,培養(yǎng)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鼓勵學生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凡,從平淡中尋找新奇的、不平淡的東西來。并隨時把它簡單地記下來,一位同學這樣描述他家的貓:“我家有一只貓,它是奶奶從小喂大的。它圓圓的頭上有一對尖尖的耳朵,像兩個小犄角。一雙圓圓的眼睛放著藍色的光。張開小小的嘴巴,露出鋒利的牙齒。幾根胡須像兩邊翹著,顯得英俊威武。一身油光發(fā)亮的皮毛,像穿著黑色的外衣,更增加幾分神氣?!敝挥幸龑W生感知具體形象的思維,才能激發(fā)他們積極的思維,進而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
其次,教給學生觀察方法,讓學生觀察的角度個性化。不少學生觀察往往是走馬觀花,隨意性強,因此,在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目的的選擇,有重點、有順序地觀察,“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的觀察,做到細致入微,與眾不同。如指導學生寫春天,我?guī)ьI學生尋找春天的足跡。一位同學這樣描寫春天:“教學樓前,嫩綠嫩綠的小草又從地底下鉆了出來,在春天中使勁地長。月季花長出了淡紅色的新葉子。冬青樹更是生機勃勃,碧綠的老葉子中間長出了黃綠的新葉子,沒長開的葉子像個小花苞,長開的葉子像一朵朵綠色地小花。下課了,同學們紛紛涌出教室,來到操場上,操場上立刻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學生有了觀察興趣,學會了觀察方法,再引導學生建立一個“生活觀察素材庫”,習作起來思如泉涌,那些缺乏真實,枯燥無味的習作還會有嗎?要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學生觀察事物需要有個性化的眼光,而不是人云亦云,別人說什么自己跟著說什么。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事物時,要耐心引導學生用新的角度去觀察事物。
再次,讓學生的選材、立意個性化。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堂高年級的作文課,教師一開始就詳細指導,從審題到選材,從確立中心到列提綱,從材料安排到字、詞、句、段的使用,無不面面俱到,一一板書,學生只要依葫蘆畫瓢,就能寫出“像樣”的文章,猛一看,學生的水平還蠻高,可是全班幾乎是一個模子套下來的,這樣的作文不是學生內(nèi)心的流露,只是用學生的手寫老師的心,這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的作文怎么能有個性呢?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選材時,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例如一次學生當小記者采訪后,我讓學生寫出他們采訪中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我這樣指導學生:“同學們親身經(jīng)歷了采訪,在采訪中你一定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或喜或憂,或酸或甜,但不管怎樣這種感受是你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有的,你們愿意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嗎?”于是學生們踴躍執(zhí)筆,有的寫了成功采訪的喜悅,有的寫了采訪時遇到的困難,有的寫了當小記者的辛苦,有的寫了當小記者要有禮貌,有的由采訪中的話題聯(lián)想到另外一件事等,同樣的內(nèi)容,學生的立意不同,表達的情感就不同,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寫出了自己的個性。因此,立意個性化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讓學生想象的空間個性化。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指導學生大膽選材,構(gòu)思,不拘形式任意表達,鍛煉他們敢想敢寫的心理品質(zhì),使他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例如,一次,我在指導學生寫想象作文時,我先在黑板上畫下一條“~~~~~”,啟發(fā)學生大膽發(fā)揮想象,說說這條波浪線象什么,有的學生說象海上波浪,有的學生說像頭發(fā),有的說像連綿的小山,有的說像一根快餐面……學生思維最活躍時,我適時提出寫作任務,我說:“一條彎彎的線條,在同學們的眼里卻變成了波浪、小山……這就是想像的力量。你們愿意發(fā)揮你們美好的想像來完成這次作文嗎?”結(jié)果,學生的作文當堂完成并頗具新意,一位學生這樣寫到:“桃花開了,花瓣薄薄的,一點也不大氣,花蕊細細往上挑,像小姑娘的睫毛,最讓人妒忌的是桃花開的時候,樹上一點葉子也沒有,像是目中無人,這桃花,像是被寵壞了,老天爺打個噴嚏她就不高興了,使著脾氣把花瓣扔了一地”。這如此奇特的想象,正是學生個性的真實表達。其實,創(chuàng)新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標新立異,學生就能夠?qū)懗鲆黄獦O富個性、特色的文章來!
綜上所述,作文應該表達學生的真實感受,這種感受又是建立在“個性”上的一種真實體驗,這種書面表達,才是我們所要求的。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扮演一個“組織者和指導者”的角色,我贊同“教師是領路人,不是導盲犬”,我們應該把作文的自主權(quán)讓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endprint